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传统礼仪与城市修养:聘书、礼书、迎亲书详解

传统礼仪与城市修养:聘书、礼书、迎亲书详解

时间:2023-08-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聘书也叫定贴、“细帖子”,即定亲之书,是男女双方正式缔结婚约,纳吉(过文定)时用;礼书即过礼之书,是礼物清单,当中详列礼物种类及数量,纳徵(过大礼)时用;迎亲书即迎娶新娘之书,结婚当日(亲迎)接新娘过门时用。对此,私修礼书和官定礼制,皆予以认可。

传统礼仪与城市修养:聘书、礼书、迎亲书详解

1.冠笄后婚

中国古代有冠笄之礼,即到一定年龄,为男子加戴冠冕,将女子发辫盘至头顶,用簪子插住,笄即簪子,《礼记·内则》说:男子二十举行冠礼,开始学礼,三十而成家。女子十五举行笄礼,二十而嫁,因特殊原因,最迟二十三岁而嫁[28]。冠笄之礼可视为古代男女的成年礼,礼成之后就有了婚配的资格,《周礼·地官·媒氏》说“令男三十而娶,女二十而嫁”[29]。中国古代男女的婚龄并不固定,不同历史时期也有差别,男子一般在十五岁至二十岁之间,以十六岁为多,女子一般在十三岁至十七岁之间,以十四岁为多,宋代士大夫家庭的子女较一般平民的婚龄要略高,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当时的高门富户常常有剩男剩女。明代洪武元年制定,禁止庶人百姓指腹、割衫襟为亲,凡庶人娶妇,男子年在十六岁,女子年在十四岁以上者,可以听任婚娶。《大清通礼》规定官员士庶结婚要等到男十六岁,女十四岁方可进行[30],而实际女子平均初婚年龄为十八岁,男子平均初婚年龄为二十一岁至二十四五岁。成年男女用婚礼使之恩爱相亲,《周礼·春官·大宗伯》说“以婚冠之礼,亲成男女”[31],而婚礼还要经过一系列严格的、繁琐的礼仪才能得到家族和社会的认可,中国传统婚礼中始终贯穿着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男尊女卑等观念。

2.三书为约

中国传统婚礼中的“三书”即聘书(定亲之书)、礼书(礼物清单)和迎亲书(迎娶新娘之书)。聘书也叫定贴、“细帖子”,即定亲之书,是男女双方正式缔结婚约,纳吉(过文定)时用;礼书即过礼之书,是礼物清单,当中详列礼物种类及数量,纳徵(过大礼)时用;迎亲书即迎娶新娘之书,结婚当日(亲迎)接新娘过门时用。

议婚之初,男方通过媒人以口头或书面形式向女方求婚,在媒人的主持下,双方议亲人先起个“草帖子”,或者“讨一个利市团圆吉帖”,看看吉利否、无克否,再由媒人带给男女双方。若双方见草帖后彼此满意,再告诉媒人交换“细帖子”,也叫“定帖”,上面写着男家曾祖、祖父、父亲三代名讳、职业,议亲的是第几位男子,何时所生,父母在不在堂,家有多少财资,主婚的是哪位尊长等,《东京梦华录》中载“凡娶媳妇,先起草帖子,两家允许,然后起细帖子,序三代名讳,议亲人有服亲田产官职之类”[32],若女方有意,也同样将自己的情形写明,“以草帖子通于男家,男家以草帖问卜,或祷忏,得吉无尅,方回草帖,亦卜,吉,媒氏通音,然后过细帖”[33],所谓“得吉无尅”就是男女当事人属相生辰相和不相克,这时两家把定帖放在彩色绸缎或布衬着的盘子里,选个日子送给对方,这就表示此事可谈,有缔结婚约的可能。

