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童话故事训练:狐狸和乌鸦的新版本

童话故事训练:狐狸和乌鸦的新版本

时间:2023-08-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那就让老师来给你们讲一讲狐狸和乌鸦的故事吧!树下有个洞,洞里住着一只狐狸。狐狸看着肉直流口水,很想从乌鸦嘴里得到那块肉。狐狸只好赔着笑脸又说:“亲爱的乌鸦,您的孩子好吗?”乌鸦看了狐狸一眼,还是没有回答。在讲述时,狐狸馋得流口水的口技和乌鸦禁不住夸赞张开大嘴发出“嘶哑”的声音口技,都是这个故事的亮点。狐狸和乌鸦 讲述者:白双双狐狸和乌鸦 讲述者:张明媚

童话故事训练:狐狸和乌鸦的新版本

导入语:(狐狸变音)我的名字叫狐狸,一肚子的坏主意。今天偷来(闻肉)一块肉,你们猜猜它的主人会是谁?那就让老师来给你们讲一讲狐狸和乌鸦的故事吧!

师:Bling Bling变变变!嗨,小朋友们,老师来啦!

森林里有棵好大好大的树,树上住着乌鸦。树下有个洞,洞里住着一只狐狸。

一天,乌鸦叼来一块肉,站在树上休息,被狐狸看到了。狐狸看着肉直流口水,很想从乌鸦嘴里得到那块肉。可是乌鸦嘴里叼着肉站在树枝上,狐狸在树下没有办法得到。于是他眼珠一转说:“亲爱的乌鸦,您好吗?”乌鸦没有回答。狐狸只好赔着笑脸又说:“亲爱的乌鸦,您的孩子好吗?”乌鸦看了狐狸一眼,还是没有回答。狐狸摇摇尾巴,第三次说话了:“亲爱的乌鸦,您的羽毛真漂亮,麻雀比起您来,就差远了。您的嗓子真好,谁都爱听您唱歌,您就唱几句吧!”乌鸦听了非常得意,心里想:“说我嗓子好,爱听我唱歌的只有狐狸呢。”于是就高兴地唱了起来:“啊—啊—啊—啊—”可是,这乌鸦刚一张嘴,肉就“啪嗒”一下掉了下去。狐狸叼起肉就钻到洞里去了,只留下乌鸦在那里“歌唱”。

结束语:哎,小朋友们,这下你们知道狐狸这块香喷喷的肉是从哪里来的了吧?(www.xing528.com)

解析:任何比赛都必须注意开头的吸引力,这两则故事版本也是如此。第一个版本开头就是以乌鸦的角色状态入场,把乌鸦找到肉以后的馋劲表现得淋漓尽致。当狐狸出场时,用狐狸自己的语气加入一句关于狐狸性格的顺口溜描述,更加形象、生动。而且第一个改编故事中间也有一处细节的改动,那就是在狐狸夸赞乌鸦两次乌鸦没有反应后,又接着夸赞乌鸦歌声动听时,加入了一处儿歌律动:“乌鸦美,乌鸦俏,乌鸦唱起歌来真美妙!”这样朗朗上口的语言,更加符合幼儿的认知水平,也容易引起互动。第一个版本在结束语的设计上也很讲究,最开始设计的是:“乌鸦笨不笨呀,我们可不能向她学习呀”,这个结束语太普通,并且故事的目的性存在问题。记得一次沧州市技能大赛的一线评委幼儿园园长就提到这个问题:这个故事不是乌鸦聪明不聪明、笨不笨的问题,而是乌鸦虚荣的问题,如果怕虚荣的词语让幼儿不好理解,可以设计为:“这只乌鸦因为受到了狡猾狐狸虚假的赞美让自己吃了大亏,我们可要提醒她下次可不能这样做了呀!”这样既能让幼儿参与进来,也能把乌鸦虚荣的问题明确地表达出来。而第二则故事版本的结尾就是一个简单的问题,一位专业老师说过,故事结尾不一定非要拐到主题上,可以是一个头尾的呼应,也可以是一个简单的互动,只要幼儿能理解即可。在讲述时,狐狸馋得流口水的口技和乌鸦禁不住夸赞张开大嘴发出“嘶哑”的声音口技,都是这个故事的亮点。讲故事时还可以运用道具,因为故事中狐狸语言较多,所以自己以狐狸角色的状态打扮,乌鸦的手工道具可以贴到自己一边肩上,以乌鸦的角色表演入场,讲到乌鸦飞到树梢上想美餐一顿时,就可以把乌鸦道具挂到旁边的树道具上,而且肉就可以在脖子里挂着,最后,乌鸦唱完歌,肉“啪嗒”一声掉下来,这时候就可以把肉的道具弄断,掉在地上,最后狐狸角色拿起肉跑掉时,就可以真的捡起来,这一系列的讲述和道具的配合,让这个故事的情节更形象、更直观。

狐狸和乌鸦
讲述者:白双双

狐狸和乌鸦
讲述者:张明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