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赢在中层:化解领导误会的巧妙技巧

赢在中层:化解领导误会的巧妙技巧

时间:2023-08-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领导因为不了解实际情况,有时会误解中层领导,这是难免的。本来不是中层领导的错误,领导却错怪了他,认为是他的错误导致了事情的失败。否则,此时向领导解释是起不到作用的。一旦损害了领导的面子,领导就有可能将错就错,不会再改正他的错误。这样做既能保全领导的面子,又能证明自己的清白。正是因为洪学智将军没有在当时进行激烈的辩论,才使他们这场误会没走得太远。

赢在中层:化解领导误会的巧妙技巧

在任何一家企业都可能发生这样的情况:你的上司把企业中一个重大的损失责任归咎于你,然而,你的确不应该对此事负责。那么,此时你应该怎么办?

领导因为不了解实际情况,有时会误解中层领导,这是难免的。本来不是中层领导的错误,领导却错怪了他,认为是他的错误导致了事情的失败。而中层领导无辜被领导训斥一通,自然感到委屈。

但是,聪明的中层领导面对所受的委屈时,常常能够先坦然地接受下来,继而再找合适的机会向领导说明,证明自己的清白和正确。这才是明智的做法。

中层领导被上级错怪、受到委屈后,首先应该保持一个平静的心态,可以先把委屈接受下来。否则,此时向领导解释是起不到作用的。因为领导的愤怒已使他丧失了理智,即使你心里明白是领导错怪了自己,也要暂时忍让,不要当面冲撞领导,以免损害领导的面子。一旦损害了领导的面子,领导就有可能将错就错,不会再改正他的错误。其次,受了委屈之后,也不必总保持沉默,在必要时要向领导倾诉自己的委屈,但要注意方式方法,不要在领导的火头上冲撞领导,把关系搞僵。你要学会选择时机,同时也要学会用适当的方法说明领导委屈了自己,证明自己的正确。如果不证明这些,领导就不明真相,还以为你真的做错了。这样做既能保全领导的面子,又能证明自己的清白。

抗美援朝时期,中国人民志愿军美军的第五次战役就要打响了。就在这时,第60军从前线给彭德怀司令员发来电报,说该军已进入战役发起前的待机地域,可是有的部队已经断粮了,开始用衣服换粮食,请求赶快补给。

看完电文之后,一向爱兵如子的彭德怀司令员怒不可遏,他派人把管后勤的副司令员洪学智叫来,把电报扔给他,怒气冲冲地说:“你这个洪学智是怎么搞的!仗还没打就让部队饿肚子,这怎么得了!”(www.xing528.com)

洪学智听到总司令的训斥先是一惊,但是他很快恢复了平静,他对彭德怀说:“总司令,你先别着急,我早就给60军运送了补给,可能是出了什么误会,这个电报情况反映得可能不准确。”

彭德怀更加愤怒了,他大声说:“60军那边明明缺粮食,部队都开始拿衣服换粮食吃了,你还说不缺粮。总攻马上要开始了,你说这个仗还怎么打?你误了我的军机!”

洪学智明白此时和彭德怀辩论是得不了什么结果的,他悄悄退出来,火速派人调查,并要求彭德怀的秘书一同前往。到了前线,第60军军长一脸歉意地解释说:“我们这儿有三天的存粮,电报反映的情况不准。”

在总部的彭德怀司令员听到这个消息才放心,后来他邀请洪学智到自己的住处,请洪学智吃梨。他说:“我错怪你了,给你一个梨,吃梨,吃梨,我给你赔个梨(礼)。”就这样,一场误会烟消云散了。正是因为洪学智将军没有在当时进行激烈的辩论,才使他们这场误会没走得太远。他在受到委屈时保持平静的心态,不急于申辩,拿出事实证明自己的正确,这很值得我们中层领导学习

任何领导都喜欢那些能够听从自己命令的下属,这首先是一种上下级权力分工的需要,其次也是上级领导在感情上的一种需要。在被领导错怪后,中层领导应客观地认识现实和尊重领导,对非原则性问题,必要时应从大局出发,勇于承担责任,以下级对上级的宽容心去维护领导的威信,日后再寻找适当的时机,以适当的方式证明事实的真相,就可以很好地维护你与上级的关系,并巩固你的地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