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我国人才观的发展及对学术研究的引领

我国人才观的发展及对学术研究的引领

时间:2023-08-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国一向重视人才,珍惜人才,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历任领导人对人才问题做出过很多重要论述,领导人意蕴丰富的人才理念与国家、社会的现实发展互相形塑,最终形成了别具特色的人才观。但是,讨论和争议多数浮于表面,仅看到规定中存在的现实矛盾,而没有深入分析规定背后人才观发展对学术研究的引领作用。鉴于此,系统梳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人才观的变迁情况,具有规范学术研究导向的积极意义。

我国人才观的发展及对学术研究的引领

千秋基业,人才为本,人才是建功立业、安邦定国的根本。我国一向重视人才,珍惜人才,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历任领导人对人才问题做出过很多重要论述,领导人意蕴丰富的人才理念与国家、社会的现实发展互相形塑,最终形成了别具特色的人才观。2018年,清理“四唯”专项行动开始后,社会各界对于人才,特别是人才评价问题展开了激烈讨论,而教育部科技部在2020年初发布的《关于规范高等学校SCI论文相关指标使用树立正确评价导向的若干意见》又引发了不少争议。但是,讨论和争议多数浮于表面,仅看到规定中存在的现实矛盾,而没有深入分析规定背后人才观发展对学术研究的引领作用。鉴于此,系统梳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人才观的变迁情况,具有规范学术研究导向的积极意义。

历来已有一些研究对毛泽东[1]邓小平[2]江泽民[3]胡锦涛[4]和习近平[5]等领导人关于人才问题的重要论述进行了探讨,这些重要论述是我国人才观形成的理论基础,也是不同时期人才政策的指导思想,所以,研究领导人的人才理念是分析我国各个阶段人才观及其应用情况的必然前提。我国历任领导人的人才理念之间的思想具有一以贯之的传承性,领导人的人才理念都是马克思主义人才理论与中国现实相结合的产物,仅对特定领导人人才理念进行研究无法完整把握我国人才观的历史发展规律,因此,需要对历任领导人的人才理念予以系统性地归纳分析。有学者指出“科学的人才观,是对于什么是人才、人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所处的地位、如何用好人才等一系列问题的科学认识”[6],简单来说,该观点认为人才观大致包括人才的界定、人才的地位和人才的使用。事实上,从人才发展的角度来说,完整的人才观还应当包括人才的培养和评价。因此,本节将从“人才界定”“人才地位”“人才培养”“人才使用”和“人才评价”这五大内涵出发对领导人的人才理念进行探讨,阐明新中国人才观的历史变迁情况,进而分析我国人才观的发展规律及其对新时代学术研究的启示。(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