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合同生效的标准和条件

合同生效的标准和条件

时间:2023-07-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若主体不合格,合同不能产生法律效力。如果一方不正当地阻止条件成就,视为合同已生效,同样要追究其违约责任。附生效期限的民事法律行为,自期限届至时生效。

合同生效的标准和条件

1.合同生效的要件

民法典》第502条规定:“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但是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合同的成立只意味着当事人之间已经就合同的内容达成一致,但是合同能否产生法律效力还要看它是否符合法律规定。合同生效是指已经成立的合同因符合法律规定而受到法律保护,并能够产生当事人所预想的法律结果。《民法典》第143条规定,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1)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订立合同的人必须具备一定的独立表达自己的意思以及理解自己的行为的性质和后果的能力。当事人合同当事人必须具有相应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以及缔约能力,才能成为合格的合同主体。若主体不合格,合同不能产生法律效力。

对于自然人而言,民事权利能力始于出生,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订立一切法律允许自然人作为合同主体的合同。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权利能力就是它们的经营、活动范围,民事行为能力则与它们的权利能力相一致。

2)意思表示真实

当事人意思表示真实,是指行为人的意思表示应当真实反映其内心的意思。合同成立后,当事人的意思表示是否真实往往难以从其外部判断,法律对此一般不主动干预。缺乏意思表示真实这一要件即意思表示不真实,并不绝对导致合同一律无效。

意思表示不真实的合同是不能取得法律效力的。如一方采用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的合同,就是意思表示不真实的合同,这样的合同就欠缺生效的必要条件。

3)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共利益

就合同的目的和内容而言:一是合同的内容合法,即合同条款中约定的权利、义务及其指向的对象即标的等,应符合法律的规定和社会公共利益的要求;二是合同的目的合法,即当事人缔约的原因合法,并且是直接的内心原因合法,不存在以合法的方式达到非法目的等规避法律的事实。不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实际是对合同自由的限制。

《民法典》第502条规定:“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但是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合同应当办理批准等手续的,依照其规定。”由此可见,适用于此条款的合同如果没有进行办理批准、登记手续的,合同不能发生法律效力。

2.合同生效的时间(www.xing528.com)

1)合同生效时间的规定

《民法典》第502条规定:“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但是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法律规定应当采用书面形式的,当事人虽然未采用书面形式但已经履行全部或者主要义务的,可以视为合同有效。合同中有违反法律或社会公共利益的条款的,当事人取消或改正的,不影响合同其他条款的效力。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办理批准、登记等手续生效的,依照其规定。

2)附条件和附期限合同的生效时间

《民法典》第158条规定:民事法律行为可以附条件,但是根据其性质不得附条件的除外。附生效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自条件成就时生效。附解除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自条件成就时失效。

《民法典》第159条规定: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当事人为自己的利益不正当地阻止条件成就的,视为条件已经成就;不正当地促成条件成就的,视为条件不成就。

附条件合同的成立与生效不是同一时间。合同成立后虽然并未开始履行,任何一方不得撤销要约和承诺,否则应承担缔约过失责任,赔偿对方因此而受到的损失;合同生效后,当事人双方必须忠实履行合同约定的义务,如果不履行或未正确履行义务,应按违约责任条款的约定追究责任。如果一方不正当地阻止条件成就,视为合同已生效,同样要追究其违约责任。

《民法典》第160条规定:民事法律行为可以附期限,但是根据其性质不得附期限的除外。附生效期限的民事法律行为,自期限届至时生效。附终止期限的民事法律行为,自期限届满时失效。

3.合同的效力

《民法典》第507条规定:“合同不生效、无效、被撤销或者终止的,不影响合同中有关解决争议方法的条款的效力。”即合同成立后,合同中有关解决争议的条款是独立存在的,合同的无效、变更、解除、终止,不影响有关解决争议的条款的效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