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消毒供应: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

消毒供应: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

时间:2023-08-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低浓度的过氧化氢注入后会造成过多水分进入灭菌舱,并降低灭菌舱温度,影响灭菌效果。(二)适用范围遵循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器生产厂家的使用说明书进行操作。因不同厂家、不同型号的灭菌器对管腔器械的要求有所差异,故在管腔器械灭菌前还应对管腔器械的材质、管径及长度进行判断,看是否符合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器的要求。

消毒供应: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

(一)灭菌原理

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器使用的是55%~60%的高浓度过氧化氢,后者是一种强氧化剂。过氧化氢气体在特定的条件下发生电离反应,构成了过氧化氢等离子。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器在一定温度、真空条件下在灭菌舱内气化、穿透、扩散到整个灭菌舱体和灭菌物品的内外表面,并在过氧化氢等离子体协同下实现对舱内物品的灭菌和残留过氧化氢的解离。

过氧化氢浓度的高低决定杀菌能力。注入过氧化氢的浓度和剂量未达到要求,装载超负荷、包装材料不正确等,都能影响过氧化氢的浓度。低浓度的过氧化氢注入后会造成过多水分进入灭菌舱,并降低灭菌舱温度,影响灭菌效果。过氧化氢注入量过多可能造成不能完全气化,影响过氧化氢的充分扩散和穿透,未气化的过氧化氢容易在灭菌物品表面和包装材料上残留,可致后期使用时发生职业伤害。

临床上使用的有两种不同的过氧化氢灭菌剂,一种是卡匣式过氧化氢,一种是瓶装过氧化氢,两者的特点与操作不同(表3-3)。

表3-3 卡匣式过氧化氢与瓶装过氧化氢比较

目前临床常用的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器,工作温度为45~55℃,灭菌周期为28~75分钟,灭菌后产物为水和氧气,灭菌后物品可以直接卸载使用。

(二)适用范围

遵循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器生产厂家的使用说明书进行操作。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器可用于金属和非金属器械的灭菌处理,包括内镜、某些陶瓷和玻璃制品及其他不耐热、不耐湿的手术器械,如腔镜手术器械、电子仪器、光学仪器、精密显微手术器械等。

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器灭菌管腔器械时,要求:单通道不锈钢管腔,内径≥0.7mm和长度≤500mm;管腔器械(不包括软式内镜),内径≥1mm和长度≤1000mm。

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器不能用于处理植物纤维类制品,如棉布、亚麻布、纸张等;不能处理粉类(如滑石粉)和液体类(如水、液体石蜡等);不能用于一端闭塞的管腔类器械、不能耐受真空的器械和过于细长的管腔。

不同生产厂家、不同型号的灭菌器对不同材质的管腔均有不同的灭菌适用范围,应遵照生产厂家说明书执行。

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器不能灭菌布类、纸类的物品,所以在包装待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的物品时,不能选择棉布、皱纹纸、纸塑袋作为包装材料,应选择兼容的灭菌包装袋、无纺布进行器械及物品的包装。

(三)灭菌器结构及部件

1.灭菌室 有圆形和矩形,室内工作温度最高不高于60℃,波动范围不超过±5℃。灭菌室内还包括等离子电极网和过氧化氢浓度传感器等特殊结构。

2.门系统 包括灭菌室的门和联动装置。门的密封用硅胶,保证运行过程不发生泄漏。在灭菌舱门未完全关闭的情况下,不能运行灭菌周期,屏幕上提示关闭门信息。在灭菌周期的进行过程中,不能打开灭菌舱的门。电动门在关门的过程中,如遇到障碍自动停止关门并报警或提示。

3.面板 包括显示系统、开门键、关门键、灭菌周期选择键等。显示系统有灭菌信息显示、记录及存储功能。①灭菌信息显示包括灭菌室压力、灭菌器处于待机状态、灭菌器门的锁定状态、灭菌器能选择的灭菌循环、灭菌器正在工作的显示和灭菌器正处在哪个循环步骤及所运行的时间,发生错误时能显示错误类型,显示循环完成和提示灭菌室门是否可以打开;②信息记录包括选择的灭菌循环、灭菌日期和时间,每个循环步骤的阶段名称、压力以及时间,灭菌过程所用的总时间,循环完成结果和故障信息;③信息存储,品牌不同存储时间不同。

