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基于不动点的多准则决策与群决策:作者总结的方法与理论

基于不动点的多准则决策与群决策:作者总结的方法与理论

时间:2023-08-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作者尝试建立基于偏好映射的群决策方法,主要内容总结如下。准测度不满足三角不等式,但却准确反映了共识在群体中的不传递性。这两个公理刻画并反映了群决策中的两个事实:两位专家的偏好不一样却可能有共识;共识在群体中不一定是传递的。以上内容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群决策过程、理论与方法,包括共识的数学定义、共识间距、选择过程、共识评价和提高过程、公理系统等。

基于不动点的多准则决策与群决策:作者总结的方法与理论

弱序偏好是社会选择/群决策广泛使用的一类偏好信息,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Arrow和Sen研究的社会选择问题即主要针对此类偏好。个体给出方案集合上的一个弱序偏好,意味着所有的方案都是可比的,允许平局,且方案之间的序关系是传递的。作者尝试建立基于偏好映射的群决策方法,主要内容总结如下。

(1)用分量是集合的偏好序列向量(又称为偏好映射)来表示弱序偏好。偏好映射的分量是集合,其中的元素表示方案/候选人的排序位置,处于平局的方案/候选人占据相同的连续位置。这种表示有着现实背景:若4个人中前三人的成绩最高且一样,则第四个人是排在第四名,而成绩最高的三人共同占据前三名。

(2)应用偏好映射的交运算定义共识,当群体中的一部分(比如2/3)认为某些方案的排序位置有公共部分(交不为空),则认为这部分群体对这部分方案的排序有共识。并且证明了这样的一个结论:“群体对所有方案的排序有共识,当且仅当对所有方案的排序,群体中两两有共识”。该结论为在评价共识、识别冲突、提高共识中采用两两比较的方法打下了理论基础。应用集合的交不为空定义共识,能够反映群决策中的如下两个事实:①两个人的偏好不一样却可能有共识(两个集合有交集,这两个集合不一定相等);②共识在群体中并不一定是传递的,即甲和乙有共识,乙和丙有共识,但甲和丙不一定有共识(即A和B有交,B和C有交,但A和C不一定有交)。也证明了“当两个偏好映射是共识的时,它们的交也是一个偏好映射”,这为讨论处于共识的多个偏好映射之间的交打下了理论基础。

(3)应用集合间的距离定义了偏好映射之间的共识间距,并且说明该共识间距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距离测度,而是一个准测度。准测度不满足三角不等式,但却准确反映了共识在群体中的不传递性。给出结论“两个偏好映射之间的共识间距为0当且仅当这两个偏好映射是共识的”,因此共识间距(是一个准测度)能够反映和刻画共识。

(4)应用指派模型最小化共识间距来完成选择过程,即找到群体对方案的排序。该模型在群决策/社会选择中较早地被Cook-Seiford使用,应用指派模型有着非常直观的含义:群决策中的社会排序就是需要指派哪个方案排在第一,哪个方案排在第二,……。(www.xing528.com)

(5)应用两两比较的方法建立了群体共识的评价指标,给出了识别冲突、提高共识的过程。该部分的理论基础是前面已经提到的“群体对所有方案的排序有共识,当且仅当对所有方案的排序,群体中两两有共识”。

(6)基于共识间距,建立了基于偏好映射群决策的公理系统,其中最重要的是两个:①共识间距为0当且仅当有共识(交不为空);②当偏好映射表示的是完全序(没有平局)时,满足传统意义的三角不等式,否则满足一类受限的三角不等式。这两个公理刻画并反映了群决策中的两个事实:两位专家的偏好不一样却可能有共识;共识在群体中不一定是传递的。

(7)应用偏好映射定义了群决策均衡,在将有限人、有限策略的确定型博弈中的纳什均衡用偏好映射表示后,说明了群决策均衡与纳什均衡有着相同的形式。

以上内容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群决策过程、理论与方法,包括共识的数学定义、共识间距、选择过程、共识评价和提高过程、公理系统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