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每天读心识人术,窥探他人的内心念头

每天读心识人术,窥探他人的内心念头

时间:2023-08-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眼睛是心灵之窗眼睛是心灵之窗,心灵是眼神之源。的确,从医学角度看,眼睛是人类五官中最灵敏的,其感觉领域几乎涵盖了所有感觉的70%以上。在眼球后方感光灵敏的角膜含有1.37亿个细胞,它们将收到的信息传送至脑部。任何情侣,他们表达爱意都不能跨过眼神这一块,正是从彼此的眼神中,他们窥探会意了对方内心的念头。虽然并不是真正的眼睛,但对那些做贼心虚的人来说,却构成了一种威慑力。

每天读心识人术,窥探他人的内心念头

眼睛是心灵之窗

眼睛是心灵之窗,心灵是眼神之源。常常有人告诉我们透过一个人的眼神,我们可以看清他的心。究竟有没有这么神呢?

以品尝美食为例,我们绝不会只依靠味觉。我们还会同时留意食物的色香、装盛方式以及排列方法等,这些都是视觉影响心理的现象。假如我们在阴暗的房间里用餐,即使知道那是美味佳肴,也会产生一丝丝不安的感觉,从而无心细品,甚至会胃口大减。相反的,在整洁、明亮、灯光得宜、装盛器皿恰当的餐厅用餐,就会使我们产生良好的就餐情绪。由此你也可以知道,视觉实在是“五官之王”,足以支配其他的感官。

的确,从医学角度看,眼睛是人类五官中最灵敏的,其感觉领域几乎涵盖了所有感觉的70%以上。要了解眼神的作用原理,我们首先应该了解一下眼睛的构造。

眼球后方感光灵敏的角膜含有1.37亿个细胞,它们将收到的信息传送至脑部。这些感光细胞,在任何时间均可同时处理150万个信息。这就说明,即使是转瞬即逝的眼神,也能发射出千万个信息,表达丰富的情感和意向,泄露心底深处的秘密。所以,眼球的转动,眼皮的张合,视线的转移速度和方向,眼与头部动作的配合,这一切的一切所产生的奇妙复杂的属于眉眼的活动话语,都在传递着信息,进行着交流。

现代研究发现:眼睛是大脑在眼眶里的延伸,眼球底部有三级神经元,就像大脑皮质细胞一样,具有分析综合的能力。而瞳孔的变化,眼球的活动等,又直接受脑神经的支配,所以人的感情很自然地就能从眼睛中反映出来。

至关重要的是:瞳孔的变化不是人可以自主控制的。瞳孔的放大和收缩,真实地反映着一个人复杂多变的心理活动。若一个人感到愉悦、喜爱、兴奋时,他的瞳孔就会比平常大四倍;相反的,遇到生气、讨厌、消极的心情时,他的瞳孔会收缩得很小;瞳孔不起变化,表示他对所看到的物体漠不关心或者感到无聊。

由上可见,通过眼神来传情达意,实在是有其生物学基础。

透过眼神表达心理,在两性关系上尤为突出。古时候,当两性相爱时,就有“心许目成”、“暗送秋波”等词语来表达他们的情意。现在用词则更加丰富,比如“眉来眼去”、“含情脉脉”、“眉目传情”、“一见钟情”等。因此,眼神虽不是有声语言,却恰似千言万语一样表达着我们内心最含蓄的想法。任何情侣,他们表达爱意都不能跨过眼神这一块,正是从彼此的眼神中,他们窥探会意了对方内心的念头。正如古罗马诗人奥维特所说:“沉默的眼光中,常有声音和话语。”

