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电子合同的成立与生效规定

电子合同的成立与生效规定

时间:2023-08-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对于合同生效的构成要件,《民法典》并没有做出明确的规定。表5-3合同成立与合同生效的区别《民法典》第四百六十五条规定:“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护。依法成立的合同,仅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电子合同的成立与生效规定

合同的成立是合同生效的逻辑前提,合同的成立是第一步,合同的生效是第二步。符合生效条件的合同,合同成立时同时生效。对于大多数合同而言,合同成立的同时即生效。

1.电子合同的成立

合同的成立是指订约当事人就合同的主要条款达成合意。当事人采用信件、数据电文等形式订立合同要求签订确认书的,签订确认书时合同成立。

合同成立的要件有三个。

(1)订约主体

订约主体存在双方或多方当事人,且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时必须具有相应的订立合同的行为能力。也就是说,合同必须具有双方当事人,只有一方当事人则根本不能成立合同。

(2)主要条款

当事人必须就合同的主要条款达成合意。这具体是指经过谈判、讨价还价后达成的相同的、没有分歧的看法。

(3)要约和承诺

合同的成立应具备要约和承诺阶段。要约和承诺是合同成立的基本规则,也是合同成立必须经过的两个阶段。如果合同没有经过承诺,而只是停留在要约阶段,则合同未成立。

民法典》第四百七十九条规定:“承诺是受要约人同意要约的意思表示。”只要向特定人发出要约,一旦受要约人发出承诺,即能够成立合同,如图5-3所示。

对电子合同的成立时间和地点,《民法典·合同编》进行了认定,具体如表5-2所示。

图5-3 受要约人发出承诺,合同成立

表5-2 电子合同成立的时间和地点

2.电子合同的生效

合同生效的条件是判断合同是否具有法律效力的标准。对于合同生效的构成要件,《民法典》并没有做出明确的规定。

合同生效的要件(亦称实质要件)有以下四个。

①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www.xing528.com)

②意思表示真实;

③不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

④形式合法。

《民法典》规定,当事人订立合同,有书面形式、口头形式和其他形式。法律、行政法规规定采用书面形式的,应当采用书面形式。

3.合同成立与合同生效的区别

合同成立与合同生效的区别,如表5-3所示。

表5-3 合同成立与合同生效的区别

《民法典》第四百六十五条规定:“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护。依法成立的合同,仅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民法典》第五百零二条规定:“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但是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合同应当办理批准等手续的,依照其规定。未办理批准等手续影响合同生效的,不影响合同中履行报批等义务条款以及相关条款的效力。应当办理申请批准等手续的当事人未履行义务的,对方可以请求其承担违反该义务的责任。”

【相关法律条文解读】

《民法典》第五百零二条规定,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我国立法与司法实践对合同成立与生效未作出严格的区分,从而将合同的成立与生效等同起来。

电子商务法》第四十九条规定:“电子商务经营者发布的商品或者服务信息符合要约条件的,用户选择该商品或者服务并提交订单成功,合同成立。当事人另有约定的,从其约定。

“电子商务经营者不得以格式条款等方式约定消费者支付价款后合同不成立;格式条款等含有该内容的,其内容无效。”

【动手探究】

A、B两个企业在订立合同过程中,A向B邮寄了一份书面要约,B通过电子邮件作出承诺以后,A以合同形式不符合法律、合同不生效为由主张合同无效。

此案应该如何判决呢?结合本案,简述合同成立的条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