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心理疏导的总体思路的分析

心理疏导的总体思路的分析

时间:2023-04-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心理疏导具有同样的价值,坚持“以人为中心”的价值导向为实现心理疏导的功能做好了充足的准备。对心理问题和不良情绪较突出的重点群体提供社会心理救助,培养积极健康向上的良好心态,以充分体现出“以人为中心”的理念。

心理疏导的总体思路的分析

在思想政治工作体系中蕴含着心理疏导的功能,从根本价值上来说,思想政治工作秉承着“以人为中心”的价值理念,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自己的根本目标,而心理疏导功能得到发挥也是立足于“以人为中心”的价值导向上,指向人的潜能发挥,最终指向人的全面发展。

一、心理疏导以实现 “以人为中心”的理念为价值导向

“思想政治工作定位为满足人生存与发展的一种生命活动、一种主体性活动”[1],在这种价值取向的影响下,心理疏导应以发展视角替代问题视角,从关注存在心理问题者转变为关注全体工作对象,从重视工作对象的共性统一发展转换为注重其个性独特发展,树立“以人为中心”的价值理念,凸显心理疏导的人性化、服务化和个性化。

心理疏导体现 “以人为中心”的价值导向,强调个体是解决自己问题的专家,心理疏导不能超越个体的能力和潜能,只能帮助个体在了解自己的基础上梳理出自己的心路历程,找到自己心理困惑的症结所在,加以改变,这充分体现了对人的一种关怀,对“以人为中心”的一种坚持。简言之,心理疏导是立足“人性本善”的价值观,从“以人为中心”的根本价值出发,体现在帮助个体疏通心理阻塞,从而解决思想和心理上的困惑。

人之所以为人,不仅因为它具有社会的属性,而且是因为“人是具有自我意识的反思性的理智者,人不仅仅靠面包生活,而是通过实际的询问、言语和行动生活,在其中人们表达他们对人的处境的理解。[2]”心理疏导在践行的过程中追求“以人为中心”的价值导向,势必要整合人的心灵,疏通人的心理,转化人的思想,最终才能达到人本价值的实现,这样才能实现思想工作的最高目标——人的本质的自由。心理疏导具有同样的价值,坚持“以人为中心”的价值导向为实现心理疏导的功能做好了充足的准备。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经济转型、社会转型,加剧了人们的压力感、隔阂感、失衡感,如果不及时舒解,会造成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所以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能够理顺情绪,促进心灵和谐。各企事业单位根据职工职业特点开设压力管理、亲子教育、婚姻家庭心理辅导等各类特色的课程,针对不同群体有针对性的开展工作,对留守儿童、空巢老人、残疾人等给予特殊的心理服务,照顾不同的群体和个体的心理需要,以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对心理问题和不良情绪较突出的重点群体提供社会心理救助,培养积极健康向上的良好心态,以充分体现出“以人为中心”的理念。

二、心理疏导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指向

“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最高纲领和终极价值目标。所谓人的全面发展就是指“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完整的人,把自己的全面的本质据为己有”[3]。心理疏导也是在秉承这一目标,希望通过心理疏导的开展,提升人的综合素质,满足人的需要和欲求。心理健康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前提,只有人具有了健康的心理、坚强的意志、合理的认知,人才能走向全面而自由的道路,而心理健康的实现离不开心理疏导功能的发挥。换言之,心理疏导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经过程。心理疏导帮助疏导对象提高自我认识能力,认识和挖掘自身潜能,不断突破自我的种种限制,实现全面而充分的发展。(www.xing528.com)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并不是简单的帮助人实现外部的成长,而应该“以促进受教育者的思想道德、人格品质之发展,道德生活之完满,人生境界之提升为目的,以促进受教育者自由、全面、和谐的发展为最终指向。[4]”简言之,心理疏导就是要发展人,发展身心统一的人,发展身心统一且全面而自由的人。心理疏导中促进人发展,更重要的是促进人精神的丰富、内心的成熟,实现心理的平衡和健康。

三、心理疏导要以完成思想政治工作的任务为重点内容

心理疏导和思想政治工作的有着密切的联系,二者的目的都是培养人格完善、全面发展的人。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体系纷繁复杂,其中包括树立正确态度的人生观世界观教育,教会我们如何做人的道德观教育,塑造良好国民的政治观教育,还包括为促进个体身心和谐的心理疏导,在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体系中,心理疏导有着重要的地位,心理疏导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契合,并组成一个有机体,共同丰富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在价值,所以就究其目标本质来说,心理疏导必然要完成思想政治工作的任务。

