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景德镇古窑址-张家桥古瓷窑址的历史与价值

景德镇古窑址-张家桥古瓷窑址的历史与价值

时间:2023-08-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张家桥古称嘉兴镇,旧名窑上村。负责处理这一事件的上级官员便决定在乐平将华家村一带改称永靖镇,将张家桥一带改称嘉兴镇,两镇同时设立,取“嘉靖永兴”之意,在两镇建窑烧造瓷器。从遗物的造型特征与釉色来分析,附近的匣厂窑和张家桥窑(嘉兴镇)规模不及华家窑,三处产品大致相同,对于鉴定青花瓷的时代和窑口,均有参考价值。1983年华家窑被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景德镇古窑址-张家桥古瓷窑址的历史与价值

张家桥古称嘉兴镇,旧名窑上村。张家桥窑址坐落在乐平市西南郊2千米的张家桥村边,此处西北石山耸立,乐安江从西侧流过,窑址位于近山临水的一个冲积平原上,又名潘家窑。窑场分布在近江约500米的条形地带。由于烧造时间短,规模小,加之平整耕地的关系,因此留存的堆积物极少。从瓷片观察,产品主要是青花,亦有青釉器,器型为碗、盘、盅、高足杯之类,以碗为主,青花瓷胎分粗细两种,纹饰有人物、马、八卦、折枝、缠枝花卉、变形梵文、鱼、蟹、兔、菊、牡丹等。造型风格与华家、匣厂窑相同。青釉器多碗、高足杯之类,胎质较粗,釉色青黄,有粗细两种。

碗可分二式,胎质釉色和造型风格,与华家窑Ⅰ、Ⅱ式碗同,碗外壁画有松石、飞禽、奔马,变形梵文等纹样,碗心画折枝牡丹等纹饰,碗底常见“大明年造”四字双排款。

盘:均宽边,浅腹,短圈足,胎质釉色及造型风格与华家窑出土的盘相同。

盅:口沿外撇,腹壁深直,圆饼形底足,底心凹,唇内沿轻度削胎,底足外壁重度削胎,高4.1厘米,口径7厘米,底径2.5厘米。全器施深影青釉,底足露胎,盅心圆,施釉,边圈露胎,盅壁只画粗笔兰草纹。盅底写“大明年造”四字双排款,胎质细腻,釉质光润,全器满釉,仅圈足外沿削胎外无釉。

高足杯分青花、青釉两种。青花残器两件,均为竹节形足,足中空,杯心画花草或写“福”字,全器满釉,仅足底削胎处无釉;青釉敞口杯,唇外坦,竹节形足,足底心内凹,全器满釉,仅足露胎,高9.8厘米,口径11厘米,底径3.3厘米。

窑具有匣钵和垫饼,与华家窑相同。垫饼薄而扁平、圆形、直径7厘米,厚0.6厘米。匣钵为灰砂缸胎,直口,边沿下骤折,逐渐收底成尖平底,底内微内凹,高9厘米,口径18.3厘米。(www.xing528.com)

《明实录》载,嘉靖十九年浮梁大水,嘉靖二十年岁饥食。景德镇作坊主趁机不付乐平籍陶工的工资,引起械斗,最后“尽遣逐之”。乐籍陶工为了生存“遂行劫夺”。湖田窑离乐平最近,首当其冲。这次事件加速了湖田窑的衰落,景德镇制瓷业也加快向珠山周边集中。返回乐平县的陶工因人数太多,没有生活来源,成为社会的不安定因素。负责处理这一事件的上级官员便决定在乐平将华家村一带改称永靖镇,将张家桥一带改称嘉兴镇,两镇同时设立,取“嘉靖永兴”之意,在两镇建窑烧造瓷器。其生产工艺虽然是全套照搬景德镇的,但由于乐平境内缺乏优质高岭土,其产品只能达到景瓷中下档的水平。

图4-5 出土瓷器器型示意图

1.高足杯 2、3.盅 4.垫饼 5.Ⅰ式碗6.Ⅱ式碗 7.碟 8.盘

江西省博物馆《江西乐平明代青花窑址调查》表明,华家窑堆积最丰,制品除有“大明年造”“万福攸同”“富贵佳器”“长命富贵”“福”“寿”等题记外,还有写“永靖镇造”款的。华家等窑的产品粗劣,只争得景德镇的部分内销市场,在与景德镇窑的竞争中走向衰落。万历后期,由于景德镇制瓷业进入工场手工业时期,“镇上佣工每日不下数万人”(王世懋《二酉委谭》),因此需要大量的劳动力,特别是有一技之长的陶工,而彼时华家窑已无法再维持下去,嘉兴镇窑已先停烧,永靖镇窑后废,其陶工只有重新回到景德镇谋求生存,而嘉靖时的械斗早已被人们淡忘。

从遗物的造型特征与釉色来分析,附近的匣厂窑和张家桥窑(嘉兴镇)规模不及华家窑,三处产品大致相同,对于鉴定青花瓷的时代和窑口,均有参考价值。同时,这两处窑址的遗存瓷片表明,它与景德镇同时期民间青花瓷在造型、装饰和款记上具有的共同特征外,也有其自己的地方特色。1983年华家窑被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