男女用眼神来传情达意的方式是丰富多彩的。对异性只看一眼,就故意将视线移开的人,恰恰表明其渴望与异性交往,这是心理的反向作用。凡是目不转睛注视对方,而不将视线移开的女性,流露出她内心隐藏着某种秘密。男女双方不时地对视,是将对方引导到自己的心上,以尽可能会情达意地交流。在使用眼神上,女性常优于男性,她只要流波转盼,就可以传达“我们在一起吧”。其含情脉脉,尽在不言之中,真可谓“此时无声胜有声”。而男子长时间的目光注视,仔细地观察女子的体形和外表,实际上是在寻找着心理上接近的交集点。女子用近似调情的眼神,捕捉着男性眼睛里隐藏着的喜讯,有时还会用眼部化装,来增强它的效果。双方深深地注视,瞳孔会迅速扩大,各自为对方的魅力所吸引而激动不已。浪漫的约会,往往是在较暗的地方,以便双方瞳孔尽力扩张,使两颗心得以互相爱抚。

一般来说一直盯着对方的女性,心中可能有隐情;在言谈中注视对方,实际上是在引起对方对自己所谈内容的注意。看异性一眼随即故意移开视线者,一般意味着有强烈交谈或认识的兴趣。斜眼看对方者,表示对对方非常有兴趣,但又不想让对方识破;翻眼看人者,表示对对方存有尊敬与信赖;俯视对方者,是想显示对对方的一种威严;视线不集中在对方,很快移开视线者,大都是性格内向的人。而初次见面时,先移开视线者,一般被认为是希望处于优势地位。被对方注视便立刻移开视线者,大都有自卑感或缺陷。

这还只是在男女关系中,如果放在广泛意义上的人际交往中,则眼神的作用更加凸显。如果能够很好地了解眼神的表意方式,无疑对于我们很好地读懂一个人,具有莫大的助益。比如说一个人被别人看久了,会觉得被看穿内心或被侵犯隐私权

不相识的人,彼此视线一旦偶然相交,便会立刻移开。这是因为人们觉得,一个人被别人看久了,会被看穿内心或有被侵犯了隐私的毛毛的感觉。当我们在等公共汽车或是排队买票时,多以后背示人,这种表现为人们所司空见惯。你有没有细想这样做的缘由呢?这样做,不仅是为了排队方便,也是为了避免同不相识的人视线相交。而那些面对面的人,我们会观察到他们一般都有聊天、谈笑。这说明了什么呢?它告诉我们,如非必要,不熟悉的人们绝不愿面对面(比如面试)。而选择近距离面对面的这些人,他们大多为朋友、夫妻、亲人、恋人等。因为是这样的关系,所以他们可以容忍自己的空间受到某种程度的侵犯,也不太会有隐私权被刺探的感觉。因此,排队时他们会视线交错,相互交谈。

一般来说,我们对视线的善意与否的判断,还要看我们当时是否在移动中。如果我们当时相对静止,那么别人是否在看你,也就是有无视线接触,往往说明了对方对你有无好感或兴趣。如果对方完全不看你,那么就可以理解为对你不感兴趣或者是不愿亲近。相反,当我们在路上行走时,发现陌生人一直盯着我们。我们就会感到不安,甚至会觉得害怕。

一位名叫詹姆士?薛农的建筑家曾经画过一幅皱着眉头的眼睛抽象画。这幅画镶于大透明板上,然后悬挂在几家商店前,此举就是想借此减少偷窃行为。果然在悬挂期间,偷窃率大大减少。虽然并不是真正的眼睛,但对那些做贼心虚的人来说,却构成了一种威慑力。他们极力想避开该视线,以免有被盯梢的感觉。因此悬挂了这幅画的商店,偷儿们不敢进入商店内。即使走进商店里,也不敢行窃了。

客观地说,从视线相接的程度上我们也可以得知一个人的性格。大体上:

初次见面时,先移开视线者,一般性格较为主动。前面我们也曾讲过,这样的人是要表达处于优势地位的意思。

目不转睛地注视对方谈话的人较为诚实,但不一定是自始至终盯着不放。

另外,谈话中判断一个人是否能占上风,在最初的30秒就能决定。当视线接触时,先移开目光的人就是胜利者。相反,因对方移开视线而耿耿于怀的人,就可能胡思乱想,以为对方嫌弃自己,或者与自己谈不来,因此,在无形中对对方的视线有了介意,而完全受对方的牵制了。正因为如此,对于初次见面就不集中视线跟你谈话的挑战型对象,应特别小心应付。不过,同样是移开视线的行为,如果是在受人注意时才移开视线,那又另当别论了。一般而言,当我们心中有愧疚,或有所隐瞒时,又或者因为羞怯不自在时,就会产生这种现象。

