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学习问题与调适

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学习问题与调适

时间:2023-11-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大学生常见的学习心理障碍有以下几种。有的学生甚至出现厌学的情绪倾向。动机强度超过这一水平,就会对学习活动产生负面的影响。大学生的学习动机过强主要表现为成就动机过强。最后,调整、适应大学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方式,尽快消除中学应试教育的后遗症,掌握学习的主动权,尽快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

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学习问题与调适

学习大学生的首要任务和主要活动方式,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和心理发展水平对大学生的学习效果产生直接的影响。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在影响大学生学习的各种因素中,心理的健康状况占重要位置。大学生常见的学习心理障碍有以下几种。

(一)学习动机障碍及调适

1.学习动机障碍的原因及表现

(1)缺乏学习动机的原因及表现

大学生学习动机缺乏是指学习上没有动力,没有明显的学习方向,无知识需求,更无学习兴趣,学习上得过且过,不求进取。有些同学升入大学后,明显地感到学习时注意力不集中,上课经常走神,自学坐不住,脑子里的事很多、很乱,学习效率低下。常常表现为学习懒散、无精打采,听课时注意力分散、不能积极思索,时常走神,课后不愿复习、不愿做作业,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学习动机不明确,学习态度不端正,在学习过程中缺乏学习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无成就感,无抱负和期望,易受各种内外因素的干扰,长期把主要精力放在与学习无关的活动上。有的学生甚至出现厌学的情绪倾向。

造成大学生学习动机缺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第一,没有了高考的约束,加之距大学毕业尚早,出现了“理想间隙期”,致使学习动机减弱,学习目标不明确,因而振奋不起学习精神,学习的注意力自然难以集中。第二,一些学生的志愿是家长、老师代填的,或者所报专业未录取,被调配到另一专业,专业思想未确立,思想上有失落感,学习兴趣不大,总是处于被动状态。第三,入学后,校方对专业前景、发展方向介绍较少,学生对学习的必要性认识不足,对自己感兴趣的课很热衷,而对一些专业课及专业基础课的认识不够,造成过得去就行的心理状态,使得学习动力不足。第四,大学不同于高中,一些不适应大学教育方式的同学,下课之后不知如何组织学习,并在没有督促的情况下,管不住自己,造成学习动力缺乏。

(2)学习动机过强的原因及表现

学习动机在学习活动中有一个最佳水平控制的问题。动机强度超过这一水平,就会对学习活动产生负面的影响。因此,无论是内部的抱负或期望过高,还是外部的奖惩诱因过强,都会使学生产生害怕失败的恐惧心理和拼命蛮干的有害行为,过于关注自己的抱负和外部的奖惩,而不专注于学习,反而会阻碍学习。大学生的学习动机过强主要表现为成就动机过强。有的大学生对自己的能力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往往做过高的估计,所以树立的抱负与期望远远超过自己的实际能力。而且,失败的体验又会挫伤自尊心和自我效能感,产生压抑、自卑,甚至会使其丧失学习的勇气,引发心理疾病。

2.学习动机障碍的调适

(1)学习动机缺乏障碍的调适

其一,培养强烈的求知欲望和浓厚的专业兴趣。求知欲望和专业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直接、最现实、最活跃的心理因素,不仅可以推动学生主动学习,而且能使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满足,产生愉快的情绪,从而形成进一步学习的需要,使学习动机得到提高。

其二,要有意识地培养和激发学生的成就动机。大学生要通过参与社会实践和了解国情来增强社会责任感,把社会需要转化为个体的内在学习需要,激发自己的成就动机,增强学习的自觉性,在学习实践中体验获得知识的乐趣,在创造性的劳动中感受喜悦,在战胜困难中增强勇气和自信。

(2)学习动机过强的调适

学习动机过强极易产生心理疾病,严重危害学生的心理和生理健康。消除学习动机过强障碍的方法有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不要对自己过分苛求,把奋斗目标确定在自己能力所及的范围内,尤其是成就动机要适度,要建立在对自己能力的充分正确的认识基础上,既不好高骛远,也不盲目攀比、操之过急。

