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如何欣赏名句,理解诗的特质与诗人用心

如何欣赏名句,理解诗的特质与诗人用心

时间:2023-08-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诗有名篇,篇有名句——历来如此。学会欣赏名句,才能进而探究诗人的用心,把握诗的特质。名句必须得到公众的承认,一代人承认它不够,还要代代人都承认它才算数,要经得住时间的检验。例如陈毅的“旌旗十万斩阎罗”,用奇特的想象表现“死亦为鬼雄”的意念,显得气势非凡。这正是名句的一个基本特征,它是人人意中所有而语中所无,是个性和共性的统一。好诗不一定有名句,但有名句的必是好诗。

如何欣赏名句,理解诗的特质与诗人用心

诗有名篇,篇有名句——历来如此。学会欣赏名句,才能进而探究诗人的用心,把握诗的特质。

名句必须得到公众的承认,一代人承认它不够,还要代代人都承认它才算数,要经得住时间的检验。例如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过零丁洋》),七百多年来,多少仁人志士读着它未有不慷慨流涕、愿赴国难的;贺知章的“二月春风似剪刀”(《咏柳》),其比喻之新奇恰切、意象之丰富生动,也历来为评家所称道。

名句也不难辨认,它往往在第一眼就能够惊动人心,使人油然而生美好的想象。其所以如此,是因为它总是凝聚着极其真挚、热烈而深厚的感情。这感情不仅属于诗人自己,有着鲜明的个性色彩;也属于诗人的那个时代,反映着时代生活的一个侧面。例如陈毅的“旌旗十万斩阎罗”(《梅岭三章》),用奇特的想象表现“死亦为鬼雄”的意念,显得气势非凡。十分明显,没有诗人那阔大的胸襟和无畏的英雄气概,是写不出如此雄奇的诗句的;但这又不只是诗人的想象,这想象又属于当时战斗着的千百万战士,是他们仇恨反动统治者和夺取革命胜利的意志的集中表现。这正是名句的一个基本特征,它是人人意中所有而语中所无,是个性和共性的统一。这样的统一,凭审美的直觉就可以感受到。

欣赏名句,要注意它的表现形式。表现形式是沟通诗人和读者感情的手段,而名句的表现形式常因其独出心裁,能够巧妙地将读者引进诗的艺术境界,而在沟通感情上具有特殊的效应。例如到革命圣地延安的人都想把它的景色看个够,可事实上又办不到;正因为如此,读贺敬之的名句“头顶着蓝天大明镜,延安城照在我心中”(《回延安》),感情上便得到了满足,仿佛在想象中已将延安全景一览无余了。(www.xing528.com)

欣赏名句,还要注意诗人的炼字功夫。前人说“着一字而境界全出”,指的是关键地方的字眼,这个地方的字炼好了,就会给全句乃至全诗平添许多色彩。例如“留取丹心照汗青”中的“照”字,看起来似乎平常,其实不然,因为“照”的是“汗青”,必如日月之朗照,这就形象地表达了“死有重于泰山”的意思;“旌旗十万斩阎罗”的“斩”字也下得恰切,非“斩”不足以泄革命群众心头之恨,非“斩”不足以消英雄胸中块垒,真是一字而有雷霆万钧之力。

好诗不一定有名句,但有名句的必是好诗。抓住了名句再细读全诗,也是读诗之一法。

原载《广东语文报》,期次不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