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上甘岭战役第39-43天:浴血奋战43昼夜,伤亡对比1∶2

上甘岭战役第39-43天:浴血奋战43昼夜,伤亡对比1∶2

时间:2023-08-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1月25日以后,上甘岭开始下雪了,我们宣布整个上甘岭战役胜利结束。到11月8日,87团调到537.7北山高地以后,133团也收回来了。五圣山指挥所于11月30日解除任务。整个上甘岭战役的过程前后算起来一共是43天。所以说,上甘岭战役是全军与敌人争夺的一个重要部分。15军司令部于11月26日发布上甘岭战役战绩公报:在43天的战斗中,我方打退敌排以上进攻900余次,与敌进行大规模争夺战29次,以11529人的伤亡代价,毙、伤、俘敌25498人。

上甘岭战役第39-43天:浴血奋战43昼夜,伤亡对比1∶2

这个仗自10月14日打响以来,两座山岭上几乎天天都在发生着激烈的争夺战。在那些难忘的战争岁月,“胜利为全军,全军为胜利!”15军和12军两支兄弟部队之间,相互团结、相互学习、相互支援,这是我军区别于敌军的重要标志之一。每当回忆起这段战斗情谊,总是令人难忘,感慨万分。我们兄弟部队之间,可以说是“学习,学习,互相学习;提高,提高,共同提高”。

秦基伟在战役临近结束时说道:12军的参战,是取得上甘岭作战全部胜利的保证。12军是在什么情况下投入战斗的呢?是战斗最紧张、最艰苦时。军梯队已经拿上去了,敌人又调来了韩9师3个团,韩2师集中最后力量,加上空降187团、埃塞俄比亚营、哥伦比亚营等投入战斗,597.9高地的战斗发展到决战阶段。在这关键时刻,李德生副军长的到来,31师投入战斗,使我们增强了取得战役全胜的信心。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兵,指挥员不能表现出指挥能力。没有12军投入,即使打得好,巩固阵地也很困难。可以说,12军部队的参战,保障了上甘岭战役的最后胜利。

实际上这个仗打到20日以后敌军就没什么对策了,一直到25日他们都在不停地疯狂炮轰,打到后来炮声也渐渐少了。可以说,战役最后5天,敌军已无攻势。此时受到重创的敌人,被迫将韩2师、美7师撤下整补,这两个师的防卫交由韩9师和美25师接替,随之,敌人的进攻基本停止。

11月25日以后,上甘岭开始下雪了,我们宣布整个上甘岭战役胜利结束。

总的来说,上甘岭作战,我参战部队在坚守防御中,以少抵多,以劣胜优,获得了宝贵的作战经验。整个战役中,15军适时将兵力、兵器集中到上甘岭,英勇顽强抗击敌人,挫败了敌人的锋芒,一举恢复阵地,奠定了上甘岭战役胜利的基础。12军在后半个月进入交战,经顽强坚守,粉碎了敌人最后的猛攻,巩固了597.9阵地,并恢复了537.7北山,是战役最后胜利的关键。战役对我方坑道防御也是严峻考验,它的坚固和稳定让敌人日后不敢轻易向我方发动进攻。在这个战役里,45师作为守卫部队,在第一阶段、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的反击中,始终连贯地坚持作战,像45师的炮兵,包括迫击炮,因为他们对阵地熟悉,地形也隐蔽,所以炮兵打到了战役结束。通信兵也是如此,因为熟悉地形,也都坚持打到底。而保障部队像侦察、运输,尤其是从前方到后方的兵站、转运,从始至终参加了整个战役。

所以到11月5日以后,按上级要求,45师将阵地交由86团、87团继续守备,完成战斗任务的连队就全部收了回来。

到11月8日,87团调到537.7北山高地以后,133团也收回来了。到11月25日以后进入整顿工作,整个阵地就交给29师防守了。但是45师的133团还有任务。在12月1日,133团配给了29师,继续坚守他原来的阵地忠贤山。133团基本上是从战役开始就陆续的在北山阵地打。他们打得比较巧,一直打到87团上来,整个坚守时间也最长。在指挥上是133团孙家贵团长负责,他不停地在那儿指挥,包括87团上去,也是归他和87团的团长共同指挥。由于133团打得巧又打得好,所以部队的伤亡不那么大。进入总结阶段以后,他们就由兵团直接回到前线。

