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如何用真诚呵护后进生

如何用真诚呵护后进生

时间:2023-08-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于是,笔者决定用真诚来接近他、感化他。从热爱学生的真诚愿望出发,动之以情,深于父母,晓之以理,细如雨丝,一定能更好地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对后进生,教师更要倾注爱心,以尊重、赏识唤起他们的进取心,以真诚、宽容激发他们的上进心,努力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引导他们力争上游、健康成长。

如何用真诚呵护后进生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学生对于教师的教育只有从心底里感到教师的话是对的,也就是说只有取得了心理认同,才能接受并改正。依据心理学原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应遵循真诚的信条。因此,教师要用真诚换得与学生的沟通,在此基础上,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促使他们产生心理认同,从而自觉迷途知返,改过自新。

曾经有一个同学,一度与周围同学关系紧张,言语伤人,甚至动手动脚,得理不饶人,得寸进尺。而每次其他同学指责他的不是时,他却总是恶人先告状,专说别人的不是。同样的情形重复了几次,笔者感到很纳闷:他为什么会这样?后来笔者从侧面了解到他的父母离异,继母对他不闻不问,他得不到母爱,呈现不健康心理。于是,笔者决定用真诚来接近他、感化他。接下来,笔者有意识地关心他的学习生活,嘘寒问暖。一次,他精神不振地伏在桌上,笔者走过去询问,得知他肚子疼得厉害,主动提出送他去医院。他摇头拒绝了,但笔者能读到他眼睛里流露出的感激之情。终于,笔者的真诚感动了他,他变得喜欢与教师接近了,言语、行为变得规范了。于是,笔者不失时机地教育他做一个文明守纪的中学生,他欣然应允。从此,一个崭新的他展现在了同学和教师面前。从热爱学生的真诚愿望出发,动之以情,深于父母,晓之以理,细如雨丝,一定能更好地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www.xing528.com)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通向孩子心灵之路的并不是肥沃的田野。”在这片肥沃的土地上要获得丰收,需要辛勤耕耘,加强田间管理,更需要温暖的阳光、湿润的雨露。只有教师的爱化为阳光、化作雨露,才能滋润出一批批破土而出的幼苗。对后进生,教师更要倾注爱心,以尊重、赏识唤起他们的进取心,以真诚、宽容激发他们的上进心,努力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引导他们力争上游、健康成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