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巧妙立意,新颖方百读+精彩文章+满分作文

巧妙立意,新颖方百读+精彩文章+满分作文

时间:2023-08-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名师支招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什么是立意吗?立意就是根据题目的要求来确定文章的中心思想。“意”是文章的灵魂,也是作文成败的关键所在,因此作文时立意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这就是一个不妥的立意,作文中没有宣扬正义,我们所要敬佩的人绝对不是这种粗野、蛮横、不讲是非、爱欺负人的人。(通过女儿的反应,再次说明鱼头不好吃,从而揭示了文章的主题。

巧妙立意,新颖方百读+精彩文章+满分作文

故事导引

苹果里的星星

(美)迪·恩·帕金斯

一个人的错误,有可能侥幸地成为另一个人的发现。

儿子走上前来,向我报告幼儿园里的新发现,说他又学会了新东西,想在我面前显示显示。他打开抽屉,拿出一把还不该他用的小刀,又从冰箱里取出一只苹果,说:“爸爸,我要让您看看里头藏着什么?”

“我知道苹果里面是什么。”我说。

“来,还是让我切给您看看吧。”他说着把苹果一切两半——切错了。我们都知道,正确的切法应该是从茎部切到底部窝凹处。而他呢,却是把苹果横放着,拦腰切下。然后,他把切好的苹果伸到我面前:“爸爸,看哪,里头有颗星星呢。”

真的,从横切面看,苹果核果然显出一个清晰的五角星形状。我这一生不知吃过多少苹果,总是规规矩矩地按正确的切法把它们一切两半,却从未疑心过还有什么隐藏的图案我尚未发现!于是,在那一天,我孩子把这消息带回家来,彻底改变了墨守成规的我。

不论是谁,第一次切“错”苹果,大凡都是出于好奇,或由于疏忽所致。使我深深触动的是,这深藏其中、不为人知的图案竟然具有如此巨大的魅力,它先从不知什么地方传到我儿子的幼儿园,接着便传给我,现在又传给你们大家。

是的,如果你想知道什么叫创造力,往小处说,就是苹果——切“错”的苹果。

同一座山峰,横向看是岭,从侧面看却是一座山峰;同样的苹果,在大人眼里,里面藏有果核,可是当孩子横放着拦腰切开时,却变出了星星。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对待同一个问题,我们要善于从不用的方面去看待。观察的角度不同,得到的结果也不相同。作文亦是如此,这就是立意的妙处。

名师支招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什么是立意吗?立意就是根据题目的要求来确定文章的中心思想。我们写作文就是想让别人知道自己的思想认识和感情倾向,这就是文章的主题,即中心思想。“意”是文章的灵魂,也是作文成败的关键所在,因此作文时立意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

1.立意要正确健康

首先,作文所确立的中心思想要符合作文题目的要求。其次,文章所确立的中心思想是要正确、健康、积极向上的,要有正确的立场、观点,应给读者树立一个榜样,确定一个目标,或者让读者从中吸取某种经验教训,使读者受到启发,受到感染,给读者以巨大的鼓舞。

例如,一位小朋友在写“我敬佩的一个人”时,这样写:

我在课间时追跑打闹,不小心碰坏了同桌的铅笔盒,我心里很害怕。这时,我的好朋友小伟仗着自己身高体壮,为我撑了腰,反而将我的同桌大骂一顿。我很佩服我的好朋友。

这就是一个不妥的立意,作文中没有宣扬正义,我们所要敬佩的人绝对不是这种粗野、蛮横、不讲是非、爱欺负人的人。

2.立意要明确集中。(www.xing528.com)

一篇文章只能有一个主题,你赞成什么、反对什么都要有明确的态度。确立文章的主题时不能贪多求全,不能搞“多主题”,如果这也想说、那也想说,就不能突出重点,文章的主题就会不集中。在确立了中心之后,应选择不同层次的材料,从不同角度来表现中心,对所选择的材料一定要精心设计、巧妙安排,不能随心所欲,想到哪儿说哪儿。

3.立意要深刻真挚。

“深刻”是指文章的中心要有一定的深刻性,不能过于肤浅,应当对生活中的真、善、美进行歌颂,对假、恶、丑进行鞭挞。“真挚”是指确立的中心要能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要结合自己的体验,写真话、抒真情,不能写假话、为文造情。

范文引路

妈妈喜欢吃鱼头

邓永浩

在我依稀记事的时候,家中很穷,一个月难得吃上一次鱼肉。每次吃鱼,妈妈先把鱼头夹在自己碗里,将鱼肚子上的肉夹下,极仔细地捡去很少的几根大刺,放在我碗里,其余的便是父亲的了。当我也吵着要吃鱼头时,她总是说:“妈妈喜欢吃鱼头。”(通过细节描写表现妈妈对我的爱。)

我想,鱼头一定很好吃的。有一次父亲不在家,我趁妈妈盛饭之际,夹了一个,吃来吃去,觉得没鱼肚子上的肉好吃。(通过亲身试验,发觉鱼头并不好吃,更加表现妈妈的爱。)

那年外婆从江北到我家,妈妈买了家乡很金贵的鳜鱼。吃饭时,妈妈把本属于我的那块鱼肚子上的肉,夹进了外婆的碗里。外婆说:“你忘啦?妈妈最喜欢吃鱼头。”(让人想不到的是外婆也爱吃鱼头。层层深入。)

外婆眯缝着眼,慢慢地挑去那几根大刺,放进我的碗里,并说:“孩子,你吃。”

接着,外婆就夹起鱼头,用没牙的嘴,津津有味地嗍着,不时吐出一块块小骨头。我一边吃着没刺的鱼肉,一边想:“怎么妈妈的妈妈也喜欢吃鱼头?”

29岁时,我成了家,另立门户。生活好了,夫妻俩经常买些鱼肉之类的好菜。每次吃鱼,最后剩下的,总是几个无人问津的鱼头。

而立之年,喜得千金。转眼女儿也能自己吃饭了。有一次午餐,妻子夹了一块鱼肚子上的肉,极麻利地捡去大刺,放在女儿的碗里。自己却夹起了鱼头。(妻子也会这门绝活,难道是遗传?)女儿见状也吵着要吃鱼头。妻说:“乖孩子,妈妈喜欢吃鱼头。”

谁知女儿说什么也不答应,非要吃不可。妻无奈,好不容易从鱼肋边挑出点没刺的肉来,可女儿吃了马上吐出,连说不好吃,从此再也不要吃鱼头了。(通过女儿的反应,再次说明鱼头不好吃,从而揭示了文章的主题。)

打那以后,每逢吃鱼,妻便将鱼肚子上的肉夹给女儿,女儿总是很艰难地用汤匙切下鱼头,放进妈妈的碗里,很孝顺地说:

“妈妈,您吃鱼头。”

打那以后,我悟出了一个道理:女人做了母亲,便喜欢吃鱼头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