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城市修养与传统礼仪:茶文化多重境遇

城市修养与传统礼仪:茶文化多重境遇

时间:2023-08-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帝王饮茶,讲究排场盛大,奢华享受,意在炫耀权利、富贵;文人学士饮茶,意在托物寄怀,鉴赏艺术,追求雅致情趣;民间日常饮茶,重在品味生活滋味,可见,中国茶文化对不同阶层的需求者,其作用和影响是不一样的。茶宴起源于唐朝,宫廷茶宴中最豪华的当属一年一度的“清明宴”。又经细谈,得知来人是赫赫有名的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时,急忙将其请到雅洁清静的方丈室,连声说“请上坐”,并吩咐小和尚“敬香茶”。

城市修养与传统礼仪:茶文化多重境遇

我国是茶的故乡,有着悠久的种茶历史,又有着严格的敬茶礼节,还有着奇特的饮茶风俗,我国人民重情好客的传统美德在饮茶礼仪上表现得淋漓尽致,且一直流传至今。饮茶之礼成为人们社会生活准则和规范,古代的茶礼渗透到政治制度、伦理道德、风俗习惯等各个方面,饮茶之行自然也纳入了礼的轨道,以此产生饮茶行为的礼节——茶礼,成为中华礼仪文化的重要支柱,客来敬茶是我国人民传统的、最常见的礼节。明清以来的小说中多有关于茶事活动的描写,如《儒林外史》全部55回中都有关于茶事活动的描写,有多达22回涉及茶馆,人们之间的会客、谈话、宴请、告别等都与茶有关,小说中人物活动的场所也基本集中在茶馆里。

1.全民嗜茶

饮茶早在中国古代便已风行,不论是帝王还是百姓,都把饮茶当作生活中的必需。不同阶层的人,有着不同的饮茶习俗,不同阶层的茶俗,反映出不同人物的思想、情感、风致和行为,也成为不同时期社会缩影的一个方面。帝王饮茶,讲究排场盛大,奢华享受,意在炫耀权利、富贵;文人学士饮茶,意在托物寄怀,鉴赏艺术,追求雅致情趣;民间日常饮茶,重在品味生活滋味,可见,中国茶文化对不同阶层的需求者,其作用和影响是不一样的。

唐宋以来,饮茶成为宫廷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内容,有许多皇帝嗜好饮茶。在喜庆节日,宫廷还要举行排场宏大的茶宴,君臣共聚一堂,皇帝饮茶表现的是皇家气象,陶然自得的心态,显示的是豪华富贵,君临天下的权势。中国历代皇帝大都爱茶,还有不少好茶之痴,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宋徽宗赵佶,他在位期间不问朝政,不仅爱茶,品茶赋诗,还研究茶学,尤其对茶叶的品评颇有见地。茶宴起源于唐朝,宫廷茶宴中最豪华的当属一年一度的“清明宴”。唐朝皇宫在每年清明节这一天,要举行规模盛大的“清明宴”,其仪规大体是由朝廷礼官主持,有礼卫以壮声威,有乐舞以娱宾客,香茶佐以各式点心,出示精美的宫廷茶具,以茶事展现大唐风范。宫廷的茶宴对唐代茶会之风的兴盛产生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当时后宫嫔妃宫女也有饮茶习惯,她们饮茶十分讲究,不光注重茶叶的质量、茶具的精美,也注重乐趣和心境。茶叶还具有多种保健功效,嫔妃们饮茶又有美容养生的目的,因此,后宫茶事别具魅力。宋代宫廷也常常举行茶宴,但论茶宴之盛,还是在清代。清代在重华宫举行的茶宴有60多次,由乾隆钦点文武大臣参加,边饮茶边看戏,用的是茶膳房供应的奶茶,极为风雅。清代不仅有专门的茶宴,而且几乎每宴必须用茶,并且是茶在酒前。

