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贝加尔湖:世界第二大淡水湖

贝加尔湖:世界第二大淡水湖

时间:2023-08-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组成地壳的各种岩石,处于不断的运动中。贝加尔湖的水量为2300立方千米,仅次于里海,居世界湖泊的第二位,由于里海是咸水湖,所以贝加尔湖成为世界上水量最多的淡水湖。贝加尔湖在我国云南境内这种成因的湖泊较多。大地上的湖泊很多,追溯这些湖泊的身世,是饶有兴味的一件事。因此,人们把这五大湖组成的淡水湖群,称为“北美大陆的地中海”。

贝加尔湖:世界第二大淡水湖

当你在飞机上俯瞰大地时,那大大小小的湖泊星罗棋布,就像一块块巨大的、形状不很规则的镜子,放在辽阔的田野里,嵌在绵延的山丛间,镶在绿茵茵的草原上,在阳光照耀下反射出耀眼的光芒。

湖泊的外部形态是千差万别的。就湖泊面积而言,大型湖泊可达数万到数十万平方千米,小型湖泊只有几公顷。湖泊的深度差别也大,有深达千余米的深湖,也有水深仅几厘米的近于干涸的湖泊。湖泊几何形态上的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湖盆的起源,不同成因的湖泊其轮廓是不同的。为数众多的湖泊是地壳运动的副产品。

组成地壳的各种岩石,处于不断的运动中。岩石受力以后,发生各种变形和错动,有的上升,有的下降,有的发生弯曲。当岩石受到的力强过它的强度极限时,就会发生断裂变形,形成各种断层。如果两条相邻断层中间的岩块或地块相对下落,就形成地堑。断层或地堑都是由地壳构造运动而形成的,由它们形成的凹陷洼地,如果积水成湖,就叫构造湖。

地球上的一些大中型湖泊多属于这种成因类型。构造湖盆的特点是湖岸狭长而平直,岸坡陡峻,深度较大。

世界上最大的东非大裂谷,有人比喻为大地脸上最大的伤疤,就是地壳发生断裂运动形成的。在这条大裂谷的南部,大大小小30多个湖泊,像一串珍珠似的镶嵌在它上面,其中,面积达31900平方千米的坦噶尼喀湖和面积达30800平方千米的马拉维湖,都是世界上的大湖。

与东非大裂谷一样,西伯利亚高原南部的贝加尔湖,也是一个大型的构造湖。在2500年以前,由于强烈的地壳断裂运动,形成了一条狭长的、深陷的、呈新月型的谷盆,它两侧陡峻的断壁悬崖高达1000~2000米。因而贝加尔湖的湖盆深陷,湖水的深度为1620米,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泊。

贝加尔湖的水量为2300立方千米,仅次于里海,居世界湖泊的第二位,由于里海是咸水湖,所以贝加尔湖成为世界上水量最多的淡水湖。

站在贝加尔湖边,你会发现蓝黑色的湖水非常清净,透明可鉴。这是由于湖的东南,有色楞格河注入,南段的西北侧,则有安加拉河流出。这样使得湖水得到不断更新,盐分在湖内不能累积。

贝加尔湖

在我国云南境内这种成因的湖泊较多。像著名的洱海、阳宗海、抚仙湖和滇池等,它们多沿着断裂方向排列,并且都是南北长,东西窄,湖深水澈。抚仙湖的水深达151.5米,是我国仅次于长白山天池的第二深湖。

我国青藏高原的许多湖泊也属于构造湖。那里的一些较大的湖盆,排列方向与地区性大断层的方向是一致的,呈线状延伸。

在吉林省东南部中朝两国边境,有一座风光绮丽的高大山体,矗立在广阔的熔岩高原上,这就是世界著名的长白山。在长白山的主峰白头山巅上,有一个著名的湖,叫天池。天池像一面明镜,光可鉴人。翠绿的池水,紫蓝色的云影,耀眼的白雪峥嵘的奇峰和色泽瑰丽的山岩,构成了美丽奇幻的人间仙境。(www.xing528.com)

