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教出高情商的孩子,只需一支笔

教出高情商的孩子,只需一支笔

时间:2023-08-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如果孩子对兔子和猫等可爱的小动物丝毫不感兴趣,对它们视而不见;如果孩子随意践踏花草树木,对大自然神秘而又美丽的植物不感到惊奇,那么这说明他面向大自然的心灵之窗尚未打开。成人可以给孩子一张白纸和一支铅笔,告诉他可以随心所欲地作画。这幅红色树干的图画对我们的教育来说很宝贵,它说明了这个孩子的观察能力还有所不足,还没有对周围环境产生兴趣,没有对大自然推开心灵之窗。

教出高情商的孩子,只需一支笔

我已经说过每一个孩子都是积极的观察者,他用感官从周围的环境里吸收各种印象,但他并不是像镜子那样将所有的东西都一一容纳。一个真正的观察者一定是有选择地吸收印象的。孩子在选择印象的时候,凭借的是内在的冲动、敏锐的感觉或某种特殊的兴趣,而不是盲目地把所有的都照单全收。

如果孩子对兔子和猫等可爱的小动物丝毫不感兴趣,对它们视而不见;如果孩子随意践踏花草树木,对大自然神秘而又美丽的植物不感到惊奇,那么这说明他面向大自然的心灵之窗尚未打开。这个时候,父母应该去帮孩子推开这扇“窗”,否则在自然面前,孩子的心灵永远是关闭的。

如何才能帮孩子推开这扇窗呢?我认为让孩子涂鸦是一个很好的方法,涂鸦的意义很重要。通过涂鸦练习,孩子的观察会更仔细,能够培养其对外界事物的感知力。所以,让孩子去涂鸦吧!让他想画什么就画什么,想怎么画就怎么画。

成人可以给孩子一张白纸和一支铅笔,告诉他可以随心所欲地作画。孩子第一次涂鸦往往非常混乱,甚至看不出画的什么形状。不过不要小瞧这些乱七八糟的线条,因为它也表达了孩子心里对外部事物的认识。我们可以问问孩子他画的是什么,并且把他想要画的事物在画上标记出来。通过这样的练习,孩子会画得越来越清楚。绘画需要认知,所以在这个过程中孩子逐渐就养成了观察细节的习惯。很多很细微的地方,孩子基本上都能观察到,并在绘画中表现出来。

我们可以这样引导孩子:如果孩子在纸上画了一只小兔子,等小兔子画好之后,我们可以这样暗示他:“小兔子在哪里住呢?”等孩子回答之后,我们可以顺理成章地再让孩子给小兔子画一个漂亮的窝。接着我们可以进一步启发他:“怎样才能让小兔子的房子更漂亮呢?”这个问题无疑能让孩子自由地去想象,各种装饰会显现在他的脑子里。让孩子尽情地去添加吧,在房子周围画上绿草地、美丽的小花、翩翩起舞的蝴蝶等。

等孩子画好了这些,我们还可以接着问孩子:“小兔子最喜欢吃什么呀?”孩子略微一思考,会很高兴地在小兔子旁边画上萝卜白菜之类的食物。如此下去,孩子很可能会更加投入,会继续想象小兔子还需要什么。我们在旁边可以进一步给孩子暗示,让孩子尽可能多地去联想事物。

就这样,原本只是画了一只小兔子的纸上,不仅有了漂亮的兔子窝、绿草地、美丽的鲜花、可口的萝卜,还有小乌龟蘑菇、蝴蝶、太阳……成了一幅漂亮的春日风光图。(www.xing528.com)

在儿童之家有这样一个孩子,我们在上绘画课的时候,发现这个小男孩把树干涂成了红色。当时,绘画老师想过去阻止这个孩子:“你怎么能把树干涂成红色呢?所有的树都不是这样的。”

我劝那位老师不要这么做,并让孩子继续涂了下去。这幅红色树干的图画对我们的教育来说很宝贵,它说明了这个孩子的观察能力还有所不足,还没有对周围环境产生兴趣,没有对大自然推开心灵之窗。我们所要做的就是鼓励这个孩子多多观察周围的事物,多做色彩感觉的练习,日积月累,他对色彩的认识能力就自然提高了。

此后,每天我们都会带这个孩子和其他孩子一起在花园里玩耍,让他在那里熟悉周围的事物,尤其是树干的颜色。可能就在某一个不经意的时刻,孩子会发现树干不是红色的,就像天空不是青色的一样。

在接下来的绘画练习中,这个孩子再为树涂色的时候就好了许多:有一天,他把树干涂成了棕色,把树枝和树叶涂成了绿色;后来,他把树枝也改涂成了棕色,只把树叶涂成了绿色。由此可见,孩子在不断观察,而且观察越来越细致。

我们发现,这样的色彩感觉练习能够让这个孩子自发地去观察周围的事物。这样孩子不仅学会了分辨颜色,还在智力上获得了发展,因为他开始学会如何去辨别事物了。由此可见,涂鸦绘画对孩子的成长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