图22 〔宋〕斗茶

中国古代文人墨客和士大夫们作为一个群体,和茶有着不解之缘。他们对于饮茶颇为讲究,精益求精,为品茗技艺做出了贡献,而且有意识地把品茶作为一种能够显示高雅素养、寄托感情、表现自我的艺术活动,将这源于民间的饮料提升为至清至雅之物,饮茶从此走向艺术化,可以说没有古代文士便不可能形成以品为主的品茶艺术,不可能实现从物质享受到精神愉悦的飞跃,也就不可能有中国茶文化的博大精深。相传,清代大书法家、大画家郑板桥去一个寺院,方丈见他衣着俭朴,以为是一般俗客,就冷淡地说了句“坐”,又对小和尚喊“茶!”一经交谈,顿感此人谈吐非凡,就引进厢房,一面说“请坐”,一面吩咐小和尚“敬茶”。又经细谈,得知来人是赫赫有名的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时,急忙将其请到雅洁清静的方丈室,连声说“请上坐”,并吩咐小和尚“敬香茶”。最后,这个方丈再三恳求郑板桥题词留念,郑板桥思忖了一下,挥笔写了一副对联,上联是“坐,请坐,请上坐”,下联是“茶,敬茶,敬香茶”,方丈一看,羞愧满面,连连向郑板桥施礼,以示歉意。此说的另一版本为东坡居士,意在以茶载道。

图23 陆羽品茗图

饮茶礼仪也深深地根植于民间。日常家居饮茶,纯朴自在,老百姓们在日常饮茶中不仅品味着茶的清香滋味,也在品味着生活。吃茶自古有之,民间保留着吃茶的古老遗风,茶叶配以丰富的佐料,吃茶后口有余香,令人回味不已。随着季节的变化,民间还有着风格各异、妙趣横生的茶饮,具有姿态万千、醇厚绵长的特色。由于几千年来人们对茶的精神品格的深刻认识以及自然条件、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的差异,形成了多种多样的饮茶礼仪。

客来敬茶是我国汉族同胞重情好客的传统美德与礼节,直到现在,宾客至家,总要沏上一杯香茗。喜庆活动也喜用茶点招待。开个茶话会,既简便经济,又典雅庄重,所谓君子之交淡如水,也是指清香宜人的茶水。茶话会是近代世界上一种时髦的集会,它既不像古代茶宴、茶会那样隆重和讲究,也不像日本人喝茶那样要有一套严格的礼仪和规则,而是以清茶或茶点(包括水果糕点等)招待客人的集会,有时也用于外交场合。追根溯源,茶话会是在古代的茶宴、茶会的基础上逐渐演变而来的,随着时代的发展,过去那种费时忘业、花费很大的茶宴和茶会已成为历史,但集会品茶,互相交换意见,发表各种见解,畅谈友情的内容却被保留下来了。

我国古代还有种种以茶代礼的风俗。南宋都城杭州,每逢立夏,家家各烹新茶,并配以各色细果,馈送亲友毗邻,叫作七家茶。这种风俗,就是在茶杯内放两颗青果,即橄榄金橘,表示新春吉祥如意的意思。茶礼还是我国古代婚礼中一种隆重的礼节,明代许次纾在《茶疏考本》中说:“茶不移本,植必子生。”古人结婚以茶为识,以为茶树只能从种子萌芽成株,不能移植,否则就会枯死,因此把茶看作是一种至性不移的象征,所以,民间男女订婚以茶为礼,女方接受男方聘礼,叫下茶或茶定,有的叫受茶,并有一家不吃两家茶的谚语,同时,还把整个婚姻的礼仪总称为三茶六礼。三茶,就是订婚时的下茶,结婚的定茶,同房时的合茶。下茶又有男茶女酒之称,即订婚时,男家除送如意压帖外,要回送几缸绍兴酒。婚礼时,还要行三道茶仪式,三道茶者,第一杯百果,第二杯莲子、枣儿,第三杯方是茶。吃的方式是接杯之后,双手捧之,深深作揖,然后向嘴唇一触,即由家人收去,第二道亦如此,第三道作揖后才可饮,这是最尊敬的礼仪。这些繁俗现在当然没有了,但婚礼的敬茶之礼仍沿用成习。

图24 〔明〕烹茶图

2.饮茶礼节

鞠躬礼:分为站式、坐式和跪式三种。根据行礼的对象分成“真礼”(用于主客之间)、“行礼”(用于客人之间)与“草礼”(用于说话前后)。站立式鞠躬与坐式鞠躬比较常用,其动作要领是:两手平贴大腿徐徐下滑,上半身平直弯腰,弯腰时吐气,直身时吸气。弯腰到位后略做停顿,再慢慢直起上身,行礼的速度宜与他人保持一致,以免出现不谐调感。“真礼”要求行九十度礼,“行礼”与“草礼”弯腰程度较低。在参加茶会时会用到跪式鞠躬礼。“真礼”以跪坐姿势为预备,背颈部保持平直,上半身向前倾斜,同时双手从膝上渐渐滑下,全手掌着地,两手指尖斜对,身体倾至胸部与膝盖间只留一拳空当(切忌低头不弯腰或弯腰不低头),稍做停顿慢慢直起上身,弯腰时吐气,直身时吸气。“行礼”两手仅前半掌着地,“草礼”仅手指第二指节以上着地即可。

