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学生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研究

大学生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研究

时间:2023-09-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个体的社会文化素质又会促进个体的生理素质、心理素质的改善与提高。心理素质是指个体在心理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本质特征或品质。具体来说,良好的心理素质有助于生理素质的顺利发展,有助于身体健康。因此,以提高心理素质、维护心理健康为目的的心理健康教育就成了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无论对自己还是对他人的心理素质评价差和较差的都是少数。

大学生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研究

(一)心理素质概述

素质在心理学中原指个体生而具有的解剖和生理特点,主要指感觉器官运动器官、神经系统等的结构特点和机能特点,它们是通过遗传获得的,故又称遗传素质。好的遗传素质特别是神经系统的结构特点和机能特点是一个人后天发展重要的生物学基础与前提。如神经过程的强度与人注意力的集中和持久性有关,神经过程的灵活性与注意力的转移能力、思维的敏捷性有关。耳聋或不能辨别音阶的人,难以发展音乐才能;色盲的人不能从事绘画工作。神经类型强而平衡、灵活的人,易形成多血质的气质。现在,“素质”一词多指个体在先天遗传和后天环境教育等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某种基本品质,如道德素质、文化素质等。本书所讲的素质就是指这一含义。

一个人的素质可以分为生理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三类。它们在人的整体素质结构中的性质不同,其作用和地位也不一样。同时,它们之间又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人的整体素质。生理素质处于整体素质发展的基层,是其他素质的载体,是心理素质、社会文化素质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生理的成熟会促进个体的认知、情绪和人格的发展与成熟,也会促进个体社会文化素质的提高。社会文化素质是在生理素质、心理素质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素质发展的最高层次,包括思想品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审美素质以及劳动技能素质。个体的社会文化素质又会促进个体的生理素质、心理素质的改善与提高。

心理素质是指个体在心理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本质特征或品质。它绝不是某种单一的心理现象的本质特征或品质,而是一个综合的评价体系。它涉及人心理的方方面面,包括感知觉、记忆、想象、思维、注意、情感、意志、需要、动机、兴趣、能力、气质、性格等心理现象的本质特征或品质,概括来说,主要包括个体的认知能力和人格特征以及与两者有关的行为或状态。心理素质的好与差有遗传、生理的原因,但更主要的是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由于教育和环境的影响而导致的。一个人的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和发展,需要有效的教育引导和良好环境的熏陶。

虽然心理素质的发展与提高离不开生理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但是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心理素质在人的整体素质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它影响其他素质的形成和发展,为其他素质的发展提供心理基础。具体来说,良好的心理素质有助于生理素质的顺利发展,有助于身体健康。同样,社会文化素质的发展必须以良好的心理素质为前提。无论是科学文化知识的获取、身体锻炼,还是政治、道德等素质的形成与提高,无一不以个体的认知能力和人格特征为基础。一个心理素质差的学生,很难出色地完成学业和坚持身体锻炼,很难战胜各种困难、挫折和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相反,心理素质好的人,不仅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出色地完成各种任务,而且能做到自尊、自强、自爱、自律,能良好地适应社会并取得成就。

因此,以提高心理素质、维护心理健康为目的的心理健康教育就成了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重要组成部分。

(二)大学生心理素质的表现及其特点

我国大学生的年龄一般为18—22岁,正处于人体机能旺盛、精力充沛、朝气蓬勃的人生阶段——青年中期。他们是一个相对特殊的群体:经历相似,经过十多年的苦读,通过激烈的高考竞争而进入大学;他们的自我价值感较高,对自己的期望、评价较高,也有较高的志向水平;他们承受着来自各方面的巨大压力;长期的校园生活,环境相对封闭,使得他们缺乏社会经验和生活经验等。同时,他们又存在着较大的差别:来自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家庭,有不同的生活方式和习惯,以及不同的兴趣和爱好等。正是这些特殊性,决定了大学生心理发展和表现的特点。

1.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总体表现

1998年,北京高教学会心理咨询研究会运用“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问卷(16PF)”“90项精神症状自评量表(SCL-90)”等测量工具,对北京市23所高校600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心理素质及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的结果表明:大学生心理素质总体上是良好的、积极的。大学生无论对自己还是对他人的心理素质评价差和较差的都是少数。大部分大学生在个性特征上呈现出开放、外向、活泼、自信、富于幻想、思维敏捷、情绪较稳定、有创造性潜力、有应对挫折的能力和较强的适应能力等特点。但是也有一部分学生个性存在明显的弱点,表现为责任心不强、自制力较差、言行易脱节、缺乏务实精神、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坚忍不拔和持之以恒的精神等。

2.大学生心理的特点分析

(1)过渡性。

大学时期是大学生从青少年向成人转变的过渡时期,也是个体心理从不成熟走向成熟的重要时期。多数大学生的心理都具有过渡性。从心理发展过程来看,除了认知发展相对成熟外,情感和意志的发展具有明显的过渡性。由于大学生的心理成熟滞后于生理成熟,加上社会经验不足,因而具有情感不稳定,带有明显的波动性和爆发性的特点。各种生活事件如学习成绩、人际关系、评优、恋爱、竞选班干部等都可能引起大学生情绪和情感的波动。随着对大学生活和环境的适应,各种知识和能力的提高,情感逐渐过渡到既富于热情,充满青春活力,又相对稳定,社会道德感和责任感不断增强。意志表现方面,也从耐挫力较弱、容易冲动逐渐过渡到具有较强的自我控制能力,形成相对稳定的行为习惯。从个性发展来看,个人的兴趣、理想、性格、自我意识等也具有明显的过渡性。许多大学生由于社会经验和生活阅历的限制,对许多问题的看法往往过于理想化,脱离现实,或者走极端,自以为是。对自己评价过高,把理想的标准定得太高,容易造成挫折和失败。经过大学阶段的学习和锻炼,个性才逐渐得到发展和成熟。

