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首次发现浮梁坑口古瓷窑遗址及其重要发现-景德镇古窑址

首次发现浮梁坑口古瓷窑遗址及其重要发现-景德镇古窑址

时间:2023-08-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图3-20浮梁坑口古瓷窑遗址随后,景德镇陶瓷考古研究所和浮梁县文物保护管理所对该窑址进行抢救性清理,发现的青瓷片及较为完整的盘、碟、壶、杯等器物属于支钉叠烧法,除少数壶类器物,其余都存在支烧痕迹,支烧点有五点、七点、九点、十一点、十二点之多。这在景德镇陶瓷考古史中尚属首次发现,填补了景德镇唐、五代陶瓷考古史上的一项空白。

首次发现浮梁坑口古瓷窑遗址及其重要发现-景德镇古窑址

景德镇陶瓷历史的起源及文化辉煌从何时开始,它的陶瓷又以什么窑烧造,这是陶瓷考古专家和学者普遍关心而又无法释疑的问题。历史上,有关景德镇最早瓷窑的模样,文献中找不到详细记述,虽然道光版《浮梁县志》载“新平治陶,始于汉世”,但烧瓷的窑炉早已在岁月的长河中无声无息地消失了,多数时候是以“历史之谜”的形象展示给世人,有时又不经意出现在人们面前。

浮梁县王港乡坑口村位于昌江支流东河东岸。明中期,安徽黟县吴氏、邱氏等一些流动商贩在此建村,因地处一小溪与东河的交汇口,故名(当地称溪为坑)。2010年11月3日,村民徐富年在西游山挖山坡建房时,用挖掘机挖出了一个山洞,洞内外散落和掩埋了许多黏有黄土的瓷片,其胎质呈灰青色,表面大体呈青色,器型有瓷碗、小碟、盘、罐、壶类。其中以碗类居多,碗底瓷片里外都有白色支钉痕迹,还有烧瓷垫桩顶柱。

山洞从外观看呈半圆形,宽约2米,深约4米,高约1.5米,是一座完整的馒头型窑炉。洞内地面的泥土呈黄色,顶部烧结层有30厘米的黑色物质黏附着,最深处洞顶部有3个直径约20厘米的通风口。令人惊叹的是,整个洞内没有一块砖头,就连通往外面的通风口4~6米的地方也没有发现砖头的痕迹,这是一处土窑遗址,历经两千年的风雨侵蚀依然保存得较为完整,堪称奇迹。

图3-20 浮梁坑口古瓷窑遗址(www.xing528.com)

随后,景德镇陶瓷考古研究所和浮梁县文物保护管理所对该窑址进行抢救性清理,发现的青瓷片及较为完整的盘、碟、壶、杯等器物属于支钉叠烧法,除少数壶类器物,其余都存在支烧痕迹,支烧点有五点、七点、九点、十一点、十二点之多。青瓷釉色单一,胎体是瓷石和石灰石性质,没有瓷土的拌混痕迹,为一元配方。装饰有刻划、乳钉,以辘轳车拉坯成型,旋转痕迹非常匀称流畅,修坯严整。发现有辘轳车轴承的瓷质顶碗,可见辘轳车已广泛应用,成器率较高。从瓷胎孔隙度推测,当时的窑温可能达到1150℃~1200℃。

据房基主人徐富年介绍,在发现窑洞前,这里是一座完整的山,山前是菜园,原先经常能挖到古瓷片,没想到这里竟隐藏着一座古窑。村民喻水旺介绍,20年前村子里刚刚开始在西游山挖山建房时,附近挖出过许多这样的瓷片。76岁的村民邱义发介绍,像这样的窑曾经挖出过三四座,但当时不晓得这是文物,西游山还有好几处这样的洞窑。

2010年11月5日,从事中国唐代陶瓷历史研究的景德镇市委统战部副部长王升虎实地考察了坑口古窑址,他从窑洞内瓷片的器型、釉面发色、窑炉形制和遗物堆积,还有相关的《纪年鉴》资料对照,认为该窑洞与唐、五代窑址的特点相吻合,属于唐、五代时期保存较为完整的山洞型瓷窑。这在景德镇陶瓷考古史中尚属首次发现,填补了景德镇唐、五代陶瓷考古史上的一项空白。

景德镇地区考古调查中发现的五代窑炉均残缺不全,而王港洞窑除火膛部分有点损坏,其他部分保存较为完好,尤其是窑顶部分和排烟孔保存完整,窑炉整体结构清晰,这在景德镇以往发现的五代窑址中尚属首例,填补了景德镇地区陶瓷窑炉发展史上的空白,也是研究中国陶瓷窑炉史的珍贵实物标本

站在王港坑口古窑前,望着许多青瓷片仍静静地躺在地上和山坡上,感觉这些经雨水洗净的古瓷片,在阳光照耀下是多么温润可爱。这些精美的瓷片似乎刚从历史的长河中徐徐浮出水面,不仅让封存已久的景德镇瓷业历史源头露出神秘的一角,或许还能够让我们窥视到远在新平(景德镇的前身)繁荣之前,王港坑口区域的史前文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