再者,性格内向的人,大都无法一直注视对方。

在交往活动中,根据眼睛位置移动情况的不同,我们也可以判断其心态。当上级与下级讨论工作时,上级的视线一般会由高处发出,而且会很自然地直接投射下来。而作为下级,虽然并未做任何错事,但他们的视线却常常由下而上,而且往往显得软弱无力。细究其原因,大概是因为职位高的人总是希望对下级保持威严的心理惯性所致吧。

但是也有例外的情形,不过与职位高低无关,只是性格的原因。

美国的比较心理学家理查?科斯曾做过一种实验:让患有强度“自闭症”的儿童与陌生的成年人见面,以观测他面对成年人时间的长度。将把成年人的眼睛蒙起与不蒙的两种情况相比较,发现儿童注视前者的时间,居然为后者的3倍。也就是说,在日常状况下,双方目光一接触,儿童会立刻移开视线。

研究发现,深层心理中的欲望和感情,首先反映在视线上。视线的移动、方向、集中程度等都表达不同的心理状态。观察视线的变化,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人们的内心状况。

眼睛看人的方法由来已久。人的个性一般来说过了30岁就基本定型了,无论其修养掩饰的功夫如何深厚,我们都可以透过观察一个人的眼神来感知到他的心理波澜。俗语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言语动作态度都可以用假装来掩盖,但眼睛是无法假装的。我们看眼睛,不重大小圆长,而重在眼神。

以下仅供你在职场上用心解读对方眼神所用。

你看他眼神沉静,便可明白他对于你着急的问题,早已成竹在胸,胜券在握。你所要做的只是表示焦虑,看他如何行事。如果他不肯明白说,那自然是因为事关机密,不必要多问,只静待后话便是。

如果你见他眼神散乱,便可明白这件事他也是毫无办法,徒然着急是无用的,向他请示,也是无用的。你得平心静气,另想应付办法。此时问他,只会增加他六神无主的程度,这时是你显示能力的机会。

如果你见他眼神横射,仿佛有刺,便可明白他异常冷淡,如有请求,暂且不必向他陈说,应该从速借机退出,即使多逗留一会儿也是不适的,退而研究他对你冷淡的原因,再谋求恢复感情的途径。

你看他眼神阴沉,便应明白这是凶狠的信号。与他交涉,须得小心一点。他那一只毒辣的手,正放在他的背后伺机而出。如果你不是早有准确想和他见个高低,那么最好从速鸣金收兵。

你见他眼神流动异于平时,便可明白他是胸怀诡计,想给你苦头尝尝。这时应步步为营,不要轻近,前后左右都可能是他安排的陷阱,一失足便跌翻在他的手里。不要过分相信他甜言蜜语,这是钩上的饵,是毒物外的糖衣,要格外小心。

你见他眼神呆滞,唇皮泛白,便可明白他对于当前的问题惶恐万状,尽管口中说不要紧,他虽未绝望,也的确还在想办法,但却一点也想不出所以然来。你不必再多问,应该退去考虑应付办法,如果你已有办法,应该向他提出,并表示有何成把握。

你见他眼神似在发火,便可明白他此刻是怒火中烧,意气极盛,如果不打算与他决裂,应该表示可以妥协,速谋转机。否则,再逼紧一步,势必引起正面的剧烈冲突了。(www.xing528.com)

