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茶树喜阴高山,阳光早晚最佳

茶树喜阴高山,阳光早晚最佳

时间:2023-08-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不足和过多都对茶树生长有影响。茶树是喜荫植物,“茶宜高山之阴,而喜日阳之早”概括了茶树对环境的要求,明确指出优质茶叶产于向阳山坡有树木荫蔽的生态环境。茶树起源于我国西南地区亚热带雨林之中,在人工栽培之前,它和热带森林植物共生,被高大树木所荫蔽,在漫射光多的条件下生长发育,因此形成了喜温、喜湿、耐荫的生活习性。

茶树喜阴高山,阳光早晚最佳

“茶者,南方之嘉木也。”顺着《茶经》里的记载,一次次展开想象,遥对那云南思茅地区已有2700多年历史至今仍然存活着的野生茶树,还有那片茂密的原始森林,不禁想起了“神农尝百草”的传说。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茶树和利用茶树的国家,茶树的栽培已有几千年的历史。

茶树起源

茶起源于何时?按植物分类学的方法,可以追根溯源,先找到茶树的亲缘。据研究,茶树所属的被子植物起源于中生代的早期,双子叶植物的繁盛时期都是在中生代的中期,而山茶科植物化石的出现又是在中生代末期白垩纪地层中。在山茶科里,山茶属是比较原始的一个种群,它发生在中生代的末期至新生代的早期;而茶树在山茶界中又是比较原始的一个种。所以,据植物学家分析,茶树起源至今已有6000万~7000万年历史了。

茶树的形态

茶树是由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等器官组成,它们分别执行着不同的生理功能,这些器官有机地结合为一个整体,共同完成茶树的新陈代谢及生长发育过程。茶树树型一般分为乔木型、小乔木型、灌木型三种。

乔木型

茶树主干明显,分枝部位高,树高通常3米以上,野生茶树可高10米以上。这类茶树主根发达,多半属较原始的野生类型。乔木型茶树抗寒性弱。只适合在南方生长,采摘的叶子适合作红茶,主要分布于我国的云南、广东、台湾等地。

小乔木型

属于乔木、灌木间的中间类型,有较明显的主干与较高的分枝部位。此类茶树适应性强,采摘的叶子适合作乌龙茶、红茶,也有制绿茶的,主要分布于我国的江南茶区南部。

灌木型

无明显的主干,树冠较矮小,自然状态下,树高通常达1.5~3米,分枝多出自近地面根茎处,分枝稠密。这种茶树叶子小,一般用来制绿茶,我国种植的面积较广。(www.xing528.com)

生长环境

土壤:一般是土层厚1米以上,不含石灰石,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有机质含量1%以上,通气性、透水性或蓄水性能好。酸碱度pH值4.5~6.5为宜。

雨量:雨量平均,且年雨量在1500毫米以上。不足和过多都对茶树生长有影响。

阳光:光照是茶树生存的首要条件,不能太强也不能太弱,茶树对紫外线有特殊嗜好,因而高山出好茶。

温度:一是气温,二是地温,气温日平均需10℃;最低不能低于-10℃。年平均温度应在18~25℃。

地形:地形条件主要指海拔、坡地、坡向等。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和湿度都有明显的变化,在一定高度的山区,雨量充沛,云雾多,空气湿度大,漫射光强,这对茶树生育有利。但地形也不是越高越好,在1000米以上会有冻害。偏南坡为好,坡度不宜太大,一般要求30°以下。

茶事历历

为什么“高山云雾出好茶”?茶树是喜荫植物,“茶宜高山之阴,而喜日阳之早”概括了茶树对环境的要求,明确指出优质茶叶产于向阳山坡有树木荫蔽的生态环境。茶树起源于我国西南地区亚热带雨林之中,在人工栽培之前,它和热带森林植物共生,被高大树木所荫蔽,在漫射光多的条件下生长发育,因此形成了喜温、喜湿、耐荫的生活习性。

自古以来,名茶就与名山大川有着不解之缘。高山云雾出好茶,早就为人们所认知。在海拔800~1200米的山地,云雾多、漫射光多、湿度大、昼夜温差大,正好满足了茶树生长发育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