明代法律规定了合格婚姻存在的必要条件:首先,两家必须订立婚书,对男女双方的基本情况,诸如残疾、老幼(年龄)、是否是庶出、过房或乞养,都要明白告知。婚书一旦订立,就不再允许反悔;其次,即使订立了婚书,但也必须依礼婚娶;第三,在某种程度上说,双方的“私约”,有时也具有法律效力;第四,即使没有订立婚书,但女方若已经接受了男方的聘礼,那么在法律上也是证明了这桩婚姻的存在;第五,作为卑幼之人,无论是仕宦在外,还是经商在外,其个人的婚姻决无自主权,必须接受“父母之命”,这样,也就有了“主婚”之人。法律规定,凡是男女的嫁娶,都必须由祖父母、父母主婚,如果祖父母、父母均已死亡,就由其他亲长主婚,所谓的其他亲长,主要是指伯叔父母、姑、兄、姊之类,如果丈夫已亡,携带女儿再嫁,那么其女儿就可以由其母亲主婚。照例说来,作为卑幼者根本无权自娶,但法律显然也网开一面,承认那些事实婚姻,如作为卑幼者因为在外做官或经商未经长辈主婚,却自己做主在外成婚,虽说不合法律上的规定和民间的礼数,但法律同时也承认了这种婚姻,允许其“仍旧为婚”,而不是离异别娶。

在传统社会,婚书一定,双方就有婚姻存在的法律效力,除非男方另写休书,将婚姻予以解除。明代,民间百姓只要临时请人从中选择婚书样式,并加以填充姓名之类,即可告成。引一份婚书如下:

主婚房长某人,有弟侄某人近故,弟孀妇愿守:志,奈家贫日食无措,兼以弟侄棺衾银两无可计划理还。凭媒某人氏议配某人为婚,本日受到聘银若干两,分还棺衾及买地砌完葬某人外,即听从某宅,择吉过门成婚。此系两愿,再无言说。今欲有凭,故立婚书存照。[34]

这是一份新近丧夫孀妇再嫁婚书,完全是格式化的,从中可以看出,明代民间所行婚书,包括下面这些内容:一是主婚人的姓名,二是婚姻双方的姓名,三是媒人的姓名,四是聘银的多少,五是择吉成婚。婚书是双方成亲的法律凭证,所以下面理应有主婚人、媒人、男女双方的签名。

3.六礼议婚

中国传统婚礼必经六道手续,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和亲迎,被称为“六礼”,核心内容是议定婚姻,婚姻“六礼”一直延续到唐代。宋代,朱熹主张把“六礼”简化为纳采、纳币和迎亲三礼,又相沿到清代。宋代以来,民间士庶对婚礼的礼仪程序有所简省,将“六礼”归并为纳采、纳征、亲迎三礼。对此,私修礼书和官定礼制,皆予以认可。[35]明朝有关婚礼的规定大体沿袭宋代,品官之家仍用“六礼”,民间士庶则可简省。不过,对婚礼过程中的具体仪式,即便是从简的庶人婚礼,官方礼制仍有非常明确而严格的规定。[36]

纳采,后世称为“提亲”,采是采择、选择的意思,是女方谦虚的说法,意思是自家女儿不过是聊备男家选择的对象之一。男方先请媒人到女方家提亲,得到允诺后,就派媒人到女家致辞,并送上礼物——雁,雁一定要活的,女家若同意议婚,就收纳其礼物。为什么要用雁作为礼物呢?这也是有讲究的,《白虎通》说:“取其随时而南北,不失其节,明不夺女子之时也。又是随阳之鸟,妻从夫之义也。又取飞成行,止成列也,明嫁娶之礼,长幼有序,不相逾越也。”[37]也就是说,古人认为大雁是一种贞洁而且遵守秩序的动物,同时为“随阳之鸟”,寓意夫唱妇随,纳采时名义上是男方给女方送礼,但是这礼中已经蕴含了男尊女卑的观念。明代纳采所用酒牲果品,随各地风俗而不同。至于礼银,上户不过3两,中户不过2两,下户不过1两。