伸掌礼:这是品茗过程中使用频率最高的礼节,表示“请”与“谢谢”,主客双方都可采用。两人面对面时,均伸右掌行礼对答。两人并坐时,右侧一方伸右掌行礼,左侧方伸左掌行礼。伸掌姿势为:将手斜伸在所敬奉的物品旁边,四指自然并拢,虎口稍分开,手掌略向内凹,手心中要有含着一个小气团的感觉,手腕要含蓄用力,不至显得轻浮。行伸掌礼同时应欠身点头微笑,讲究一气呵成。

叩指礼:此礼是从古时中国的叩头礼演化而来的,叩指即代表叩头。早先的叩指礼是比较讲究的,必须屈腕握空拳,叩指关节,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演化为将手弯曲,用几个指头轻叩桌面,以示谢忱。

寓意礼:这是寓意美好祝福的礼仪动作,最常见的有“凤凰三点头”,即用手提壶把,高冲低斟反复三次,寓意向来宾鞠躬三次,以示欢迎。高冲低斟是指右手提壶靠近茶杯口注水,再提腕使开水壶提升,此时水流如“酿泉泄出于两峰之间”,接着仍压腕将开水壶靠近茶杯口继续注水,如此反复三次,恰好注入所需水量,即提腕断流收水。

在进行回转注水、斟茶、温杯、烫壶等动作时用双手回旋。若用右手则必须按逆时针方向,若用左手则必须按顺时针方向,类似于招呼手势,寓意“来、来、来”表示欢迎,反之则变成暗示挥斥“去、去、去”了。

放置茶壶时壶嘴不能正对他人,否则表示请人赶快离开。斟茶时只斟七分即可,暗寓“七分茶三分情”之意,俗话说“茶满欺客”,因为茶满不便于握杯啜饮。

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礼仪之邦,无论贫富,大凡家有客至,以茶待客的礼仪是必不可少的。待客用茶应做到:茶叶质量好,沏茶水质好,茶具质地好,泡茶调制好,待客礼貌好。敬茶有“浅茶满酒”的讲究,一般倒茶或冲茶至茶具的2/3到3/4左右,如冲满茶杯,不但烫嘴,还寓有逐客之意。敬茶要礼貌,一定要洗净茶具,切忌用手抓茶,茶汤上不能飘浮一层泡沫和焦黑黄绿的茶末或粗枝大叶横于杯中,茶杯无论有无柄,端茶一定要在下面加托盘,敬茶时温文尔雅,笑容可掬,和蔼可亲,双手托盘,至客人面前,躬腰低声说“请用茶”,客人即应起立说声“谢谢”,并用双手接过茶托。做客饮茶,也要慢啜细饮,边谈边饮,饮茶中,也可适当佐以茶食、糖果、菜肴等,达到调节口味的功效。总之,我们待客敬茶所遵循的就是一个“礼”字,我们待人接物所取的是一个“诚”字。

3.斗茶礼仪

斗茶作为中国古老的传统文化,还有一个文雅的说法叫作“茗战”,它是我国古代以竞赛方式,评定茶叶质量优劣、沏茶技艺高低的一种方法,可谓是中国古代品茶的最高表现形式。

斗茶的场所一般多选在比较有规模的茶叶店,这些店大都分前后二进,前厅阔大,是店面,后厅狭小,兼有小厨房——便于煮茶。一些街坊、工友好此道者,几个人小聚谈到茶道,也有说斗就斗的,有些人家有较雅洁的内室或花木扶疏的古旧庭院,或其家临江近湖的,便都是斗茶的好场所。

