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宋代花馔,另类宋元解析

宋代花馔,另类宋元解析

时间:2023-08-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百花生日是良辰,未到花朝一半春。旧时,江南有花神崇拜的习俗,尤其是苏杭地区,至今仍留有不少花神庙遗址。四时交替,一年之中,百花各循时节相继绽放。据此,我国古代物候学有“二十四番花信风”之说,此说源自南唐徐锴的《岁时广记》,最早称“花信风”。所谓的花信风,原指春日因循花期而至的时风。至夏季的第一个节气—立夏,便是“三春过后诸芳尽”的景象。到芒种,古代女子有送别花神的旧俗,江南一带尤盛。

宋代花馔,另类宋元解析

百花生日是良辰,未到花朝一半春。

红紫万千披锦绣,尚劳点缀贺花神[1]

诗中所吟的“花朝”即百花的诞辰,中国古代以农历二月十二日为花朝节。百花各有诞辰,也各有司花之神。旧时,江南有花神崇拜的习俗,尤其是苏杭地区,至今仍留有不少花神庙遗址。

就拿苏州城来说吧!旧时,苏州山塘一带的花神庙可谓星罗云布,此地最早的花神庙为桐桥花神浜花神庙。相传,该庙的花神姓李,冥封永南王,旁列十二花神,即正月梅花寿阳公主,二月杏花神杨玉环,三月桃花神息夫人,四月牡丹花神丽娟,五月石榴花神卫氏,六月荷花神西施,七月葵花神李夫人,八月桂花神徐贤妃,九月菊花神左贵嫔,十月芙蓉花神花蕊夫人,十一月茶花神王昭君,十二月水仙花神洛神。[2]

不过,各地十二花神的说法不一而足,甚至还有男花神之说,本文暂不赘述。

四时交替,一年之中,百花各循时节相继绽放。据此,我国古代物候学有“二十四番花信风”之说,此说源自南唐徐锴的《岁时广记》,最早称“花信风”。所谓的花信风,原指春日因循花期而至的时风。二十四番花信风始于小寒,以梅花为先驱,终于楝花。后来,明初的王逵在《蠡海集》中记录了一套完整的二十四番花信风理论。

花信风可视为花儿与风之间的一场约会,一番风如期而至,一种花随之而开。一候吹开梅花,二候吹开山茶,三候吹开水仙……直到春日将尽,荼蘼与楝花接踵而至,俗语云:开到荼蘼花事了。至夏季的第一个节气—立夏,便是“三春过后诸芳尽”的景象。到芒种,古代女子有送别花神的旧俗,江南一带尤盛。

二十四番花信风[3](www.xing528.com)

文化视角来说,花事是古代文人永不言倦的话题。由饮馔方面视之,花也已经全方位融入古人的生活里。百花之中,可食用者不胜枚举。南宋林洪[4]的《山家清供》一书中择取约20道与鲜花相关的肴馔,这一道道弥漫着人间烟火气息的菜肴竟也能拥有这般高雅非凡的风骨。

《早春图》

宋代郭熙绘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水仙》

元代赵孟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花篮》

宋代李嵩绘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