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博物馆学文集:融合与张力简析

博物馆学文集:融合与张力简析

时间:2023-08-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随着文旅融合向前发展,博物馆从跨时空的“超级链接”走向跨界的合作演绎,“博物馆+旅游”日益成为文博时尚新玩法,同时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倒逼博物馆深化供给侧改革,研学游、仿真体验、特色文创等多种文旅融合形式不断涌现。本文将从“博物馆+旅游”的内涵意义、融合共通以及如何实现文化性与旅游性的动态平衡角度出发,试图对博物馆与旅游之间的融合与张力作一探讨与思考,旨在推动博物馆与旅游融合的高质量发展。

博物馆学文集:融合与张力简析

刘少奇同志纪念馆 陈 婧

【内容提要】作为历史文化资源高度集中的场所,博物馆承载着文明传播、社会宣教等重要功能,其本质是“人与物的结合”,“博物馆+旅游”正是其本质的时代表达。随着文旅融合向前发展,博物馆从跨时空的“超级链接”走向跨界的合作演绎,“博物馆+旅游”日益成为文博时尚新玩法,同时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倒逼博物馆深化供给侧改革,研学游、仿真体验、特色文创等多种文旅融合形式不断涌现。在拥抱文旅融合热浪的背景下,我们还应思考如何在维护文化内涵本真的“不变”和应对市场环境、观众偏好的“变”中保持动态平衡,从而书写好新时代博物馆旅游的“诗与远方”,更好地发挥博物馆文化传承、公众服务等社会职能。

【关键词】博物馆 旅游 融合 张力 平衡(www.xing528.com)

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和国人文化自信意识的凸显,人民对精神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诚如党的十九大报告所指出的,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1]于是诸如“博物馆+旅游”这种文旅“联姻”模式应运而生,博物馆旅游日渐成为当下流行的生活方式、休闲方式和消费方式。据有关统计,截至2018年年底,我国博物馆每年参观旅游人数突破10亿人次,[2]博物馆旅游热的背后,定然是民族文化的繁荣、旅游经济活力的释放和国民文化自觉意识的增强。在这片激情澎湃的文旅热潮下,我们一方面要按照文化和旅游部部长雒树刚提出的“宜融则融,能融尽融,以文促旅,以旅彰文”的工作思路[3],持续加码推动博物馆与旅游的融合发展走向深入;另一方面,我们还要在博物馆旅游热中始终保持一些“冷”思考,坚持宜融则融,但不强融。本文将从“博物馆+旅游”的内涵意义、融合共通以及如何实现文化性与旅游性的动态平衡角度出发,试图对博物馆与旅游之间的融合与张力作一探讨与思考,旨在推动博物馆与旅游融合的高质量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