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潮州哭婚风俗的历史与消失

潮州哭婚风俗的历史与消失

时间:2023-08-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姑娘出阁的哭婚风俗,并非我国西南少数民族或台湾高山族才有,古代汉族都是如此,文献中多有记载,潮州地区也不例外。旧中国女子婚事,都由父母主宰包办。女儿大喜之日,突发亲人所意想未到行为,教送嫁迎亲者愕然。姑娘的父亲在束手无策之下,突操竹杠,不分皂白地将她当头一棒。原因是新娘出门哭婚,只能哭,不许喊什么。这则笑话,只是对哭婚的揶揄。这哭婚环节,自然慢慢消失。

潮州哭婚风俗的历史与消失

姑娘出阁的哭婚风俗,并非我国西南少数民族或台湾高山族才有,古代汉族都是如此,文献中多有记载,潮州地区也不例外

婚嫁日,新娘上轿前,将迈出门坎,需进行一个小仪式,就是手抓住一扇大门,掩于门后嘤声哭泣。

姑娘出阁,因何如此呢?旧中国女子婚事,都由父母主宰包办。特别在那父纲夫权、宗法森严的封建家庭中,作媳妇应小心奉侍长辈,相夫教子,含辛茹苦,才符合“妇道”。所以,姑娘嫁前,翁姑是否刁钻,夫婿性情、容貌、身体如何,都是一个谜。再则,长期生活在父母身边倍受呵护,今将离去,又生眷恋。千愁万绪,一时涌上心头,抑制不住,故现哭泣情景。

女儿大喜之日,突发亲人所意想未到行为,教送嫁迎亲者愕然。机敏善解的亲娘母,即调侃地唱出四句歌来:“姑娘出阁哭啼啼,三把泪水二鼻涕,非是今日不欢喜,特留爹娘买田地”。这四句歌,立即扭转了尴尬场面,让大家高兴万分。(www.xing528.com)

传说某乡后生兄与一姑娘相好,在向姑娘提亲时,无奈女方嫌其家贫不允。后生兄一气之下,决心外出赚钱,定娶姑娘为妻。姑娘也誓非后生兄不嫁,多年后,后生兄在外终于赚了一笔银子,回乡重礼再度提亲,姑娘家无话可说,只得许诺

出嫁之日,姑娘几经周折,苦尽甘来,正高兴万分,上轿前总是流不出泪水。迷信谓出阁不哭是不能上轿的,不然娘家财气尽被带去。姑娘的父亲在束手无策之下,突操竹杠,不分皂白地将她当头一棒。女儿挨打,疼痛难忍,就大哭大喊:“我父啊!我父啊!”这一哭,姑娘家人惊恐地大嚷:“衰死 !”原因是新娘出门哭婚,只能哭,不许喊什么。只有家中父亲去世,才能哭父。

这则笑话,只是对哭婚的揶揄。而今文明婚礼兴行之后,姑娘嫁前能知夫家概况,婚后也能随意省亲。这哭婚环节,自然慢慢消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