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云南巧女故事:智斗臭嘴汉族男、背柴麻烦事逐一解决

云南巧女故事:智斗臭嘴汉族男、背柴麻烦事逐一解决

时间:2023-08-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流传于云南省南华、龙陵等地。有两位好事者想让她说出“九”字,便来到她家。(龚正嘉)巧媳妇智斗臭歪嘴汉族巧女故事。收入《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民间故事集》第二集,32开,3页,1 600字,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民委、文化局、文联1984年编印。(海涛)背柴卖的大嫂汉族巧女故事。流传于云南省玉溪市部分地区。四儿媳妇用计解决了这一麻烦事。(刘锦心)三儿媳汉族巧女故事。他媳妇得知消息后,就叫丈夫躲起来,然后对来背麦子

云南巧女故事:智斗臭嘴汉族男、背柴麻烦事逐一解决

聪明的媳妇 (一)汉族巧女故事。流传于云南省南华、龙陵等地。讲述的是:很久以前有位叫王老九的人,帮儿子讨了一个聪明的媳妇。儿媳妇很尊重公公,从来不说“九”字,被人们当做美谈。有两位好事者想让她说出“九”字,便来到她家。两人说他们分别叫张老九和李老九,请她公公王老九于九月初九带把韭菜去他们那里做客。儿媳妇便转告公公说:“来了两个人,一个叫做张三三,一个名叫李四五,叫您拿把三六菜,重阳这天到他们家做客。”董连传讲述,董绍成、许可都、赵刚搜集、整理。收入《云南民族民间文学集成·龙陵县综合资料卷》(一),32开,1页,600字,龙陵县文化局1989年编印。(刘锦心)

聪明的媳妇 (二)汉族巧女故事。流传于云南省昭通市。讲述的是:从前有位姓李的员外,有四个儿子。先娶进家的三个儿媳妇都很憨厚,而最后进门的四儿媳十分聪明。李员外通过考试,让小儿媳妇当了家。小儿媳妇把未抽穗的谷草当药卖,让全家发了大财。后来她又让自己的公公赢了九个老朋友的一桌酒席,并帮他摆脱了和尚和县官的敲诈勒索。佚名讲述,季友琳搜集、整理。收入《昭通民族民间文学资料选编》第二集,32开,7页,4 200字,昭通市文化局、民委1985年编印。(龚正嘉)

巧媳妇智斗臭歪嘴 汉族巧女故事。流传于云南省文山县。讲述的是:臭歪嘴李生是一个无赖。一天,他来到一家馆子,用谜语点了四样菜。连菜带饭吃完后,他又出了一个谜语,让店主猜出谜底后到他家里拿钱。他的用意是若店主猜不出谜底,自己就不付饭钱。但他的谜语还是被店主的巧媳妇猜中,他乖乖地付了饭钱。又一天,臭歪嘴赖巧媳妇摔死了他的一只猫,敲诈她五万五块钱;而巧媳妇用计让他踩断了自家一把饭勺,反要他赔六万六块钱。巧媳妇又一次斗败了臭歪嘴。冯再安讲述,张永宁搜集、整理。收入《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民间故事集》第二集,32开,3页,1 600字,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民委、文化局、文联1984年编印。(龚正嘉)

放猪小妹 汉族巧女故事。流传于云南省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讲述的是:有位老头膝下有三个儿子,大儿子、二儿子都讨了媳妇,只有小儿子还未成亲。一天,大儿媳、二儿媳要回娘家,公公出了一道题为难她们。妯娌两个想了半天也想不出来,没想到让一个放猪小妹给破解了。老头认为放猪小妹很聪明,便让她做三儿媳妇。后来,他得了一场病,病好后眼睛却瞎了。有一次,他独自在院子里晒太阳,把邻居家一只猫给坐死了。邻居蛮不讲理,要他赔三万五块钱。又是三儿媳妇出面,从容应对,使邻居不但没要到猫钱,还因摔坏了老头的一把木勺而倒贴他一万三块钱。邹园有讲述,吕利、钱春林搜集、整理。收入《禄劝民间故事》,32开,2页,952字,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文化局民间文学集成办公室1991年编印。(海涛

背柴卖的大嫂 汉族巧女故事。流传于云南省南华县。讲述的是:明万历年间,南华坝子的人们修建亚魁坊,雕凿、装饰等工序都已完成,可大家无法将大石梁安上去。一位背柴的大嫂出了一个主意:让州官贴出告示,让每个进城赶街的人背一箩土倒在亚魁坊前的石墩下,然后利用杠杆原理将石梁拉上去。州官依计而行,果然效果明显。石梁安好后,石墩下的土没法处理。背柴大嫂又出主意,让州官再贴出一张告示:要每个进城赶街的人背一箩土出去。经过几个街子天,土就背完了。佚名讲述,夏大昌记录。收入《民族民间文学资料》,32开,3页,2 000字,南华县民委、文化馆1986年编印。(刘怡)

