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对各种经济增长决定模式的评价

对各种经济增长决定模式的评价

时间:2023-08-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而技术决定论强调以技术为代表的生产要素对经济增长的决定作用,认为经济增长的核心因素是技术创新,不涉及制度因素;制度变迁理论虽然也承认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有促进作用,但认为经济增长的核心因素是制度变迁。由此可见,推动经济增长的应该为知识创新而不仅仅是技术创新。因此,知识创新是决定经济长期增长的最直接的动力。据此,本书提出了经济增长的知识创新、制度创新互动增进的杠杆模式。

对各种经济增长决定模式的评价

经济增长理论的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是什么这一问题用不同的理论模型提供了不同的答案(图4-4)。资本和劳动力决定论由于当今时代发展的现实情况及其存在的理论缺陷,已受到大多数学者的质疑。而技术决定论强调以技术为代表的生产要素对经济增长的决定作用,认为经济增长的核心因素是技术创新,不涉及制度因素;制度变迁理论虽然也承认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有促进作用,但认为经济增长的核心因素是制度变迁(鲁志国,2002)。本书认为,技术决定论和制度决定论都有一定的合理性,但都不够全面和完整。

图4-4 经济增长决定因素理论的演变(www.xing528.com)

合理性表现在经济增长理论的发展揭示了这样一个规律:一个国家长期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或源泉是知识、人力资本积累和制度这样一些内生因素,而不是资源数量和人口数量这样一些外生因素。也就是说,长期经济增长率的大部分不是来自劳动力和物质资本数量的增加,而是来自知识、人力资本积累水平的提高以及有效率的制度(沈坤荣,1998)。这对研究广东的经济增长现实、解释广东的经济增长源泉富有启发意义。

不完整性表现在:①分别从技术和制度两个方面进行了论述,也就是分别从不同角度分析了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而没有分析技术对制度的作用以及两者是如何共同作用于经济发展的。②应将技术创新改为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知识创新是创新的两种表现形式,它们既有相关性,又有本质差别。知识创新包括科学知识创新和技术知识创新。20世纪70年代以来,知识革命(信息革命)蓬勃发展,工业经济占国民经济的比重持续下降,高技术产业和知识产业比重持续上升,人类社会从工业社会迈向知识社会。研究关心的重点从技术创新向知识创新的转移(新知识应用——新知识生产和应用并举——新知识生产)符合文明发展的逻辑,并且仅仅靠技术创新不一定能带来经济的发展。如日本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单纯以“技术创新”立国的发展模式的弊病日益显露。“二战”后,因为欧美有现成的科技成果可供日本引进、消化、吸收,这是一条少投入、高产出的捷径,因此日本很少自己花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进行科学技术的创造。到了日本差不多吸收了全部的欧美技术,没有了技术来源的时候,日本创造力弱的弊端就表现出来了。由于知识创新能力薄弱,日本的技术创新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科学技术的国际竞争力显著下降,在多数科技领域落后于欧洲与美国。而且随着科技竞争实力的下降,经济发展速度也逐渐减慢。由此可见,推动经济增长的应该为知识创新而不仅仅是技术创新。

通过对经济增长理论的分析可以得出,仅有资本积累保证不了经济长期增长,科学知识和技术知识的进步具有巨大的收益递增特点,能克服资本和劳动要素的边际收益递减的弱点,进而确保经济的长期增长。也就是说,资本是经济增长的基本条件,而具有特殊知识和专业学识的人力资本则提供了经济系统自我发展的内在动力,它通过知识创新而发生作用。因此,知识创新是决定经济长期增长的最直接的动力。与此同时,技术、教育、资本等因素的相关制度提供了一个特定的框架,规定了人们的选择集合,构成了人们的行为制约,决定了一个社会的机会,从而影响经济绩效。有效的制度安排通过恰当的激励机制,激发了人的潜能,促进资源的最佳配置和使用,从而推动经济增长(徐明华,1996)。因此,我们需要一个更大的分析框架,它至少包括知识与制度两方面。知识和制度的创新及其相互作用是现代经济发展的根本保证,两者不可偏废。据此,本书提出了经济增长的知识创新、制度创新互动增进的杠杆模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