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失落心理调节与父母分离问题

失落心理调节与父母分离问题

时间:2023-08-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总体来看,父母在离开前一般都对孩子进行过长时间的多次沟通,要接受这一残酷现实,对他们的心理是一种考验。MM03的妈妈是在她8岁的时候外出打工的,现在提起当初妈妈的离开,她仍然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眼泪不断流出。在这种情况下,儿童往往只能依靠情感上的自我排解,来完成对失落心理的调节,以面对生活环境的突然改变。

失落心理调节与父母分离问题

对于一直在父母呵护下的隔代留守家庭儿童来说,父母的离开是一个重要的生活事件,意味着他们要在新的家庭关系结构中调适自己的角色。总体来看,父母在离开前一般都对孩子进行过长时间的多次沟通,要接受这一残酷现实,对他们的心理是一种考验。

爸爸早就出去打工了,妈妈也要去找爸爸,说过好多次,从第一次说开始,我就害怕(这一天的到来)。妈妈给我说,打工挣了钱给我买很多东西,还能给我买个电脑,但我那也不想让妈妈走……妈妈走的那天,我在街上哭了好长时间,晚上睡不好觉,老是做梦梦见她。(MM03,女,9岁,小学三年级)

MM03的妈妈是在她8岁的时候外出打工的,现在提起当初妈妈的离开,她仍然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眼泪不断流出。根据心理发展规律,年龄越大,其对父母的依赖性越小,但是,在采访另一位已经上了初三的男孩HF08时,他的感受与MM03却没有太大的区别。

妈妈走的时候,很难过啊,说不上来怎么难过,就觉得心里发空,想哭,老想发呆,发呆的时候容易掉泪。(HF08,男,13岁,初中三年级)

对孩子父母离开后的表现,笔者也对老师和监护人做了访谈,监护人大多给出的信息是“很不高兴”“不太说话了”,老师们则反映这些孩子普遍存在沉默、上课走神等现象。儿童中期的自我概念已经能够在人际关系、动机等抽象内部特征中进行界定,因此他们对父母的外出决策是能够认同的,但是在父母长期照料中形成的生活依赖突然失去时,会产生强烈的心理失落感。那么,面对这种心理失落,他们是如何调节的呢?(www.xing528.com)

在街上溜达了一下午,也不愿意去找伙伴们玩儿,到吃饭的时候就回了家,爷爷奶奶做了很多好吃的,但是也吃不下,晚上睡觉也睡不着,迷迷糊糊想了好多事情,没有办法啊,但是妈妈说了,会经常给我打电话啊,过年的时候他们就回来了,只要我好好听话,过年给我多买点东西,平常要是想买什么,可以直接给爷爷奶奶要。(MF01,男,7岁,小学一年级)

爸爸妈妈走的时候正好是星期六,下午我就在家里看电视,到了第二天,和伙伴一起到镇上买了点东西,想去网吧上会网的,带的钱不是很多,如果爸爸妈妈真赚了钱给买个电脑就好了,可以在家里上网。自己难过,妈妈比我更难过,说好赚了钱好好供我读书,还能盖上新房子,反正他们会经常回来的,妈妈答应每个月都回来看我。(MF06,男,12岁,初中一年级)

接受现实是无奈的。从访谈资料看,在只能接受的情况下,隔代留守家庭儿童采取了情感上的自我排解方式。排解的内容集中在两点:一是父母对于重逢及物质的承诺,二是对父母打工意义的认知。年龄较小的儿童看重前者,年龄较大的儿童既对重逢及物质承诺有所期待,也能够进一步认识父母外出对于个人与家庭的重要意义,并且能够站在父母的角度来“移情”看待这一问题。

可惜的是,在对祖父母和老师的访谈中,发现他们并没有过多留意儿童的这种情绪波动。这是由于农村祖父母囿于自身文化素质,更多关注的是儿童的衣食住行等,而老师对隔代留守家庭儿童属于一种事后认识,即当其父母离开一段时间后才能逐渐了解到此种信息。在这种情况下,儿童往往只能依靠情感上的自我排解,来完成对失落心理的调节,以面对生活环境的突然改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