斗茶一比汤色,二比汤花。汤色即茶水的颜色,一般标准是以纯白为上,青白、灰白、黄白,则等而下之。色纯白,表明茶质鲜嫩,蒸时火候恰到好处;色发青,表明蒸时火候不足;色泛灰,是蒸时火候太老;色泛黄,则采摘不及时;色泛红,是炒焙火候过了头。汤花即指汤面泛起的泡沫。决定汤花的优劣要看两条标准:第一是汤花的色泽。因汤花的色泽与汤色是密切相关的,因此,汤花的色泽标准与汤色的标准是一样的;第二是汤花泛起后,水痕出现的早晚,早者为负,晚者为胜。如果茶末研碾细腻,点汤、击拂恰到好处,汤花匀细,有若“冷粥面”,就可以紧咬盏沿,久聚不散,这种最佳效果,名曰“咬盏”。反之,汤花泛起,不能咬盏,会很快散开。汤花一散,汤与盏相接的地方就露出“水痕”(茶色水线),因此,水痕出现的早晚,就成为决定汤花优劣的依据。所谓“咬盏”不是仅指汤花紧咬盏沿,只要盏内漂有汤花,不管在何位置,透过汤花看相应部位盏底兔毫纹(油滴纹)都有被咬住的样子,如果汤花在盏内飘动,盏底兔毫纹(油滴纹)则有被拉动的现象,非常生动有趣,这也是人们为何喜爱兔毫(油滴)盏的原因。

总的来说,中国古代饮食礼仪制度较集中地反映出先民的饮食风貌,体现出其特有的文化气质,在中国周边一些国家和地区中,至今还保留着中国古代部分饮食礼仪的遗风,足见中国古代食制对世界文明的积极影响。宴饮礼仪随着时代、环境、饮食物质的变化以及民族间交往的频繁,不断改进、融合,增添新的内涵,并有趋同的特色。然而,不管各民族及民间宴饮礼仪如何变化,有多大区别,尊老、敬宾、有礼有节是其共同的良好习俗,也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饮食文化方面的宝贵精神财富。

【注释】

[1]《新编诸子集成·墨子校注》卷八《明鬼下》,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第343页。

[2]《十三经注疏·礼记正义》卷二《曲礼上》,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61页。

[3]《十三经注疏·礼记正义》卷一《曲礼上第一》,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4页。(www.xing528.com)

[4]《诗·小雅·楚茨》,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431页。

[5]《新编诸子集成·墨子校注》卷八《明鬼下》,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第340页。

[6]以鸡冠花供祖,在两宋时已风行,清代供祖瓶插鸡冠花,也风靡京城。《枫窗小牍》载:“鸡冠花汴中谓之洗手花,中元节前,儿童唱卖以供祖先。”

[7]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礼记正义》卷二七《内则第十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832页。

[8]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礼记正义》卷二七《内则第十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834页。

[9]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礼记正义》卷二《曲礼上》,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60-63页。

[10]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礼记正义》卷六一《乡饮酒义第四十五》,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632页。

[11]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礼记正义》卷二八《内则》,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853-854页。

[12]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礼记正义》卷一三《王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422页。

[13]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礼记正义》卷《檀弓上》,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245页。

[14]《史记·项羽本纪》,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80页。

[15]《明太祖宝训》卷六九《戒奢侈》,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校印,1962年。

[16]嘉靖《建宁县志》卷一《地理志·风俗》,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0年。

[17][明]何良俊撰:《四友斋丛说》卷三三《娱老》,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99页。

[18][明]何乔远:《名山藏》卷一〇一《货殖记》,万历刊白纸本。

[19][明]顾起元:《客座赘语》卷七《南都旧日宴集》,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第225页。

[20][明]顾起元:《客座赘语》卷一《谚语》,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第10页。

[21][明]何良俊:《四友斋丛说》卷三三《娱老》,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99页。

[22][明]何良俊:《四友斋丛说》卷三三《娱老》,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99页。

[23]王仁湘:《饮食与中国文化》,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22页。

[24]路工编:《明代歌曲选》,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5页。

[25][明]何良俊:《四友斋丛说》卷三三《娱老》,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99页。

[26][宋]孟元老撰、邓之诚注:《东京梦华录笺注》卷七《清明节》,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178页。

[27][宋]倪思:《经组堂杂志·筵宴三感》,长沙:岳麓书社,2005年。

[28][宋]倪思:《经粗堂杂志·筵宴三感》,长沙:岳麓书社,2005年。

[29][清]曹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卷一八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1853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