你见他眼神恬静,面有笑意,你可明白他对于某事非常满意。你要讨他的欢喜,不妨多说几句恭维话,你要有所求,这也是个好机会,相信一定比平时更容易满足的希望。

你见他眼神四射,神不守舍,便可明白他对于你的话已经感到厌倦,再说下去必无效果,你如果不赶紧告一段落,或乘机告退,或者寻找新话题,谈谈他所愿听的事。

你见他的眼神凝定,便可明白他认为你的话有一听的必要,应该照你预定的计划,婉转陈说,只要你的见解不差,你的办法可行,他必然是乐于接受的。

要是你见他眼神下垂,连头都向下倾了,便可明白他是心有重忧,万分苦恼。你不要向他说得意事,那反而会加重他的苦痛,你也不要向他说苦痛事,因为同病相怜越发难忍,你只好说些安慰的话,并且从速告退,多说也是无趣的。

如果他的眼神上扬,便可明白他是不屑听你的话,无论你的理由如何充分,你的说法如何巧妙,还是不会有高明的结果,不如戛然而止,退而求接近之道。

另外,眼睛的清浊如何,也折射出人的心理活动特征。经常表现为睡眼惺忪的人,看起来就是一副傻相;而表现为眼睛雪亮,目光炯炯的人,自然显得聪明伶俐。

总之,眼神有散有聚,有动有静,有流有凝,有阴沉,有呆滞,有下垂,有上扬,仔细参悟之后,必可发现人情毕露。

【本节小练习】眼神训练

训练目标:炼就炯炯有神的、神采奕奕的、会放电的、会说话的眼神;同时,学会用敏锐的眼睛洞察别人的心理。

训练方法:

1.学会察看别人的眼色与心理;锻炼自己的丰富多“采”的眼神。

2.配合眉毛和面部表情,充分表情达意。

3.注意眼神礼仪。不能对陌生人长久盯视,除非感情很亲密、欣赏、观看演出;眼睛眨动不要过快或过慢,过快贼眉鼠眼、挤眉弄眼或不成熟,过慢死气木呆;不要轻易使用白眼、媚眼、斜眼等不好的眼神,除非特殊情况。

4.习惯眼部化妆,以突出刻画眼神,富有情调。生活妆,清新亮丽可增添情趣和信心;宴会妆,富贵大方,个性可脱颖而出,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舞台妆,浓重可随心所欲,可改变形象。

训练步骤:

1.眼部操分解动作训练:熟悉掌握眼部肌肉的构成,锻炼肌肉韧性。

眼神构成要素:

A.眼球转动方向——平视、斜视、仰视、俯视、白眼等。

B.眼皮瞳孔开合大小——大开眼皮、大开瞳孔,开心,欢畅,惊愕;大开眼皮、小开瞳孔,愤怒,仇恨;小开眼皮、大开瞳孔,欣赏,快乐,色迷迷;小开眼皮、小开瞳孔,算计,狡诈。

C.眼睛眨动速度快慢——快,不解,调皮,幼稚,活力,新奇;慢,深沉,老练,稳当,可信。

D.目光集中程度——集中,认真,动脑思考;分散,漠然,木讷;游移不定,心不在焉。

E.目光持续长短——长,深情,喜欢,欣赏,重视,疑惑;短,轻视,讨厌,害怕,撒娇。

2.眼神综合定位:

以上要素往往凝结在一起综合表现。注意细微的变化,淋漓尽致地表现富有内涵、积极向上的眼神。如“这是你的吗?”用不同的眼神表示愤怒,表示怀疑,表示惊奇,表示不满,表示害怕,表示高兴,表示感慨,表示遗憾,表示爱不释手等。

3.模仿动物的眼神:

男性眼神像鹰一样,刚强、坚毅、稳重、深沉、锐利、成熟、沧桑、亲切、自然;女性眼神像猫一样柔和、善良、温顺、敏捷、灵气、秀气、大气、亲切、自然。

4.课外作业:

A.购物时,观察服务员的眼神和态度之间的关系。

B.与亲朋好友进行目光交流,考察眼神是否与自己的思想感情相符。

C.校园里与擦肩而过的同学进行眼神接触,试着揣摩对方的心理。

D.与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职业、不同性格、不同情境的人交流,大胆尝试使用不同的眼神,并考察社交效果如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