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枢的沟通行为在自闭症问题行为干预中的作用

中枢的沟通行为在自闭症问题行为干预中的作用

时间:2023-08-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虽然在行为分析学中没有对沟通行为做出明确的定义,但对人类主要沟通行为之一的“语言行为”,以斯金纳为首的研究者已做出了详细的分析。斯金纳将语言行为定义为,是通过某一个体所属的语言共同体中的成员的强化而形成、变化、维持的操作性行为。像这样,我们的语言行为也是被作为接收者的对方的行为而强化的操作性行为,对方的行为以及存在就会成为限制作为发信者的说话方的语言行为产生的辨别刺激。

中枢的沟通行为在自闭症问题行为干预中的作用

沟通行为是个体间的互动,被认为是信息互换,即相互传达想法和意义的过程(Owens,R.E.,1986;糸魚川,1993)。虽然在行为分析学中没有对沟通行为做出明确的定义,但对人类主要沟通行为之一的“语言行为”,以斯金纳为首的研究者已做出了详细的分析。斯金纳将语言行为定义为,是通过某一个体所属的语言共同体中的成员的强化而形成、变化、维持的操作性行为。所以,语言行为也和其他操作性行为相同,是自发性的反应,也是随着后续强化刺激提升发生倾向的反应。于是,基于最初对操作性行为发生没有影响的却必要的刺激,对该行为进行强化刺激,之后就能达到提高该行为的发生概率的效果。而能达到这样功能的刺激被称为辨别刺激。例如,在自动贩卖机买饮料的行为,就能得出眼前的自动贩卖机(辨别刺激)→买饮料(操作性行为)→得到饮料(强化刺激)的解释。像这样辨别刺激→操作性行为→强化刺激这三者的关系叫作操作性条件反射的三项相倚(Skinner,1953)。对语言行为也能做出同样的解释。例如,以在饮食店点饮料时和店员对话为例,我们假设有这样的对话。店员问:“您决定好点什么了么?”客人说:“请给我一杯冰咖啡。”然后店员就会说:“一杯冰咖啡对吗?”这时候店员的“您决定好点什么了么”的提问,对客人为了点饮料产生的“请给我一杯冰咖啡”这一语言行为起到了辨别刺激的功能,店员的“一杯冰咖啡对吗”的回答,对客人为了点饮料产生的“请给我一杯冰咖啡”这一语言行为起到了强化刺激的功能。像这样,我们的语言行为也是被作为接收者的对方的行为而强化的操作性行为,对方的行为以及存在就会成为限制作为发信者的说话方的语言行为产生的辨别刺激。总之,作为衡量沟通行为的标准,三项相倚的成立是十分重要的,在日常生活场面自然背景中,这个相倚也广泛成立,可以说与沟通行为的形成、变化、维持密切相关。(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