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卫生法律法规导读》: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及预防措施

《卫生法律法规导读》: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及预防措施

时间:2023-08-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为有效预防传染病,我国《传染病防治法》对政府、政府有关部门、卫生专业机构、公民和法人的权利和义务都作出了详细规定。建设单位应当根据卫生部门的要求采取必要的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我国《传染病防治法》第十六条还规定:国家和社会应当关心、帮助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使其得到及时救治。这种规定将有利于传染病患者的管理和传染病的预防。

《卫生法律法规导读》: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及预防措施

为有效预防传染病,我国《传染病防治法》对政府、政府有关部门、卫生专业机构、公民和法人的权利和义务都作出了详细规定。以下重点介绍卫生部门的有关职责和公民与法人的义务。

一、预防传染病的有关国家制度和卫生行政部门的职责

为预防传染病,国家实行以下有关制度:① 预防接种制度;② 对儿童实行预防接种证制度;③ 传染病预警制度;④ 传染病报告制度;⑤ 传染病疫情信息公布制度;⑥ 传染病疫情通报制度。以上各项制度的贯彻、执行,主要由各级卫生行政部门组织实施。

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职责

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对传染病的发生、流行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监测,尤其应对国外发生、国内尚未发生或者国内新发生的传染病进行监测。同时本法对国家级、省级、设区市级及县级疾控机构的职责作出了原则分工。

三、医疗机构的职责

医疗机构必须严格执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管理制度、操作规范,防止传染病的医源性感染和医院感染。医疗机构应当确定专门的部门或者人员,承担传染病疫情报告、本单位的传染病预防控制以及责任区域内的传染病预防工作;承担医疗活动中与医院感染有关的危险因素监测、安全防护、消毒、隔离和医疗废物处置工作。(www.xing528.com)

四、公民和法人的义务

(1)对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污水、污物、场所和物品,有关单位和个人必须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指导下进行严格消毒处理;拒绝消毒处理的,由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或者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进行强制消毒处理。

(2)在国家确认的自然疫源地计划兴建水利交通、旅游、能源等大型建设项目的,应当事先由省级以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对施工环境进行卫生调查。建设单位应当根据卫生部门的要求采取必要的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施工期间,建设单位应当设专人负责工地上的卫生防疫工作。工程竣工后,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当对可能发生的传染病进行监测。

(3)生产经营用于传染病防治的消毒产品、生活饮用水和涉水产品,应当符合国家卫生标准和卫生规范。消毒产品单位和消毒产品,都应当经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审批。

(4)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在治愈前或者在排除传染病嫌疑前,不得从事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禁止从事的易使该传染病扩散的工作。

我国《传染病防治法》第十六条还规定:国家和社会应当关心、帮助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使其得到及时救治。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歧视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这种规定将有利于传染病患者的管理和传染病的预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