首页 理论教育 聪明人的决策秘籍:为什么选用清单

聪明人的决策秘籍:为什么选用清单

时间:2023-08-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然而,忙碌了一天之后,我们会感觉很疲惫,这个时候,对应的认知资源也已经快消磨殆尽了,所以,我们能够做出理性决策的能力也会随之被削弱。毕竟,认知资源被消耗了很多,大脑的任务处理器已经想要罢工了。面对清单中一大串的待办事项,我们的压力会骤增,也更容易分心,不知道该怎么选择,毕竟,每个决策都要消耗一定的认知资源,增加决策疲劳。

聪明人的决策秘籍:为什么选用清单

我经常会有这样的体验:早晨起床后,很快就能够想到,今天的早餐吃什么,比如:三明治、奇亚籽燕麦片,或者是水煮鸡蛋、鸡蛋羹,配上一点坚果,或是一份水果,既可以满足味蕾,也能保证上午的工作能量所需。

然而,到了傍晚时分,结束了一天的忙碌,我发现做选择变成了一件很难的事。我的脑子里会冒出很多念头:户外跑步健身房游泳、窝在沙发看电视、与朋友吃晚餐、和伴侣谈谈心……很多事情都想做,却又难以抉择,就连最简单的“晚饭吃什么”,都变成了很难回答的问题。

我不知道大家在生活中有没有类似的体验,后来,我了解到有一个词语叫作“认知资源”,大致是说,我们在做决定的时候,认知资源会被快速地消耗掉,无论是简单的问题,还是复杂的决定,都会造成一定的认知损耗。

早晨起床的时候,伴随我们一起苏醒的有一定量的认知资源,所以,我们可以快速地做出一些决定。然而,忙碌了一天之后,我们会感觉很疲惫,这个时候,对应的认知资源也已经快消磨殆尽了,所以,我们能够做出理性决策的能力也会随之被削弱。

现在不少人都在奉行“极简生活”的理念,减少对物质的依赖,只保留生活的必需品,其实质也是为了减少认知资源的耗损。打个比方:如果衣橱里只有3套衣服,你很容易选择要穿哪一套去上班;可如果衣橱里有30套衣服,你可能会为穿什么出门的问题耗费一两个小时,才能够做出最后的决策。在这个过程中,你耗费掉的不仅仅是那一两个小时,还有大量的认知资源。所以,等穿好衣服出门时,你已经感到有些疲累了,而你所选的那套衣服,通常也并没有让自己感到很满意。

实际上,这就是决策疲劳。在这样的状态下,我们很难做出正确的决策。毕竟,认知资源被消耗了很多,大脑的任务处理器已经想要罢工了。所以,很多人都反映,早饭和午饭都能够保证做到健康饮食,可一到了晚上,就变得“不受控制”了。明明也想去健身房锻炼,可最后却窝在沙发上,一边看电视,一边吃薯片,选择了最舒服、最轻松的事情,而不是健康的、有益的行为。

为什么要谈认知资源,它和清单之间有关系吗?我想说,两者有非常重要的关系。(www.xing528.com)

做决策需要耗费认知资源,所以,我们就要下意识地节省认知资源,减少不必要的损耗。所以,在列清单的时候,不能一股脑地把大脑中存储的所有待办事项都写进去,那样的话,你的清单选项会变得很多,且各种任务之间可能没有任何联系。

这样做的结果是什么呢?

心理学家巴里·施瓦茨提出过一个“选择困惑”的理念,即:如果我们拥有的选择越多,那么在这些选择之间做出决定的能力就越差,我们所面临的焦虑就越多。

面对清单中一大串的待办事项,我们的压力会骤增,也更容易分心,不知道该怎么选择,毕竟,每个决策都要消耗一定的认知资源,增加决策疲劳。接下来,就会陷入“决策逃避”的困境,被迫做一些低性价比的活动,如查看邮件、翻翻新闻,实际上这都是在试图逃避一件事:决定真正应该做的事。

在这样的状态下,我们的工作效率会直线下降,而待办事项中的那些真正重要的事却被一直搁置着。如果是必要的工作任务,我们可能会在截止日期到来前,加班加点去赶一下,草草了事,换得一个不太理想的结果,然而,内心难免萌生内疚、羞耻和沮丧感。

所以说,有想法、有追求是好事,但在清单上列出太多的待办事项却不是一件好事。还是那句话,养成清单思维的目的,不是为了昭告什么,而是为了筛选出真正重要的事,把时间和精力留给那些可以调整生活状态、提升工作效率、改善人生品质的人与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