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管理学基础:决策原则的重要性

管理学基础:决策原则的重要性

时间:2023-08-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为了使决策合理化、科学化,在决策过程中必须遵循一系列原则。为了系统总体目标的利益,有时做出暂时对局部目标不利的决策也是必要的。3)可行原则正确的决策必须是切实可行的。决策都是对于未来事件的决定,未来事件都带有不确定性。组织在经营决策中需要领导人的决断,但决断不同于判决。判决是一次性的决定,决策是一个不断认识客观世界,不断做出决断的过程。因此,决策应当是有弹性的。

管理学基础:决策原则的重要性

为了使决策合理化、科学化,在决策过程中必须遵循一系列原则。

1)系统原则

系统论的观点来看,客观世界的任何事物都存在于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系统之中。我们可以把决策对象视为一个系统,有明确的目标,由许多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子系统所组成。所以,在决策时,不仅要看到本系统的特性、要求和内在联系,同时还要看到与其相关联的各个系统的特性、要求和彼此的联系。只有以整个系统的总目标为核心进行系统的综合平衡,才能做出最优的决策。为了系统总体目标的利益,有时做出暂时对局部目标不利的决策也是必要的。

组织在经营管理时,必然涉及各方面的利益,要从系统性原则出发自觉地把组织的利益与国家、社会和消费者的利益协调起来。严格执行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法律、法规,遵守有关的制度和规定,尊重社会的道德规范、风俗习惯和社会各阶层的经济利益,注意保护广大消费者的利益。同时,在决策时,既要考虑组织的今天,也要考虑组织的明天,要善于把组织的近期目标与长远目标协调起来。

2)满意原则

影响组织决策的因素很多,组织内外的各种情况又在不断地变化,有些因素甚至无法确定,在这种复杂的情况下,要寻求最优方案十分困难。在现实条件下,决策者都受到能力、时间、资源和信息等条件的限制,往往不可能做出最优方案。即使能做出最优方案,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可能是不经济的,因而也是不必要的。现实的做法是致力于研究企业经营的实际情况,制订出一个切实可行而又比较满意的方案。任何现实的决策方案一般都有这样那样的缺陷和副作用,不可能十全十美。但在一定条件下,决策者应当意识到这种不足的必然性。满意与否的标准并不取决于决策者的主观感觉,而应根据决策方案所产生的客观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来衡量。

3)可行原则

正确的决策必须是切实可行的。组织中的决策是否能取得成功,取决于组织的经营环境、市场供需关系、本企业人财物和产购销条件等因素。企业经营决策的目标和实施方案必须与上述诸因素相互协调,决策才具有可行性。(www.xing528.com)

具有可行性的决策方案并不等于没有风险。决策都是对于未来事件的决定,未来事件都带有不确定性。因此,任何决策都不可避免地带有风险。具有开拓精神的决策者并不满足于追求风险最小的决策,而是着重思考实施决策后所得到的报酬与所冒的风险相比是否值得。组织决策者要有一点冒险精神,当然这种冒险不是盲目的冒险,而应建立在周密的可行性研究基础之上。

4)民主原则

正确的决策需要组织领导人的智慧和决断,但是决断并不等于独断。要在错综复杂的环境中进行有效的决策,任何个人的智慧和经验都是不够的,必须重视集体智慧的作用。智慧并不是权威与天才的结合,而是由那些具有专长、知识渊博、才思敏捷,具有客观地系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直言不讳品质的人所组成的。事实上,每个组织都可以从组织内外部找到这样的人。决策者在做出经营决策之前,可以请他们提供专题的研究报告,提供各种可供选择的决策方案。

从社会因素方面看,组织的经营决策往往影响到组织的兴衰成败,甚至影响到国家、社会和企业全体成员的利益。组织在经营决策的过程中,要善于发挥党组织、工会、职代会、群众团体的作用。通过各种方式听取组织成员的意见,使其能在不同程度上参与组织的经营决策,这样做,不仅可使经营决策更加符合实际,并且可以使决策得到广大群众的拥护,具有更强的生命力。

5)弹性原则

正确的决策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而不是一劳永逸的判决。组织在经营决策中需要领导人的决断,但决断不同于判决。判决是一次性的决定,决策是一个不断认识客观世界,不断做出决断的过程。因此,决策应当是有弹性的。

决策的弹性,首先表现在决策的多方案选择。其次,表现在方案本身要留有适当的余地。正确的决策应当做到可进可退,不到万不得已不做背水一战、孤注一掷的决策。最后,决策的弹性还表现在做出决策后,决策者要密切地注意决策在实施中发生的新情况、新问题,根据信息反馈,灵活及时地做出调整或开展新的决策。有时为了实现组织长远的整体目标,对原有决策进行补充修改甚至完全否定都是可能和必要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