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刘禹锡在连州期间的农业生产影响

刘禹锡在连州期间的农业生产影响

时间:2023-08-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古代文人政治上的不得意,对于他个人来说有其不幸,但对于流寓地而言无疑是一大幸运。下面,以刘禹锡流寓连州为例进行说明:首先,刘禹锡任连州刺史期间重视农业生产。刘禹锡对连州人民的生产、劳动、生活、世情观察入微,以充满激情的笔墨,生动地勾画了当时连州人民劳动生活的各种画面。取得如此好的成绩,刘禹锡功不可没。

刘禹锡在连州期间的农业生产影响

古代文人政治上的不得意,对于他个人来说有其不幸,但对于流寓地而言无疑是一大幸运。当他们流寓岭南之时,虽然在心理上感到非常郁闷,然而在行动上却对当地有很深远的影响。下面,以刘禹锡流寓连州为例进行说明:

首先,刘禹锡任连州刺史期间重视农业生产。他到连州上任之后即深入民众,体察民情,了解连州情况。刘禹锡的《连州刺史厅壁记》生动地描绘了当时的连州风物:“山秀而高,灵液渗漉,故石钟乳为天下甲,岁贡三百铢,原鲜而朊,卉物柔泽,故综蕉为三服贵,岁贡十笥。林富桂桧,土宜陶瓷,故候居以壮闻。石侔琅王千,水孕金碧,故境物以丽闻。环峰密林,激情储阴,海风驱温,交战不胜,触石转柯,化为凉风思,城压赭岗,踞高负阳。土伯嘘湿,抵坚而散,袭山逗谷,化为鲜云。故罕罹呕泄之患,亟有华皓之齿。信荒服之善部,而炎裔之凉墟也。”这篇文章对连州的山川、地形、物产、职贡、气候、疾病等都进行了描述,而且语言优美,状物鲜明,生动形象,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

刘禹锡对连州人民的生产、劳动、生活、世情观察入微,以充满激情的笔墨,生动地勾画了当时连州人民劳动生活的各种画面。如:《插田歌》这样写道:“冈头花草齐,燕子东西飞。田塍望如线,白水光参差。农妇白绽裙,农夫绿蓑衣。齐唱田中歌,婴咛如‘竹枝’。但闻怨响音,不辨俚语词。时时一大笑,此必相嘲嗤。水平苗漠漠,烟火生墟落。黄犬往复还,赤鸡鸣且啄。路旁谁家郎?乌帽衫袖长。自言上计吏,年初离帝乡。添夫语计吏:‘君家侬足谙。一来长安罢,眼大不相参。’计吏笑致辞:‘长安真大处。省门高轲峨,侬入无数度。昨来补卫士,唯用竹筒布。君看二三年,我作官人去。’”与此同时,他还关心百姓疾苦,帮助老百姓治病,还编医书《传信方》。他还团结少数民族,如《莫徭歌》等,都促进了连州的政治社会的稳定和发展。(www.xing528.com)

其次,刘禹锡任连州刺史期间重视文化建设和人才培养。他守政不阿,重土爱民,重教兴学,栽培州人,带动连州文化进入兴盛时期。他的学生刘景成为连州第一个进士,他即挥毫祝贺,《刘景擢第》:“湘中才子是刘郎,望在长沙桂阳。昨日鸿都新上第,五陵少年让清光。”之后,刘景之子刘瞻也中进士,官至宰相。期间,各地儒生趋之若鹜,这对于当地的文化风气的形成,无疑影响巨大,此后人才辈出,“连州科第甲通省”、“连州风物媲美中州,则禹锡振起之力居多。”计唐代广东进士48名,其中连州12名,占1/4;终北宋一朝,广东进士127名,其中连州占43名,号称“连州科第甲通省”。取得如此好的成绩,刘禹锡功不可没。观唐宋八大家中柳宗元之于永州柳州韩愈之于潮州苏轼之于惠州、儋州,莫不如是。即至今日,他们的创作仍是当地一笔丰厚的文化遗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