问名,男方提亲后,即由媒人询问女子父母的姓氏,以了解对方的血缘关系,避免出现同姓婚配的情况。中国人很早就认识到“男女同姓,其生不蕃”[38],因此将“不取同姓”作为礼制规定下来,《礼记·曲礼》云:“取妻不取同姓,故买妾不知其姓,则卜之。”[39]避免同姓婚配、近亲繁殖是为了保持族群的优生,是社会进步的表现,娶同姓为妻是违反礼制的行为,要受到舆论抨击,历史上有一个很著名的例子:鲁哀公十二年(公元前483年)夏五月甲辰,昭公的夫人孟子卒。孟子姓吴,照理应称“吴孟子卒”,可《春秋》却写作“孟子卒”[40],原因何在?《左传》说,“昭公娶于吴,故不书姓”,《公羊传》《谷梁传》也都说是“讳娶同姓”,原来吴国是周太伯的后裔,与鲁国是同姓之国,昭公违反了“同姓不娶”的规定,是失礼的行为,出于为尊者讳的考虑,所以隐去“吴”姓,只称“孟子”。

男方得知女子姓氏和出生日期后便要占卜,如果得到吉兆,就派使者到女家通报,称为“纳吉”,也称文定、送定或定聘,纳吉照例仍要用雁。古人十分迷信命运主宰婚姻,因此纳吉之礼事关重大,据马可·波罗所说,元朝杭州一带“儿童诞生,其亲立即记录其生庚日时,然后由星者笔录其生肖。儿童既长,经营商业,或出外旅行,或举行婚姻,须持此纸向星者卜其吉凶。有时所卜甚准,人颇笃信之。此种星者要为巫师,一切公共市场中为数甚众。未经星者预卜,绝不举行婚礼”[41]。如此当然不乏为了达到目的买通术士造假的事例,所以有识之士常对此提出批评,清朝小说镜花缘》就指出“此皆愚民无知,造此谬论”!

庚帖就是由算命人根据男女双方八字加以测算,看是否适合婚配。明代婚礼中,庚帖也十分流行,如上海人潘允端为他的大公子议婚,他的夫人“必欲求庚帖,积十余纸,取其最佳者然后拜允”[42]。这种婚姻只论庚帖,不问女子的性情如何,但求命好,危害无穷,明代已有人看出女家买通算命人伪造庚帖的可能性,如上面提到的那位潘允端见到自己的夫人如此重视庚帖,就笑道:“苟用命好,则女家用百文钱找街头谈星学者,辄能差排吉曜,供我所求。”另一个叫张孟奇的人在答亲友议婚书的书信中,也说:“庚帖,造命也。命曰造,便当造之。必欲得小女庚帖,迄迟数月,俟有精于推命者,令其造一八字,极富、极贵、多男,方送来,如何?”闻听两人醒世之言,实可给相信八字者当头一棒!

纳吉之后就要行纳徵之礼。纳征,又称纳币,《通鉴》上说:太古男女无别。太昊始制嫁娶,以俪皮为礼,据注:俪,偶数也,后世的纳币,大概起源于此。纳徴相当于后世的订婚,“徴”是成的意思,也就是说双方的婚姻关系由此确定,民间俗称“完聘”“大聘”或“过大礼”等。古礼纳徴男方送的聘礼是名为纁的浅红丝绸和束帛、鹿皮两张,后财物日渐增多,贫富之家不等,但都是尽力而为,数目取双忌单,后来这项礼仪还采取回礼的做法,即女方象征性地将聘礼中的一部分送还。明代凡纳征,所用钗币酒牲,一般也随各地风俗,至于礼银,上户不过15两,中户不过10两,下户不过5两。送礼的人,须管待酒饭,不必多给银钱。明代,民间聘礼、妆奁,均因各地风俗不同而有所差异,在北京,大体为先选吉日,前去相亲,留下簪花、戒指、巾帕之类,表示婚姻之意,然后行小茶礼,[43]物品只用羹果,或四盘,或六盘,甚至十六盘,以家中财物丰俭而定,又有大茶礼,勋戚富贵家用金珠玉石,费可达百千金。在南京,民间行聘礼,也行纳币之礼,所送抬盒中用柏枝及丝线络果作长串,或剪彩作鸳鸯,有时鸳鸯也用糖浇成,或者用万年青草、吉祥草,以此为“吉庆之兆”。据《通志》所载,后汉之俗,聘礼之物有30种之多,分别为玄缧、羊、雁、清酒白酒粳米、粽米、蒲华、卷柏、嘉禾、长命缕、胶、漆、无色丝、合欢铃、九子墨、金钱绿、得香草凤凰、含利兽、鱼、鹿、鸟、九子妇肠、燧、钻,共计28种,此外,又有丹,为五色之荣;青,为东方之始。《酉阳杂俎》也载纳采九事,分别为合欢、嘉禾、阿胶、九子蒲、朱华、双市、绵絮、长命缕、干漆。可见,南京民间聘礼相沿仪物,也是渊源悠久。