巧媳妇 (一)汉族巧女故事。流传于云南省玉溪市部分地区。讲述的是:从前有位老汉,他有四个儿子,讨了三个儿媳妇,都是老实人。一天,三个媳妇都要回娘家,去请示公公。老汉让大儿媳妇去三五日,买个“下套上”;叫二儿媳妇去七八日,买个“上套下”;要三儿媳妇去半个月,买个“纸包火”;三人一起去一起回。妯娌仨没有领会公公的意思就走了。走到分开的地方,她们才为哪天回来犯了愁,又不知公公要自己买的是什么。三人急得直哭。这时来了一个姑娘,听完了她们的倾诉,叫她们半个月后一起回婆家,让大嫂给公公买一双线袜,二嫂买一顶线帽,三嫂买一个纸灯笼。十五天后,三个儿媳妇回来了,且都买回公公所要的东西。老汉起初感到很惊异,在得知实情后,便马上请人去说亲,将那个聪明的姑娘娶来做四儿媳妇。不久,老汉无意踩死了邻居的猫。邻居要他赔,且价开得很高。四儿媳妇用计解决了这一麻烦事。张氏讲述,张守荣记录。收入《玉溪市民间文学集成》,32开,3页,2 000字。玉溪市文化局、民委、文联、群艺馆1989年编印。(刘锦心)

巧媳妇 (二)汉族巧女故事。流传于云南省保山市。讲述的是:两个骗子想讹诈一位老人,说他踩断了自己的“白话把”,要他赔三两银子。老人哭丧着脸回到家。聪明的儿媳妇弄清事情的原委后,叫公公别着急,由她来应付两个骗子。两个骗子来要银子时,儿媳妇告诉他们,自己的公公去挖“雾露根”去了。骗子便责问:“雾露哪有根?”儿媳妇反驳道:“那白话怎会有把?”两个骗子被问得哑口无言。佚名讲述,杨开和记录。收入《散落的珍珠》,32开,1页,500字,保山地区群众艺术馆1983年编印。(刘锦心)

三儿媳 汉族巧女故事。流传于云南省会泽县。讲述的是:老倌的大儿媳和二儿媳虽然很漂亮,但比较憨笨,他发誓要给三儿子娶一个聪明的姑娘。一天,他叫两个儿媳妇去挖一个白皮红心萝卜给他吃。妯娌两个却没有找到,急得直哭。一个过路的姑娘问明情况后,便教他们煮一个荷包鸡蛋给老人吃。两妯娌回家照办,果然应合了公公的心意。公公知道真相后,就把那过路的姑娘娶给三儿子做媳妇。张兴明讲述,龚云峰采集,用幅整理。收入《云南省民间文学集成·会泽县卷》,32开,2页,500字,会泽县民委、文化局、文联1991年编印。(龚正嘉)

说白不露白 汉族巧女故事。流传于云南省楚雄市。讲述的是:三个表兄弟一起进馆子喝酒,打起赌来:每人讲一个白话,谁露了白(表示怀疑),就罚谁出钱物。大表兄说自己村里有一棵竹子戳破了天;二表兄说他故里有一座庙,里面的大鼓几百人围都围不过来。姨家表弟不相信他们的话,就露了白,两表兄要罚他三石麦子。他媳妇得知消息后,就叫丈夫躲起来,然后对来背麦子的大表兄说:“昨天下午我们村张家的牛把脖子伸过河去偷吃别人的庄稼,河对面的人找上门来,你表弟帮人评理去了。”大老表说那不可能,就露了白。他才走,二表兄又来要麦子,表弟媳又用跳蚤蹬破人肚皮的白话让他露了白,灰溜溜地走了。普正才讲述,李成生记录、整理。收入《楚雄市民间文学集成资料》,32开,3页,1 400字,楚雄市民委、文化局1988年编印。(刘锦心)(www.xing528.com)

扯谎 汉族巧女故事。流传于云南省江川县。讲述的是:有三个人在一起胡吹,并商定:可扯谎但不能掷谎(表示怀疑),输的人罚银五两。一人说,他家院子里的井被人偷了;另一人说,他还听见动静;第三人说水井偷不走,就掷了谎,被罚五两银。第二天,扯谎的两人到掷谎者家里取银子。可家里的主妇说:“我家当家的没空见你们,正在生孩子。”两人异口同声地说:“男人不可能生孩子。”结果也掷了谎,三个人的罚银就相互抵消了。郭寿林讲述,李志中记录、整理。收入《江川县民间文学集成》,32开,2页,1 000字,云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刘怡)

吹牛的故事 汉族巧女故事。流传于云南省会泽县。讲述的是:有一天,弟兄三人一起去挖田,大哥建议,每人吹一个牛,不会吹的去干活。大哥、二哥吹得天花乱坠;老实的三弟嘴笨,只好独自去挖田。三弟回家后就把情况告诉了媳妇。媳妇叫丈夫去睡觉,自己去帮他挖田。她连续讲了两则不着边际的事,让两个哥哥认了输,老老实实地挖田去了。有个秀才正好路过,听说了此事,自告奋勇地向三弟媳妇挑战,结果还是败下阵来。戴云兰讲述,龚云峰采集,用幅整理。收入《云南省民间文学集成·会泽县卷》,32开,3页,1 000字,会泽县民委、文化局、文联1991年版。(龚正嘉)