美、韩军对上甘岭阵地的称谓

上甘岭战役敌我双方参战地面部队和参战时间

29师的86团、87团收回来以后就接替了45师的守备任务。到25日以后进入整顿工作,阵地就由29师防守了,87团守五圣山,而他们左翼就是86团,以后整个阵地就交给29师了。

五圣山指挥所于11月30日解除任务。

整个上甘岭战役的过程前后算起来一共是43天。

秋季全线战术反击是从9月18日打响,我们60个点的全线战术反击是44家,涵盖朝鲜中部180多公里宽的防御阵地,除15军有战斗任务,需要自身配合外,其余战线一直在策应上甘岭战役,并将战术反击延长打到了10月30日。所以说,上甘岭战役是全军与敌人争夺的一个重要部分。这是个战略要点,在597.9高地和537.7北山阵地反复争夺,43天浴血奋战,最终打完战役,这在战争史上还是少见的,而且这个战役作用很大,美军自打了这一次战役以后,几乎都是在靠韩军打了。

那么这一个仗的结果怎样呢?

首先讲讲敌人的情况。当时我们部队计算敌人损失的数据与他们自己的估算结果,差距恐怕是很大的。但这个战果也是经过了反复地核算,最后给算出来是“联合国军”伤亡25100余人。就是因为报战果不能有水分,打这个战役曾惊动了联合国,也影响了美国总统选举,所以内部材料最后争论得很厉害。我们计算伤亡数字,基本上都是争论到最后,都要经过核实——美军伤亡到底是多少?这样才能核实出来美军伤亡的人数。这个数字他们与我方争论起来,他们的数字也露了馅儿了。估计这个数字是25000多人,敌人伤亡应是有这个数的,可能还不止。

但是我们的数据和美军的数据,互相也有矛盾。

至于我们的伤亡,那时候说伤亡对比是1∶2.5,我们1个,他们是2.5。所以说这个仗还是消耗了敌人大量的有生兵力。当然要是说“怎么搞得更好一点”,那可总结之处更多了,需要我们好好地总结。

另外战役中,敌人消耗了190万发炮弹,损失了61门大炮。他们把坦克当炮使用,被我们缴获以及被炮打毁的敌坦克,推算出来是14辆。我们打下敌人的飞机就更多了。不光是前沿,包括战线后方,比如我们后方的兵站、医院,这些都在我们炮火的保护和控制之内。战争初期我们的炮比较少,后来渐渐增多,尤其使用高射炮对付美国的飞机之后,射程高了也增加了杀伤力。前后我们共损伤敌人飞机300架,其中打落110多架。敌人的损失相当严重!

15军司令部于11月26日发布上甘岭战役战绩公报:

在43天的战斗中,我方打退敌排以上进攻900余次,与敌进行大规模争夺战29次,以11529人的伤亡代价,毙、伤、俘敌25498人。其中全部歼灭敌建制1个营、18个连、218个排,击落击伤敌机300架,击毁敌坦克40辆,大口径炮61门,消耗敌100多个建制连的器材装备,使敌所谓“一年来最大的攻势”,以彻底失败而告终。

敌人哀叹这个攻势是个“无底洞”。美联社发出的消息和综合战况报道是:“‘联合国军’防守狙击兵岭和三角山阵地时战况的激烈,简直与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某些历史性战役的情况相仿。”“在物资消耗上还要超过1950年的数目。金化战役现在已经成了一个无底洞,它所吞食的盟军军事资源要比任何一次中国军队的总攻势所吞食的都更多。”

荣立特等功的机枪手陈德清(www.xing528.com)

45师师长崔建功,战后到上甘岭阵地向壮烈牺牲的烈士致哀

志愿军官兵胜利会师在上甘岭阵地

11月28日,军里正式发出战役结束的指示。

1952年12月12日《志愿军报》在谈及上甘岭战役时,留下了这样一段历史记录:

一、金化地区五圣山的军事价值

范佛里特的“金化攻势”是在金化以北上甘岭地区进行的。上甘岭是我五圣山前沿的突出阵地,敌人进攻上甘岭是企图夺取五圣山的第一步计划,所以了解金化战役的情况,首先要了解五圣山的军事价值。五圣山在军事上有什么价值呢?