心理疏导有效地排解人的心困扰,合理地建立社会关系,帮助个体很好地适应社会。人们的社会心态是否健康,直接影响社会关系是否和谐、社会局势是否稳定,进而影响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伴随社会深刻转型,我国社会心态也出现多元多样多变的新特点。在这种形势下,开展心理疏导工作,培育健康的社会心态,成为思想政治工作的新的内容。

心理疏导重个体的差异性,但并不是不仅仅是为个体服务,开展心理疏导是以服务大众为宗旨,全面展开,建立覆盖不同层面、不同群体的心理服务网络,让更多的人得到心理疏导的服务。在学校、社区、厂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等构建形成心理疏导服务工作网络。要制定周密方案,有效协调推动心理疏导工作落实。具体操作时可以注意:第一,实施全方位的普及宣传。组织心理疏导工程启动仪式,发放爱心卡,制作宣传海报,引发心理健康辅导手册,编发专题电子刊物。可通过多形式的宣传手段,让更多的员工尽快提高对心理健康的重视程度,提高活动参与率。第二,开展系统化的心理测查。可以通过专业心理问卷调查、“一对一”访谈、团队座谈等方式,从各个层面、各个岗位类别对员工进行心理测查,将测查数据与全国数据样本进行对比,科学评估员工心理状况、典型问题及影响因素,形成员工职业心理健康报告,并从心理学的角度制定员工心理调适和心理资本优化方案。第三,搭建多渠道的咨询平台。可以开通心理服务热线,建立网络交流方式,也可以聘请专业机构提供电话咨询或心理咨询师驻场辅导、内训师个体疏导,从而保证为不同工作性质和需求的员工提供远程、在线及面咨等多种咨询方式,尽可能满足员工的需求。第四,开展针对性的群体疏导。针对机构调整、岗位变动、安全生产事故、子女高考、迎峰度夏等员工容易产生心理波动的特定需要,可以举办专题辅导或专项辅导。辅导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专题讲座、团体辅导、心理沙龙、团体沙箱、压力缓解等,因地制宜。第五,打造高心理资质型的团队。一是培养心智成熟的员工队伍。可以组建“讲师团”,党政领导带头开展心理资质优化基层巡讲;可以开展“读好书,益心智”活动,发放优质的心理学书籍等。二是培养咨询式的管理团队。加强对管理岗位人员的心理知识培训,组织心理素质提升训练营,开展针对中层干部、一般管理人员等为主的专题培训,不断增强管理者运用心理技巧自我调适和参与组织管理的能力。 所以可以通过全面开展心理疏导服务,实现人的价值和全面发展,来完成思想政治工作的任务。

五、心理疏导要以立足发展建设有中国特色模式为己任

心理疏导的模式是起源于西方社会,比如员工帮助计划(EAP)是组织推行的一种福利计划, 西方对员工进行心理疏导时使用该计划收到了满意的效果。员工帮助计划主要是协助员工解决工作、生活中的各种心理困扰,促进员工身心健康,提升员工整体的生活品质;促进员工之间人际关系的和谐,让员工家庭和睦、工作顺心;协助员工自我成长,引导其职业生涯发展;协调员工工作与生活之间的平衡关系,让员工家庭事业双丰收;提高员工的工作能力,丰富工作内容,增强员工对组织的满意度,创造更好的工作绩效。

虽然员工帮助计划能够帮助员工解决心理问题,营造健康心态,但是鉴于文化和社会因素的制约,生搬国外的EAP疏导模式,硬套入我国的思想政治工作中,显然也是不符合我国国情的。上海德慧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朱晓平认为:“将来EAP在中国的发展模式,最重要的是要适应市场需求。”中华民族积淀五千余年的东方文化,底蕴深厚,有魂有体。文化是有民族特性的,中国传统文化主要是以儒、释、道文化为核心,其人文思想既是出世又是入世,出世是情怀、是心态,入世实现了人智慧带来的社会价值。孔子把为人处世的内容以德为核心展开,表现为入世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企业培养好每一位员工,全面的培养他们的社会人格,这便是企业的“修身”;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形成企业的精英团队,这就是企业的“齐家”;把产品与服务奉献于社会,实现企业的社会价值是为企业的“治国”。企业扩大生产销售世界市场,造福于众生,这便是企业“平天下”的情怀。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EAP模式,就要充分利用中国本土化的传统文化,结合中国人的特点形成一个文化底蕴丰厚的系统服务项目。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学道德规范、孟子的人际交往之道、孔子的德治等思想,均能为员工帮助计划在我国的生存提供肥沃的土壤。员工帮助计划只有结合了中国传统文化思想,才能更加生动有活力,才会更容易被我国企业员工所接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