两亲家打赌 汉族巧女故事。流传于云南省双柏县。讲述的是:有赵、王两亲家,遇到不合意的事时,赵亲家总爱说“哪有这回事”,王亲家喜欢骂“岂有此理”。一天,他们打赌:两人不再说自己的口头禅了,谁说就输给对方三石三斗米。不料刚定好规矩,赵亲家的口头禅就出来了。他输了米,心里很不高兴,就把这事说给妻子听。妻子便教了他一招。第二天,王亲家来驮米,见赵亲家睡在堂屋中,身上盖着一块大红毯子,他妻子在一旁哭诉。王亲家发现他们是在演戏,气得说了一句:“岂有此理!”他的口头禅也出来了。姚立海讲述,姚宽才、苏锡纬记录。收入《双柏民间文学集成》,32开,2页,800字,云南民族出版社1992年版。(刘锦心)

解难题 汉族巧女故事。流传于云南省昭通市。讲述的是:有一次,丈夫端来一杯水对妻子说:“如果你把水喝了,或是把水倒了,或者让水留着,我都要把你休掉。”聪明的妻子就用一块布把水吸尽,然后把它晾干。丈夫只好放过了她。佚名讲述,潘忠福整理。收入《昭通民族民间文学资料选编》第一集,32开,1页,100字,昭通县民委、文化局1983年编印。(龚正嘉)

贤惠的新媳妇 汉族巧女故事。流传于云南省会泽县。讲述的是:穷人刚娶了一个美媳妇。过年的时候家里只有素菜敬神,穷人就说:“既然神不保佑我们,我们就不要敬他了。”新媳妇洗了手亲自端起素菜放在神像前说:“神不保佑我们不要紧,只要全家一条心,明年就会有猪头和大米饭敬他了。”本来全家人都愁眉苦脸,听了新媳妇的话,顿时心情都好了起来。蔡婷香讲述,龚云峰采集,用幅整理。收入《云南省民间文学集成·会泽县卷》,32开,1页,400字,会泽县民委、文化局、文联1991年编印。(龚正嘉)

泥水匠追活菩萨 汉族巧女故事。流传于云南省会泽县。讲述的是:有个好色的老员外想调戏一个年轻貌美的妇女美女假意约他第二天到她家里去。晚上,她把此事告诉了丈夫。第二天,她让老员外脱光衣服后,及时叫来自己的丈夫。后来,妇女就用泥巴把老员外涂成个泥菩萨样,让丈夫持刀将他赶了出去,好好地羞辱了不知廉耻的老东西一顿。张兴明讲述,龚云峰采集,用幅整理。收入《云南省民间文学集成·会泽县卷》,32开,4页,1 600字,会泽县民委、文化局、文联1991年编印。(龚正嘉)

秀才、傻瓜、巧媳妇 汉族巧女故事。流传于云南省江川县。讲述的是:有一天,有个傻瓜正在练习骑马,一位秀才路过,借走了他的马,并说自己叫“冷露水”,家在日落西方,住在半空中。傻瓜回家就去问媳妇。媳妇告诉他,那秀才叫韩路,家在西山村,住在楼上。傻瓜就到媳妇所指的地方要回了马。秀才于是猜测傻瓜的媳妇很聪明,就送给他一个瓜,让他转送给媳妇一朵花。傻瓜的媳妇见了秀才的礼物,知道他是说自己好花配傻瓜,一气之下便回了娘家。傻瓜不知个中原因,就去问秀才,秀才让他一马配双鞍去接媳妇。媳妇见后只得跟着丈夫回来了。在路上,媳妇想着自己要跟傻瓜过一辈子,伤心得跳了水塘。秀才正好在不远处,他赶快跳下水塘救人,谁知人没救起,他自己却淹死了。李建文讲述,杨忠友、杨勇等搜集、记录。收入《江川县民间文学集成》,32开,2页,1 200字,云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刘怡)

憨男人和巧媳妇 汉族巧女故事。流传于云南省曲靖市。讲述的是:教书先生要买憨男人的松毛纽,便对他说:“今天我把松毛纽拿走,明天你来找我拿钱,我家住在半西空,门前蓬里蓬松一蓬葱,养着一窝闹蜜蜂,要是找不着,就问写字公公。”憨男人回家把这事告诉了媳妇。媳妇叫他明天去对面半山腰,到门前有一蓬竹子的教书先生家里要钱。憨男人照办,真的要到了钱。教书先生知道他有个聪明的媳妇。憨男人临走时,教书先生摘了一朵牡丹花插在干牛屎上,教他交给他媳妇,并说这是送给她的礼物。憨男人的媳妇见了礼物,知道这是暗示她鲜花插在牛屎上的意思,为此羞愧得回了娘家。憨男人只好去找教书先生要媳妇。教书先生就在一个树桩上面写道:“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嫁个树桩也得守。”他让憨男人将树桩交给媳妇,聪明的媳妇只好回来了。苟文舟讲述,苟春剑采录,曲新文字校正。收入《曲靖市民间文学集成》,32开,2页,640字,云南民族出版社1990年版。(龚正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