五圣山是中线的大门和制高点,是西方山和斗流峰的依托。山高一千多公尺,我们控制了五圣山,敌人的纵深和东西几十里的阵地都暴露在我们的面前,敌人的一切活动我们都可以看到。西方山、斗流峰和平康地区都被我们控制着,因而在“铁三角”地区的作战中,我们是很主动的。去年九月,敌人即曾一度占领过西方山和斗流峰,半月后我们又依托五圣山反击夺回。同时,五圣山是东西两线的侧翼,敌人夺取了五圣山后,企图:

(1)由金城向北,配合它通川港登陆的部队切去东线我军阵地;

(2)配合元山登陆部队切去整个东线。

除了五圣山有重要的价值外,以下两点也是很重要的:

1.从金化到金城的公路,过去是敌人东线和中线的重要交通线,自我们开展狙击手、游动炮杀敌以后,打断了这条交通线。如在537.7北山即杀伤敌人八百多人,敌人称这个山为“狙击兵岭”。

2上甘岭是我们中线的一个突出部,三面受敌,又是五圣山的屏障。所以敌人选择了上甘岭这个地方开始进攻。

二、战斗概况

这次战役,敌人是经过长期准备的,两个月以前敌人即已开始囤积大量物资,范佛里特在战斗发起前后共来过五六次之多,李承晚也来过两次,敌人进攻的决心是很大的,在我们两个连守卫的仅仅三点七平方公里的地区,集中了两个师的兵力来攻击,加上以后补充的,前后使用兵力约达六万人;并集中了一百零五公厘以上口径的火炮达三百多门,从10月14日至11月14日发射炮弹二百多万发。敌机投弹平均每天约三百枚,最多的一天达六百枚。战斗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十月十四日到十月二十日):

反击争夺阶段。敌人当天夺去我们的阵地,我们当晚反击,敌人再攻占,我们再反击。这一阶段的特点:双方投入的兵力都很大,阵地变化快。这一周中,敌人每天攻击的兵力平均四个营,最多达六个营。因为我们有阵地作依托,有充分的准备,弹药充足,士气高,地形熟悉,预定我各种情况下的战斗方案,敌人的兵力越密集,我们给敌人的杀伤也就越大。我炮兵发挥了最大威力,全部杀敌数字中,有一半是炮兵的战果。

第二阶段(十月二十一日到十月二十九日):

坑道斗争阶段。在这一阶段中,我军全部转入坑道作战,地面工事被敌占领。敌人想尽了办法来破坏坑道口,我们则想办法保护坑道口。同时,双方都在调整部署。调动二梯队,准备下一阶段的斗争。这一阶段的战斗更困难、最艰苦,坑道里的同志在没有水喝、没有饭吃、缺少弹药的情况下,粉碎了敌人种种破坏坑道口的企图,守住了坑道,并不断地配合反击部队和单独的反击敌人。另外,我们研究了如何少用兵,发挥炮火威力。反击上去即巩固起来,不和敌人拉锯的战术。

第三阶段(十月三十日到现在):

反击,巩固阶段。在这一阶段中,我们进行了有重点、有准备、有组织的反击。十月三十日晚,我集中兵力反击597.9高地被我全部夺回并巩固后,我再集中力量反击537.7北山,至十一月二十四日我最后将该山主峰控制,将敌之“进攻”完全粉碎了。在该两高地历时四十多天的作战中,共歼灭敌军两万五千人以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