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学生作业修改与公布,形成分层作业布置方案

学生作业修改与公布,形成分层作业布置方案

时间:2023-08-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各学校根据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指导作业的基础上进行修改,将其作为本校学生的作业,并且公布在网上,接受全社会的监督,形成了长宁区“作业网上二级备案制”。初步形成分层作业布置的原则和与学生作业选择方案。图1同时完成高中学段核心知识点的梳理,并初步形成了各年段的分层作业。完成了高中各年级上学期的数学学科分层作业电子稿,供各学校使用。

学生作业修改与公布,形成分层作业布置方案

自从2010年我区成立作业效能监测中心以来,我区在作业的研究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小学阶段,我们邀请市教材编写专家、区教研员及骨干教师编写了单元作业指导建议,并且将每一单元的教材分析及指导作业分布在网上,供各学校参考。各学校根据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指导作业的基础上进行修改,将其作为本校学生的作业,并且公布在网上,接受全社会的监督,形成了长宁区“作业网上二级备案制”。几年的实践,改变了人们对小学作业的偏见,既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又确实起到了减负增效的作用。

2012年起开展的分层作业研究,经过两年的研究,完成了初中学段核心知识点的梳理以及初步形成了各年段的分层作业。初步形成分层作业布置的原则和与学生作业选择方案。教师在布置分层作业时,应遵循以下原则:一是时间限定原则。限定了作业时间就等于限定了作业的容量。学生每天分层作业完成时间为40分钟左右。二是难易度限定原则。通过将作业分为三个层次,让不同的学生选择不同的作业,每个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作业来完成,符合“最近发展区”的理论。三是动态原则。学校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对分层作业进行进行调整和补充,使之更能满足学生的需求。

在进行作业选择时,根据学生自主选择与教师指导相结合的原则,保证每一个学生都有适合他的作业去完成,同时还可以动态调整每位学生的作业量。

2014年9月,《长宁区初中分层作业》(语、数、英、理、化)由华东师大出版社出版,供全区学生使用。利用“二维码”技术为学生的“随时、随地、随意”的自主学习提供技术支持。

2014年,根据“四四二”教研模式开展了高中数学作业设计的研究,“四四二”教研模式是长宁区教研室在区域性项目推进过程中实施的一种教研模式,其特点是:全员参与,三级互动,自下而上,点面结合。流程框架如图1所示。(www.xing528.com)

作为区域推进、涉及每一位教师教学工作的项目,实现“共研、共享、共有”的目标,在研讨过程中,实现学校教研组、教研联合体(教研片)、区学科组三级教研的互动,真正发挥教研网的作用。项目推进的流程采用自下而上、上下互动的步骤,由区学科组布置整体工作目标,学校教研组作为项目研究的起点,在此基础上,组织教研片的研讨工作,最后集中全区资源开展研讨,为每一个层次的教研组织提供抓手,并且做到研究目标明确、目标一致,实现了上下有效互动。研究成果首先在试点学校试验,总结经验,适时调整,再面上推广,通过点上的经验辐射面上,点面结合,经验分享。

图1

同时完成高中学段核心知识点的梳理,并初步形成了各年段的分层作业。形成了高中阶段《常见的88个核心知识点以及考试要求》,形成“分层作业”的设计模版。完成了高中各年级上学期的数学学科分层作业电子稿,供各学校使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