天池略呈椭圆形,水深312.7米,面积为9.2平方千米,是我国第一深湖。为什么天池会位于这么高的地方?而又这么深?这是令一般人感到难以琢磨的问题。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人们对它产生神秘和崇敬之感,把它和“天”、“神”等概念联系在一起

众所周知,地下有炽热的岩浆,如果沿着地壳中的一个管道或裂隙喷溢出来,就会发生火山爆发现象。岩浆的这种喷出地表的活动,在地质学上称为火山活动。熔岩的喷出和流动,可以明显地改变地面形态,形成许多大型的洼地。火山喷发,常在顶部形成一个圆形的火山口。在火山停止喷发后,火山口内可以蓄水成湖,这种湖泊称为火山口湖。火山口湖的外形多呈圆形、椭圆形或马蹄形。

天池之所以位于白头山之巅,并且水深达300多米,正是由于它是一个火山口湖的缘故。我国的火山口湖,除了长白山的天池以外,还有台湾地区的日月潭、浙江天目山顶被称为“天目”的两口湖等。

天 池

火山喷发的熔岩在流动过程中,有时会堵塞河道,像短暂瞬间造就的天然大坝,拦腰斩断奔腾的河川,使河水水面扩大,成为一座堰塞湖。我国东北的镜泊湖和小兴安岭两侧的五大连池,都是熔岩堰塞湖。另外一类堰塞湖是由地震或者泥石流等引起的山崩滑坡物质堵塞河床形成的。这种类型的堰塞湖在我国西藏东南部较为常见。1900年,藏东南波密县因地震影响而发生特大泥石流,截断了乍龙曲,形成一个海拔2159米、长16千米、宽2千米、深25米的易贡错,使两个村庄淹入湖中。八宿县200年前在一条河流的右岸发生巨大山崩,堵截了河流的出口,从而形成海拔3800米、长26千米、宽12千米、面积为20平方千米的然乌错。

大地上的湖泊很多,追溯这些湖泊的身世,是饶有兴味的一件事。除了上面已经谈到的构造湖、火山口湖、堰塞湖外,还有一种冰川湖。在欧洲北部面积只有4775平方千米的芬兰,竟有大大小小的湖泊55000多个。当你乘飞机飞越芬兰上空时,只见星星点点的湖泊,像无数颗珍珠撒在青山之中。芬兰因此被称作“千湖之国”。

北美洲的加拿大,湖泊也是多不胜数,繁若星辰。最著名的是大熊湖、大奴湖、温尼伯湖。在美国和加拿大交界的地方,湖泊不但多,而且大。除了伊利湖和安大略湖外,还有苏必利尔湖、休伦湖、密歇根湖,这五个湖都是世界有名的大湖。因此,人们把这五大湖组成的淡水湖群,称为“北美大陆的地中海”。

在这些地方,如此之多、如此之大的湖泊都是冰川的杰作。在几十万年以前,这些地方覆盖着大陆冰川,巨厚的冰体在重力作用下,缓慢地向前移动。巨大的冰块和夹在其中坚硬的砾石,就像一把把锋利的大镰刀,沿途不停地刻蚀地面,在大地上挖出许许多多、大大小小、深浅不一的槽谷和盆地。后来,整个地球上的气候转暖,冰川逐渐融化,许多原来冻结在冰块里的泥沙,渐渐地沉积下来,把山谷堵住了。这样一来,高处山峰上融化下来的雪水,到此不能继续通行,全部被拦在了山谷中,就形成了湖。这种湖叫做冰蚀湖。

我国沙漠地区有成百上千个被称作“明珠”的大小湖泊,属于沙丘受定向风吹蚀成的丘间洼地被潜水汇聚成的风成湖;还有沿海平原洼地由于沿岸流所挟带的泥沙不断淤积,海湾被沙嘴封闭而形成的泻湖,它们多分布在沿海平原低地区;此外,还有由于河道的横向摆动而残留的河迹湖,或随河流天然堤而生的堤间湖等。

在自然界中,还有不少湖泊的成因具有混成的特点。

北美五大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