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法理学发展史:《左传》、《公羊传》、《谷梁传》的三传

中国法理学发展史:《左传》、《公羊传》、《谷梁传》的三传

时间:2023-08-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左传》《左传》,全名《春秋左氏传》或《春秋左传》,又称《左氏春秋》。(二)《公羊传》《公羊传》和《穀梁传》都传自子夏。(三)《穀梁传》《穀梁传》亦称《春秋穀梁传》,系子夏弟子穀梁子所著。“春秋三传”均是对《春秋》一书的解释、说明和补充。其中,《左传》侧重于对史实的补充与说明;《公羊传》侧重于义理、并兼之以史实作补充;《穀梁传》则侧重于义理。

中国法理学发展史:《左传》、《公羊传》、《谷梁传》的三传

(一)《左传

《左传》,全名《春秋左氏传》或《春秋左传》,又称《左氏春秋》。《春秋》与《左传》是两本书。《左传》传说系左丘明所撰,后经学者考证,认为是战国初期由集体所作。由于该书记载的历史事实均系以鲁国为中心的编年史,因此,从属于《春秋》,故称之为《春秋左传》。当时,因《春秋》章法严谨,线索清晰,为后世年表、编年体所取法,所以合称为《春秋左传》。《春秋左传》以多种叙事手段和文学描写之笔法展开春秋史册,开创了中国古代传记文学的先河。其记载了中国古代法理学思想的形成过程,是法理学发展史形成的重要标志。

1.对“礼”和“礼治”的肯定

昭公十五年,“三年之丧,虽贵遂服,礼也。王虽弗遂,宴乐以早,亦非礼也。礼,王之大经也”[21]。在这里,作者对“礼”作了充分肯定,认为是王之大法。其实,早在隐公十一年(公元前733年),当时还处于西周时期,作者就对“礼”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礼”的作用极大,指出“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者也”。[22]此后,有关当政者,都反复肯定“礼”的权威地位,指出“礼,国之干也;敬,礼之舆也”。[23]总之,《左传》对“礼”与“礼治”作了充分肯定,认为凡对“礼”不敬者,一律要受到处罚。

2.强调“礼”“法”的稳定性

当政者认为“礼”“法”绝不能朝令夕改,为了使百姓不至于无所适从,要求“为善者不改其度,故能有济也”。并说:“诗曰:‘礼仪不愆,何恤于人言。’吾不迁矣。”[24]当然,它也要求法适时而变,跟上时代的需要。

3.既肯定“礼”在治国中的作用,也肯定“礼”对个人修身养性的特殊功能

《左传》认为“礼”是做人的基本准则,明确提出“孝,礼之始也”[25]。当然,这是讲人在家庭中对“礼”的要求,因此“礼”要求“先大后小,顺也。跻圣贤,明也。明、顺,礼也”[26]。最后得出结论:“礼,人之干也。无礼,无以立。”并告诫人们“学礼焉以定其位”[27]

4.主张宽严相济、德刑结合

《左传》认为,治理国家应宽严相济、德刑结合,明确指出:“政以治民,刑以正邪,既无德政,又无威刑,是以及邪。邪而诅之,将何益矣!”[28]与此同时,《左传》还强调罪刑相适应原则,即要公正用刑。强调适用法律平等,公开提出:“为政者,不赏私劳,不罚私怨”,[29]“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30]

《左传》还记述了一些重要的法律事件,如卫国晋国的争论和周王室大臣间的诉讼等,都得到了合理的处理,基本上适用了主体平等互利、君臣上下有礼的礼法原则来处理。

总之,《左传》中的法学思想非常丰富,但基本上是按“礼”来处理。尽管当时的刑也带有法的因素,但“礼”与“法”毕竟有所区别。“礼”侧重宗法等级秩序的道德层面,而“法”则侧重于国家强制力。当然,从实质上讲礼还是属于法的范围。但毕竟当时还处于奴隶社会,习惯规范多一些,因此,从法理学角度上看,只能说是萌芽状态。尽管如此,中国法理学产生的历史比西方要早几百年,我国古代法治文明起步早、涉及面广,是当今全面依法治国很好的本土资源,值得总结和借鉴。

(二)《公羊传》

《公羊传》和《穀梁传》都传自子夏。子夏传与公羊高,作《公羊传》。《公羊传》又称《春秋公羊传》,是解释《春秋》的“微言大义”,它以解释《春秋》的义理为主,兼涉研讨《春秋》的文理和介绍有关史实。这里介绍《公羊传》在解释《春秋》时所坚持和隐含的法理学思想。

1.《公羊传》的最大功绩在于它肯定并阐发了贯穿于中国社会发展全过程的“大一统”思想(www.xing528.com)

