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论语教学策略建议:古代语录体散文的诵读方法

论语教学策略建议:古代语录体散文的诵读方法

时间:2023-08-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论语》作为古代语录体散文,诵读作为课堂教学方法必不可少。作为初中生接触的第二篇文言文,教师在讲解《〈论语〉十二章》的时候,也要让学生结合课文注释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教师纠错点拨。

论语教学策略建议:古代语录体散文的诵读方法

(一)《〈论语〉十二章》作为七年级上册的第二篇教读类文言文,积累文言知识必不可少,但“还是先培养学文言文的兴趣比较重要,让他们觉得老祖宗留下的东西真的很好玩很有意义,值得学,学得起劲……把文言知识的识记留到期中复习或某个特定时候再补做,效果会更佳。”[12]教学目标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学习活动中落实文化传统的这一教学重难点。

(二)诵读、品读必不可少。钱梦龙老师在评价肖培东的课例时解答了怎样培养学生正确理解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这一问题:“肖培东用他的成功的教例回答我们:只有一个办法,就是老老实实地把学生引领到读、写、听、说中去。”《论语》作为古代语录体散文,诵读作为课堂教学方法必不可少。可以参考余映潮老师将略读和细读点面结合的做法,“精读‘贤哉,回也’‘饭疏食,饮水’”[13],读出丰富的知识、极美的结构、深挚的情感。“这种文学趣味是激发学生学习《论语》,进而以批判和继承的态度去习得《论语》的要旨所在。”

(三)有机整合文本内容。“《论语》作为语录体著作,片言只语,不够系统,使学生缺乏整体的感知。”[14]若能巧妙地通过“乐”“学习”或者“君子”等关键词将课本内容有机整合,让学生连贯、有序地理解文意,感受思想,教学效果将会事半功倍。如朱兴祥老师紧扣“学而时习之”,探究章节之间及章节内部的逻辑、关联;王雪卿老师以“乐”整合教学内容,范晓红点评该课例时指出,可以“君子”整合全文。这样精心设计的整合让课文教得系统,课堂显得完整,学生学得贯通。(www.xing528.com)

(四)应用或创设情境,学以致用。如肖培东、彭莉琼等老师设置了学习活动——让学生说说“最受用的一个字”“选择自己的座右铭”等方式通过情境中的应运强化理解,内化思想。陈建伟老师更是提供、创设语境,以用促学,让学生感知《论语》并不难,学《论语》很有用。

(五)多样化学习,渗透文言翻译方法。作为初中生接触的第二篇文言文,教师在讲解《〈论语〉十二章》的时候,也要让学生结合课文注释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教师纠错点拨。同时要渗透文言翻译的方法指导,如“单音节变双音节”法、“调顺序”法、“添加”法、“互证互参”法等,授之于方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