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心理疏导模式实施过程中需要具备的观念

心理疏导模式实施过程中需要具备的观念

时间:2023-08-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但是在运用心理疏导模式调解矛盾纠纷时,人民调解人员一定注意以下问题。在这个过程中,人民调解员扮演着心理疏导者和心理咨询师的角色。但是人民调解人员并不是真正的心理咨询师,并不承担对当事人进行专业的心理咨询和辅导的责任。这就要求在人民调解工作的实践中,人民调解人员对自己的角色要有清晰的认知,不能把自己变成当事人专业的心理咨询师。

心理疏导模式实施过程中需要具备的观念

心理疏导模式是人民调解的工作模式。这种模式的适应范围十分广泛。无论是在化解家庭矛盾、邻里纠纷,还是交通纠纷、医患纠纷中,这项模式都能发挥较好的作用。但是在运用心理疏导模式调解矛盾纠纷时,人民调解人员一定注意以下问题。

一是对心理疏导模式的价值要有清晰的认知,不要夸大心理疏导模式的作用,也不要忽略这种模式的价值。心理疏导模式是人民调解工作模式之一。除了这种模式之外,居间调解模式和专家裁决模式在解决矛盾纠纷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人民调解工作过程中,这三种模式的关系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而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人民调解工作中遇到的矛盾冲突不是依靠单一的模式就能解决的,而是各种模式综合运用的结果,这就要求人民调解员要对心理疏导模式有清醒的认知,肯定但不夸大这种模式的价值。在具体的工作实践中,以灵活多样的方式把心理疏导模式与其他解决问题的方式相结合,促进人民调解工作目标的实现。

二是对自己的角色要有清晰的认知与定位,不要把你自己变成心理专业的心理咨询师。人民调解工作过程中的心理疏导工作是一种调解方法。通过心理疏导使当事人能够心平气和地面对问题和冲突,使矛盾冲突在良好的氛围中得到解决。在这个过程中,人民调解员扮演着心理疏导者和心理咨询师的角色。但是人民调解人员并不是真正的心理咨询师,并不承担对当事人进行专业的心理咨询和辅导的责任。这就要求在人民调解工作的实践中,人民调解人员对自己的角色要有清晰的认知,不能把自己变成当事人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如果没有这种对自己职业的清醒认知,没有准确的自我角色定位,而追求心理疏导与咨询的效果,那么,人民调解员在工作中就会迷失自己的身份。如果心理疏导效果不佳,人民调解员就可能陷入自我否定与自我怀疑的泥潭中。(www.xing528.com)

三是人民调解工作中的心理不仅适用于当事人,而且还适用于人民调解人员自己,人民调解人员的自我心理疏导比对当事人心理疏导更加重要。在化解矛盾解决纠纷过程中,调解人员会遇到形形色色的人和事,会遇到很多困难和压力,会被调节对象误解甚至辱骂。这就要求调解员不仅要有化解别人心理矛盾、帮助调解对象疏导压力和解开心结的能力,而且也要求调解人员要具有自我情绪情感调解、自我压力管理的能力。调解人员需要形成完整的心理疏导观念,心理疏导的对象不仅是调解对象,而且还是调解人员自己。在自我心理疏导上,调解人员可以自行心理调适,也可以在调解队伍中,通过分享、交流与研讨的方式相互进行心理疏导,相互鼓励与激励。只有形成完整的心理疏导意识,建立自我心理疏导的机制,才能保证调解人员处于积极的心理健康状态,使调解人员以饱满的热情和爱心投入工作。

心理疏导模式是人民调解工作中重要的模式,我们相信随着心理学的发展和越来越多的人民调解员对心理学学习和研究,心理疏导模式在人民调解工作中能够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