订婚后就要确定成婚日期,男方通过占卜选择良辰吉日定为婚期,这一礼仪称为“请期”,民间俗称“看好儿”,一般都选大利月、农历双日,或者三、六、九日,嫁娶月份也不能和男女双方的属相犯冲。为了表示对女家的尊重,要派媒人到女家请求指定婚期,女家主人会推让说:“还是请夫家决定吧”,于是,媒人便将已卜定的吉日告诉女方,但若遇“三族之不虞”,即父昆弟、己昆弟和子昆弟中有人死丧,还在服丧期中则要改婚期。明代,请期不分上、中、下户,一般只派人通书而已,不用礼物。(www.xing528.com)

最后就是亲迎了,这是婚礼的核心。以上五项仪节都是由男方委托媒人到女家进行,而且都是在早晨行事,唯独亲迎是由新郎亲自前往女家,而且时间是在“昏”时。儒家认为阳动阴静,而且女子羞涩,因此必须由男子主动上门娶妻,这一思想成为中国人普遍的心理定式和文化特征之一。那么,古代娶妻为什么要在昏时呢?梁启超郭沫若等学者认为,昏时成婚是上古时代抢婚习俗的孑遗,因为抢婚需要借助夜色的掩护。而儒家对此礼俗则有新的哲学诠释:新郎到女家迎亲,新娘则随之到夫家,含有阳往阴来之意,昏时是阴阳交接之时,所以说,“必以昏者,取其阴来阳往之义”,新婿于昏时而来,所以叫“昏”(先秦文献写作“昏”,后世写作“婚”),新娘则因之而去,所以叫“姻”,这就是后世“婚姻”一词的来历。不管时代如何变化,亲迎始终作为中国婚礼中最重要的礼仪而被广泛遵守,在今天的婚礼中依然顽强地保留着,无论是大陆、港台,还是旅居世界各地的华人,新郎都会在大喜之日亲自到新娘的府上迎亲,阔气的新郎用高级轿车组成的车队迎亲,贫寒的新郎则用自行车或者毛驴,工具不同,但内涵却相同,这是古礼今用的典型例证之一。

图52 古代迎亲场景

图53 新娘花轿

婚礼到迎亲日方达到高潮,极其隆重,习俗的路数也特别多。从宋代开始,婚礼极尽铺张,并要尽量营造喜庆热闹的气氛,迎亲的排场更是不能减省。亲迎这天一大早,女家在祢庙[44]为祖先的神灵设席祭祀,新娘戴着发饰,在房中面朝南而立,等待丈夫的到来。新郎出发迎亲之前,父亲要有一番教导,之后新郎要乘坐漆车,率领迎亲人马前往女家接亲,随行者分乘两辆副车,从役们手持烛炬,在马前开道照明。富有家庭的迎亲队伍带有花瓶、花烛、香球、妆奁、裙箱、衣匣、交椅等,有的还雇用乘马的歌女及鼓吹的乐队前来助兴。新郎到达门外时,新娘的父亲出门迎接,并导引他进门。上堂后,新娘的父亲在阼阶上面朝西而立,母亲在房外面朝南而立。新郎离开之前要向岳父行再拜叩首之礼,然后走下西阶,出门。女儿出房,跟从新郎从西阶下堂,这时,父母会告诫女儿对公婆恭敬从事,恪守妇道,并赠以衣服、发簪等物,让她日后见物思今,永志不忘,母亲要最后一次为女儿“施衿结帨”,整理穿戴,诸母婶子则告诫不要忘记父母的教训。新娘登上迎亲的车,新郎驱车前进,车轮转动三圈后,由车夫代替新郎驾车,新郎乘自己的漆车先回家,再在家门外等候新娘。