4.报警装置 在灭菌过程中舱内过氧化氢浓度、压力、温度等超出正常范围,设备报警装置会发出报警音并指示设备处于异常工作状态。当灭菌器械没有彻底干燥时,灭菌器会自动报警并终止灭菌过程。

(四)灭菌操作

1.灭菌前准备 供电,电压220V或380V;辅助设施(水、气)无特别要求。

2.灭菌器运行前检查

(1)电气检查:灭菌器处于通电状态,切勿使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器装置拔下插头或关闭的时间超过24小时,或按照厂商要求执行。如果关闭消毒灭菌装置长达24小时以上,应致电厂家获取指导。

(2)过氧化氢卡匣或罐装液体检查:在启动循环前应按照消毒灭菌装置显示器上的信息更换空的或过期的卡匣。如果过氧化氢外包装上的化学监测指示条是红色的,切勿拆除卡匣包装的塑料外壳包装。红色表示卡匣可能已损坏,为了确信卡匣的质量应致电厂家。切勿从卡匣收集箱上取出用过的卡匣,须根据当地废物处理法规弃置密封的卡匣收集箱。未使用过的过氧化氢卡匣也是危险物,应依法规弃置。如果需要操作使用过的卡匣,应戴乳胶手套乙烯基腈纶手套。切勿使手套接触脸或眼睛。罐装的过氧化氢液体,要保证过氧化氢储存在合适的环境条件下(有些需冷藏保存),并有足够的过氧化氢量来保证灭菌成功。

(3)灭菌舱检查:切勿用磨料擦拭灭菌舱门。灭菌柜密封圈是保持灭菌舱处于真空状态的关键部件,切勿在门座或灭菌舱组件上使用粗糙的清洁工具如线刷或钢制毛刷等,否则会损坏密封圈。

3.灭菌物品的装载

(1)装载前检查:检查物品是否可通过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装置进行灭菌。因不同厂家、不同型号的灭菌器对管腔器械的要求有所差异,故在管腔器械灭菌前还应对管腔器械的材质、管径及长度进行判断,看是否符合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器的要求。检查灭菌舱是否清洁干燥;对于含有真空排水泵的灭菌器,应先进行排水检查。潮湿会减弱和影响电子和自由基杀灭微生物的作用,装载潮湿的物件可导致灭菌失败或循环取消。检查是否采用特卫强(Tyvek)专用灭菌袋和无纺布作为包装材料,按照要求规范包装。器械盒内不能使用泡沫垫,泡沫垫会吸收过氧化氢而影响灭菌过程。

(2)装载:待灭菌物品不得超出器械架范围,以免发生挡灯(遮挡过氧化氢监测灯),导致灭菌器报警。不能触碰舱门、舱底部、等离子电极网。等离子电极网是灭菌舱内的一层网状结构,装载物品不要与它太靠近,应保持2.5cm的空间距离。器械或物品应有序、单层放置在载物架上,器械盒或贵重器械应平放在灭菌架上,不堆叠、不挤压,保证各物品间留有缝隙,便于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均匀扩散和注入。装载量以60%~70%为宜,无最小灭菌容积限制,最大灭菌容积量应低于80%。

(3)生物监测灭菌装载:生物监测包或PCD(灭菌过程验证装置,process challenge device)应放置于灭菌舱内远离过氧化氢注入口的部位,如下层器械搁架、卸载侧门(非过氧化氢注入口)附近,或生产厂家使用说明书建议的灭菌器最难灭菌的部位,并且灭菌器应处于满载状态。

4.灭菌周期的选择(www.xing528.com)

(1)灭菌周期:依据GB 27955—2011要求,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灭菌器的灭菌过程一次循环分5个阶段:真空期、注射期、扩散期、等离子期和通风期。

