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无人驾驶汽车:三次挑战,卡内基梅隆大学取得11.3公里的进展

无人驾驶汽车:三次挑战,卡内基梅隆大学取得11.3公里的进展

时间:2023-08-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无人驾驶汽车这个挑战项目一共举办了三次比赛,第一次在2004年,目标是无人驾驶的汽车在沙漠里完成240多公里的旅程,当时一共有15队通过初选,但是在开赛后短短几小时内,所有参与比赛的车辆都出了问题,走得最远的是卡内基梅隆大学,走了11.3公里多一点,挑战的结果是第一名空缺,100万美元奖金也就没有颁发出来。这些挑战的目的就是激发无人驾驶汽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的确是饶富深意。

无人驾驶汽车:三次挑战,卡内基梅隆大学取得11.3公里的进展

无人驾驶汽车在技术上就有更多挑战。首先为了方便大众,除了公共交通工具之外,还得有私用交通工具,但“私用”不一定是“私有”:让我们想象在一个大都市里有许多无人驾驶的出租车和无人驾驶的私人汽车,在适当的管控系统之下,我们就可以有一个方便、安全、降低交通拥堵、节省能量消耗的私用交通系统。但是无人驾驶的汽车必须解决在平直的公路上、弯弯曲曲的街道上、高低不平的田野山地上等不同地形上行驶的技术问题,一方面要服从交通标志的指令,另一方面得应付大量车辆拥堵的问题,更有各式各样的意外状况,例如因为故障停下来的车辆、闯红灯的行人、从天上掉下来的破招牌和交通管制的要求等。所以在感应侦测的功能、机械电机的硬件及电脑控制的软件上,都得下很多功夫。

无人驾驶汽车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开始在学校、汽车公司和政府实验室研发了,如英国伦敦的希思罗机场(Heathrow Airport)第五航站楼在2008年开始建造,并于2011年开始运行一个在简单导引轨道上行驶的四人座无人驾驶的汽车交通系统。它最主要的特色是从出发点直达目的地,而不是逢站必停,这是第一个真正落实的商用收费系统。

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Defense 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简称DARPA)为了鼓励有应用价值的基础研究,常常提出被称为“重大挑战(Grand Challenge)”的研究项目,得胜的队伍可以获得巨额的奖金。

无人驾驶汽车这个挑战项目一共举办了三次比赛,第一次在2004年,目标是无人驾驶的汽车在沙漠里完成240多公里的旅程,当时一共有15队通过初选,但是在开赛后短短几小时内,所有参与比赛的车辆都出了问题,走得最远的是卡内基梅隆大学,走了11.3公里多一点,挑战的结果是第一名空缺,100万美元奖金也就没有颁发出来。(www.xing528.com)

第二次是在2005年,目标是完成212公里的路程,路上有三个狭窄的隧道和上百个急转弯,从申请参加比赛的195队里,经过初选、复选,最后选出了23队参与比赛,其中有5队成功抵达目的地。第一名是斯坦福大学的队伍,他们花了将近7小时,平均时速不到32公里/时。

第三次是在2007年,这一次的挑战是限定在6小时之内完成在城市里全长97公里且有十字路口、单行道和其他车辆的行程,参与决赛的11队里有6队完成任务,第一名是卡内基梅隆大学的队伍,获得200万美元的奖金。这些挑战的目的就是激发无人驾驶汽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的确是饶富深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