正是这个“大一统”思想维系中华文明经久不衰,正是这个精神支柱引导各族人民团结在统一的大家庭内。如《春秋公羊传》里讲:“元年者何?君之始年也。春者何?岁之始也。王者孰谓?谓文王也。曷为先言王而后言正月?王正月也。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统也。”[31]这段话是《公羊传》对《春秋》里隐公元年的解释,其意思是:元年是什么?是指国君就位的第一年。春是什么?是一年的开始。这里的王是指周文王。为什么先说王而后说正月?说周文王的正月是什么意思,就是尊重天下统一于周天子的意思。“大一统”这一理念的提出,不仅对当时周王统一各部落有积极意义,而且对中华民族国家统一具有历史价值。正是这个著名的理念和中华民族的共同努力,维系了五千年文明经久不衰的历史。正是这个理念在商鞅变法的过程中转化为行动,通过秦王朝几代人的努力,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并延续至今。

2.《公羊传》对“礼治”的基本原则“亲亲、尊尊、长长、男女有别”作了具体解释

亲亲,是维护和巩固宗法等级制度的重要观念,是“礼治”首先提倡的。《春秋》里讲述公子牙预谋篡弑,为公子友处死这段事实时,却避讳“杀”,而书“公子牙卒”。《公羊传》对此事却说:这是因为“缘季子(公子友)之心而为之讳”,公子友诛母兄是“君臣之义”,而他不直说诛公子牙而饮之,则是“亲亲之道也”。至于“尊尊”,在《公羊传》里处处可见,如《春秋·僖公二十八年》记载了城濮之战。以晋师、齐师、宋师、秦师为一方,以楚令、君子玉为另一方,《春秋》里不直书楚令君子王,却说“楚人”。《公羊传》认为称楚人为贬,为“大夫不敌君”而贬。就是说,在《公羊传》上对王是极为尊敬的,因为当时对王权是极为重视的,维护王权至上是当时礼法的根本要求。当然,自东周周王东迁后,王的威信下降,所以孔丘认为是礼崩乐坏,要求“克己复礼”。

整个《公羊传》除在义理上说明和解释《春秋》以及维护宗法等级制度外,还补充和修正了一些史实。应该说,在当时对弘扬“礼”和“礼治”的治国理念起了很大的作用。但以上的努力并没有阻挡历史的潮流,即中国古代社会实现奴隶制度向封建制度的过渡。但“礼治”作为一种治国理念,特别是其中的“大一统”观念却贯穿于中华民族发展的全过程。

(三)《穀梁传》

《穀梁传》亦称《春秋穀梁传》,系子夏弟子穀梁子所著。“春秋三传”均是对《春秋》一书的解释、说明和补充。其中,《左传》侧重于对史实的补充与说明;《公羊传》侧重于义理、并兼之以史实作补充;《穀梁传》则侧重于义理。三者无非是宣扬“礼治”理念,批评东周时期(即春秋)“礼崩乐坏”的史实,倡导“克己复礼”。但历史潮流浩浩荡荡,无法阻挡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的历史进程。但“礼”与“礼治”的治国理念,防患于未然的客观需要,却是一份宝贵的文化遗产,值得分析总结与合理借鉴。

1.汉宣帝对“春秋三传”中的《穀梁传》极为重视,并立为官学

其理由据清人钟文蒸解释有三:一是该书深得《春秋》精髓。据柳宗元讲,主要是《穀梁传》集中宣传儒学,弘扬“礼治”。鉴于《穀梁传》成书于汉初,受汉武帝重视,特别是汉宣帝主张儒法共治,更喜爱《穀梁传》。二是该书集中了“三传”中的大部分道理。三是该书对研究汉代以前的治国理念有重要帮助,它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说明了各种治国理念的优缺点。

2.该书对春秋时代的重要历史人物作了肯定,也提出了批判

该书对我国研究法理学的发展史有促进作用。《穀梁传》里讲:“桓公葬而后举谥,谥所以成德也,于卒事乎加之矣。知者虑,义者行,仁者守。有此三者备,然后可以会矣。”意思是说:桓公安葬后,才能确定他的谥号。谥号是用来表彰君主生前功业德行的,所以只能在他死后才能加赠。有智慧的人思虑周全,讲道义的人遇事果断,行仁爱的人可以守护,一个国家有了这三种人,国君才能外出到别国会盟。

3.赞同“春秋无义战”

春秋是历史上一个动乱的年代,也是中国古代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时代。作者从儒家和为贵”观念出发,对鲁宣公十五年(前594年)宋国楚国媾和给予正面评价,指出:“平者,成也,善其量力而反义也。人者,众辞也。平称众,上下欲之也。外平不道,以吾人之存焉道之也。”[32]这段话的意思是:“平”就是成就和平,这是赞同宋楚两国正确衡量自己的实力,回到和平共处的道义上来。成就和平表明两国君臣都愿意这样做。鲁国之外的国家相互讲和意义很大,按惯例是不予记载的,但在这件事中鲁国的大夫起到了调停作用,所以就记载了。这是好事,应该记载!

总之,《穀梁传》作为《春秋》的解释与说明,其中所依据的义理和根据无疑是儒家学说,而“和为贵”“和而不同”是儒家对外的基本观点,是其外交政策的指导思想。这一点,至今还是有“古为今用”的借鉴价值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