1)真空期,灭菌舱内压力由正压下降至负压。

2)注射期,定量的55%以上浓度的过氧化氢液体注入灭菌舱内。

3)扩散期,定量注入的过氧化氢溶液在一定的温度和负压下汽化,迅速均匀地扩散。

4)等离子期,启动等离子发生器,汽化的过氧化氢进入等离子态。等离子化过程结束,等离子物质重新组合成氧分子、水分子

5)通风期,外部气体经过过滤后进入舱内,使得舱内外压力平衡,恢复为大气压。

上述5个阶段根据程序设计可以重复和交叉,完成双循环的灭菌周期。

(2)选择灭菌周期: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器有短循环和长循环灭菌周期(表3-4),根据灭菌物品选择不同的灭菌周期(表3-5)。不同品牌的灭菌周期设计及应用范围不同,按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灭菌器生产厂家的使用说明书执行。

表3-4 短循环、长循环灭菌时间对比表

表3-5 灭菌周期选择

5.灭菌后卸载 灭菌循环完成后即可打开舱门,灭菌后的物品不要求通风。确认灭菌监测合格后,即可使用灭菌物品。取出物品后关闭舱门,以利于保持灭菌舱内的操作温度并使灭菌舱保持清洁。

6.确认与放行 物理监测、化学监测(包外化学指示物监测)、生物监测合格,双人复核准确无误后,物品放行,记录并签名。

(五)注意事项

(1)灭菌前物品必须清洗彻底,充分干燥。

(2)管腔器械的灭菌应该选择与该灭菌器兼容的管腔器械材质和规格。不同型号、不同厂家、不同规格的灭菌器对管腔要求均有差异,严格按照厂家说明指导进行操作,确保灭菌成功。

(3)装载时,灭菌物品塑面须朝一个方向,灭菌物品不得接触灭菌腔内壁。

(4)灭菌物品不能叠放。

(5)过氧化氢本身具有较大刺激性,尤其在浓度较高时。按照美国职业健康协会(OSHA)的规定:过氧化氢8小时时间加权平均暴露浓度≤1ppm。灭菌后过氧化氢如果没有很彻底地分解和排除而仍然残留在包裹外甚至是器械上,将对医务工作者和患者造成职业暴露,直接危害健康。

(6)过氧化氢直接接触眼睛可能会造成无法治愈的组织损伤。如不慎入眼,要用大量的水至少冲洗15~20分钟;如戴角膜接触镜(隐形眼镜),应先取下,然后继续冲洗眼睛。冲洗眼睛后应立即就医。

(7)吸入过氧化氢可能使肺、咽喉和鼻受到严重刺激。如不慎吸入,应将吸入者移到空气新鲜的地方。

(8)过氧化氢直接接触皮肤可能造成严重刺激。完成循环后发现物品带有水分或液体时,应戴上耐化学药品腐蚀的乳胶、乙烯基或腈纶手套。如衣物沾染过氧化氢,应立即脱下并用水彻底冲洗。

(六)设备维护及故障排除

(1)根据设备厂商提供的操作手册和规章制度进行设备维护和故障排除。

(2)每天使用清水或中性清洁剂进行灭菌器门、仪表的表面擦拭,勿使用研磨剂或粗糙的清洁工具,也勿使用酒精或其他高强度的清洁剂;每天清理灭菌器柜室内杂质;每天至少一次进行灭菌器设备间的台面、地面等环境清洁。

(3)每月一次进行灭菌设备柜体的清洁,避免积尘。应避免元器件与连线和水接触,一旦湿水应擦干后方可接触电源。根据厂商建议,检查各连线插座、接头是否松动,松动的应插紧。

(4)根据厂商的建议制订相应的元器件更换或再生制度,进行设备的定期维护保养。

(5)使用灭菌系统信息解决消毒灭菌装置故障。通常系统会提供不同的错误信息代码提示,根据代码可了解到错误信息的大致情况,并根据故障处理权限要求,由专职操作人员、专业工程技术人员或厂家的技术人员来解决故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