图54 龙凤珠翠冠

北京定陵出土实物

图55 凤冠

湖北蕲春蕲州明刘娘井墓出土

图56 戴凤冠、穿霞帔的明朝皇后

选自南薰殿旧藏《历代帝后像》

男家迎亲队伍到后,女家要以酒款待,并给他们彩缎,然后作乐催妆,催促新人上车,然而随从的人却迟迟不肯起程,吵嚷着要喜钱,给了喜钱人们才肯动身,这就叫“起檐子”,《东京梦华录》记:“至迎娶日,儿家以车子或花檐子发迎客引至女家门,女家管待迎客,与之彩段,作乐催妆上车檐,从人未肯起,炒咬利市,谓之‘起檐子’,与了然后行。”[45]待娶亲队伍回到男家,新娘子下轿之前,又有“拦门”的习俗,即“迎客先回至儿家门,从人及儿家人乞觅利市钱物花红等,谓之‘拦门’”[46],乐官、伎士们所念的拦门词都是吉利的戏谑之语,而新娘及司礼人等还要答拦门诗。[47]“起檐子”发生在女方家门前,“拦门”则是男方家门前的仪式,在迎客和从人纷纷吵嚷着索要喜钱、礼物的过程中,一方面渲染了结婚的热闹喜庆场面,更重要的是,它不失为将婚事向众人宣布的一种最佳方式,作为男女两家共同的喜事,无论是新郎娶亲还是新娘嫁人都希望得到他人的关注,使婚姻得到社会的认可与支持。迎娶新妇的仪式复杂而热烈,充满着欢乐的气氛,除起檐子、拦门外,还有撒谷豆、铺毡、跨鞍等礼俗,新娘下车轿之后,要脚踏青布条或毡席而过,不得踏地,意在免得触了晦气,之后,男家一人捧镜倒行,引新娘跨鞍或从秤上过,象征新娘一生平平安安,再后,新娘便可进入新房了,新房的正中,要悬挂一个帐幔,俗称“坐虚帐”。新娘进入新房要径直坐在床榻上的蒲团之上,俗称“坐富贵”,目的主要是为驱煞避邪、祈求新人平安、多子多福,之后新娘子就可以入洞房了。

图57 新娘脚踏青布

迎亲之俗,各地也有所不同,但男方迎亲之时,总有新郎好友一人随行,俗称“伴郎”。在北京,新妇过门,初出轿时,新郎将马鞍放在地上,让新妇跨过马鞍,称为“平安”。新妇进房以后,让一个阴阳先生高唱催妆诗,用诸果遍撒新房,称“撒帐”妇,家用饮食供送其女,或加服饰、酒礼,遍拜女婿的众亲。随时举行宴会,有“做三朝”“做单九”或“做双九”几种。过一月,女家迎婿及女回门,留在女家,过一月才回。

想象那浩浩荡荡的迎亲队伍,一路之上,吹吹打打,前呼后拥,新郎春风满面,新娘含羞带怯,招来观者如堵,好不热闹,一对陌生男女的命运从此捆绑在一起,有温暖的婚床等待着他们,更有养老育儿的重任等待着他们,未来是晴雨交加、悲喜交织的漫漫人生路……

图58 迎亲时的场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