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六韬.三略.百战奇略:司马懿险遭埋伏,蜀军智取胜利

六韬.三略.百战奇略:司马懿险遭埋伏,蜀军智取胜利

时间:2023-08-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将士失色,莫知其计。魏国大将司马懿带兵二十万人前来截击诸葛亮,和魏延未能遭遇,所以一直抵达离阳平六十里的地方。蜀军将士惊慌失色、不知所措。司马懿一向认为诸葛亮用兵慎重,如今又显示出将少兵弱的模样,怀疑城中有埋伏,于是迅速率兵从北山退走。第二天用饭时,诸葛亮和参谋们拍手大笑说:“司马懿必定认为我们故意露出虚弱的样子,目的是要打他的埋伏,因此就顺着山脚撤回了。”

六韬.三略.百战奇略:司马懿险遭埋伏,蜀军智取胜利

【原文】

凡与敌战,若我势虚,当伪示以实形,使敌莫能测其虚实所在,必不敢轻与我战,则我可以全师保军。法曰:“敌不敢与我战者,乖其所之也[9]。”

【译文】

凡是与敌作战,如果我军兵力薄弱,就要善于伪装成兵力强大的模样,使敌人摸不清底细,不敢轻率进攻我军,我军可免遭损失,保存兵力。兵法说:“敌人不敢同我军交战,那是我们善于伪装,用计转移了他的进攻方向。”

【战例】(www.xing528.com)

三国,蜀将诸葛亮在阳平道[10]魏延诸将并兵东下[11],亮惟留万余守城。魏司马懿率二十万众拒亮,与延军错道,径前,当亮军六十里,候还,白懿云:“亮城中兵少力弱。”亮亦知懿军垂至,恐与己相逼,欲赴延军,相去又远,势不能及。将士失色,莫知其计。亮意气自若,敕命军中皆偃旗息鼓,不得妄出;又令大开四门,扫地却洒。懿尝谓亮持重,而复见以弱势,疑其有伏兵。于是,率众退北山。明日食时,亮与参佐拊手大笑曰:“司马必谓吾怯,将有强伏,循山走矣。”候还白,如亮言。懿后知之,深以为恨。

【译文】

三国时期,蜀将诸葛亮驻军于阳平关,派魏延率领精锐将士向东进攻魏国,仅留一万余人防守阳平城。魏国大将司马懿带兵二十万人前来截击诸葛亮,和魏延未能遭遇,所以一直抵达离阳平六十里的地方。侦察兵回来报告司马懿说:“阳平城内蜀军很少,兵力非常薄弱。”这时,诸葛亮也深知魏军要到达这里,担心魏军向自己逼近,现在同魏延靠拢是来不及的,因为相距太远,势态来不及。蜀军将士惊慌失色、不知所措。而诸葛亮却稳若泰山,毫无恐慌之色。他让士兵放倒旗帜,停止擂鼓鸣金,任何人不能擅自出入营地;又命令大开城门,让士兵洒水扫地。司马懿一向认为诸葛亮用兵慎重,如今又显示出将少兵弱的模样,怀疑城中有埋伏,于是迅速率兵从北山退走。第二天用饭时,诸葛亮和参谋们拍手大笑说:“司马懿必定认为我们故意露出虚弱的样子,目的是要打他的埋伏,因此就顺着山脚撤回了。”蜀军侦察兵回来报告,正如诸葛亮所言。司马懿后来知道了事情的原委,很是悔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