(2)矛盾性。(www.xing528.com)

当代大学生长期过着比较单调的校园生活,缺乏社会生活和实践经验,心理成熟滞后于生理成熟,经济上不能独立,加上就业困惑以及社会转型时期价值多元化的冲击,使得他们的内心容易产生各种矛盾和冲突。主要矛盾有:

一是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大多数的大学生都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都希望将来能发挥自己的才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但是许多大学生在设计理想时,容易将自己的目标定得过高,没有充分考虑自身和现实的条件,使自己的目标无法实现或实现得不尽如人意,因此往往遭受挫折。还有许多学生只有美好的理想而没有实际的行动,他们眼高手低,不喜欢“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一心只想做大事。这就必然产生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二是独立性与依赖性的矛盾。随着生理逐渐成熟,大学生的独立意识日益增强,成人感也特别强烈。他们格外重视自我的独立人格和地位,渴望摆脱父母和教师的束缚,走向独立生活。他们经常表现出强烈的独立自主的愿望、主张和行动,希望按自己的意志行事。但是,他们缺乏独立的经济来源,必须依靠父母的供给,而且缺乏独立的生活经验和能力,还不能完全依靠自己的能力来处理生活中遇到的一系列复杂的实际问题,必须依靠父母和教师的帮助。因此,不可避免地产生独立性和依赖性的矛盾。

三是渴望交往与孤独的矛盾。大学时代是个渴望友谊和交往而又常常处于孤独的时代。随着生理的成熟和心理的不断发展,又远离亲人和朋友的大学生,渴望与他人的交往。他们希望在交往中获得关注、理解、尊重和共鸣等,但是,由于生活方式和习惯、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不同,缺乏社交经验和技能或性格缺陷等,因此往往导致人际沟通不良,甚至引发人际冲突和障碍,而陷入孤独、逃避、自我防御的境地。

四是自尊与自卑的矛盾。经过高考的激烈竞争,大学生成为青年群体中的佼佼者,受到社会的称赞、父母的宠爱、同龄人的羡慕,容易产生一种优越感和自豪感,表现出强烈的自尊心。他们常常把自尊感放在其他情感之上,对自尊感特别敏感,当自尊需要没有得到满足或受到伤害时,便会表现出极大的愤怒。进入大学后,他们很快发现,大学里人才济济、高手如林,自己的优势不再明显,甚至处于劣势。许多大学生的心理容易失衡,开始怀疑自己、否定自己,产生自卑感、挫折感和焦虑感,具体表现为自我评价过低、丧失信心、不求上进,甚至退学或轻生等。

五是竞争与合作的矛盾。当代大学生的竞争意识较强,他们渴望在平等的条件下参与竞争,以便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实现自己的各种理想和人生目标。但是,在大学中许多活动都是以团体的方式进行的,需要同学之间彼此合作。因此,每个人都必须处理好自己与他人、个人与团体的关系,处理好竞争与合作的关系。如果过分强调自我,强调个人的利益,就会出现人际关系紧张等问题。

六是性冲动与性压抑的矛盾。处于青年中期的大学生的性生理已经成熟,他们的性冲动和性欲望较强烈,表现为对性知识的渴望、对异性的幻想和追求、对爱情的憧憬等。然而,受到社会道德、法律和校规校纪等方面的约束,这种性的需要得不到满足,性冲动受到压抑。许多大学生通过努力学习、工作和积极参加各种文体活动、社交活动等途径,使性冲动得到某种程度的转移和升华。但是,也有不少大学生性心理不成熟,缺乏正确的性知识和性观念,对恋爱和爱情缺乏正确的认识,没有处理好与异性之间的关系,不能摆正恋爱与学习、工作的关系等,使性冲动得不到正常的释放,造成性冲动与性压抑的尖锐冲突,甚至出现心理问题。

(3)差异性。

大学生心理的差异性不但存在于个体之间,而且存在于不同年级群体之间。前文讲到,由于大学生来自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家庭,有着不同的成长经历,因此其心理必然有许多差异。而对于不同年级的大学生来说,心理上的差别是较明显的。一年级大学生主要的突出问题是如何适应大学生活、学习和新的人际关系;二、三年级大学生已进入专业学习,积极参与各种社团活动,生活上逐渐适应,自理能力有所提高,自信心和竞争意识得到增强,他们较突出的问题是成才道路的选择与理想的树立,是考研还是就业等;到了四年级,他们的心理逐渐成熟和相对稳定,这一时期的突出问题是就业困惑等。

(三)心理健康与心理素质的密切关系

心理健康与心理素质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心理素质是心理健康的前提和基础,心理健康是心理素质的表现形态。一个人要保持心理健康,就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心理素质如何,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和影响一个人对自己、他人与生活的感受,而这种感受又将决定和影响其心理健康乃至整体的健康状况与生活质量。例如稳定的情绪、客观的自我认识、较强的自信心、开朗的性格等心理素质是维护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它们能使大学生在面对困难、挫折和失败时表现出良好的行为和承受能力,避免心理问题的发生。

此外,许多个性特点与神经症的关系特别显著。如以自我为中心、富于幻想、暗示性强、情绪不稳定的人容易患癔症;胆小、内向、害羞、依赖性强的人容易患恐惧症;个性不开朗、情绪不稳定、多愁善感的人容易患抑郁症等。可见,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个体心理健康的前提条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