其二,制订切实可行的与自己远大目标相结合的阶段目标,脚踏实地、循序渐进。

其三,把关注点聚焦在学习过程之中,淡化名利得失,而不要总关注结果。

(二)学习焦虑及调适

1.学习焦虑的原因及表现

学习焦虑指担心达不到预期的学习目标和未能克服学习障碍的威胁,致使自尊心、自信心受挫而产生的一种紧张不安与恐惧的情绪状态。人们的焦虑情绪通常是有高、中、低不同程度之分的。完全没有焦虑的学生,对学习常常缺乏压力,中等程度的焦虑可以成为督促学习的动力,而过高的焦虑又会对学习产生不利的影响,使学习成绩降低。

学习焦虑的突出表现是考试焦虑、即在临考前或临考时产生紧张与恐惧的情绪状态。考试焦虑表现在临考前神情紧张、忧虑,在临考时肌肉紧张、心跳加快、血压上升、手足发凉、注意力不集中、思维僵化、记忆力下降,原本熟悉的材料这时也因过度紧张而回忆不起来了,严重时还会出现晕场的现象。根据研究,我国大学生中考试焦虑程度较高的人数达20%之多。(www.xing528.com)

产生考试焦虑的原因:一是对考试的意义估价过高,认为考试成绩不好,影响个人在班级的威信,脸上无光,影响教师对自己的看法与信任,影响毕业时择业的条件等。二是对考试结果的期望值过高,害怕失败;三是有的学生承受能力能力较弱,受不了风险刺激,容易产生考试焦虑。

2.学习焦虑的调适

克服学习焦虑的方法:首先,应冷静分析造成学习焦虑的主观和客观原因,决不能采取回避现实的态度而放任焦虑的发展。其次,要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的能力,确立切合实际的抱负和期望,不能把学习名次看得过重。再次,要增强自信和毅力,不怕困难和失败,保持情绪的稳定。最后,调整、适应大学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方式,尽快消除中学应试教育后遗症,掌握学习的主动权,尽快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

(三)学习疲劳及调适

1.学习疲劳的原因及表现

学习疲劳是因学习时间过长、学习强度过大而在生理、心理上产生的劳累感。学习疲劳包括生理疲劳和心理疲劳两类。其中,心理疲劳是主要的。学习疲劳最明显的表现是腰酸背痛、肌肉痉挛、眼球发胀发痛、打瞌睡等。心理上表现为感觉器官的活动机能降低、注意力涣散、思维迟钝,情绪烦躁、易怒、忧郁,学习错误增多,学习效率下降,对学习厌倦等。造成学习疲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由于学习压力过大,学习时间过长,不注意劳逸结合,睡眠时间不足,缺乏学习兴趣,不注意用脑卫生等。

2.学习疲劳的调适

学习疲劳的调适应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一方面,要学会科学用脑。不要用脑过度,连续用脑的时间不要太长,不要等到“脑袋麻木”了才停止学习和工作,保证睡眠,起居有规律,要有固定的作息时间,一般应以每天睡7~8小时为宜,劳逸结合,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营养,平衡全面的营养有利于大脑的健康,学会科学的休息方法,脑力劳动者休息最好采取活动休息的方式,即在一定的脑力消耗后,做一些不太剧烈的活动。

另一方面,要顺应生物钟的节律。按照人体生物活动的规律,上午7~10时的生物机能处于上升的状态,10时左右精力最充沛,是学习与工作的最佳状态。此后逐渐下降,至下午5时后又再度上升,到晚上9时达到最佳状态。因此,学习时间的安排应顺应人体生物钟节律的变化。

(四)解决学习问题的方法

1.要有正确的学习态度

所谓学习态度,是指学生对于学习的看法和情感以及决定自己行动倾向的心理状态。对于学习的看法,是指学生对于学习目的、意义的看法。对于学习的情感,是指在学习活动中的情绪状态和情感体验,如喜欢或讨厌、愉快或不安等。行为倾向即是打算如何学习,如何达到学习的目的。在学习态度的三个因素——情感、看法、行为中,情感因素是核心,起决定性作用。在一般情况下,学习态度的三个组成部分是统一的、协调的,如某学生的求知欲很强(看法),喜爱所学的专业(情感),努力进行学习(行为)。但在特殊的场合,学习态度的三个组成部分会发生矛盾,如某学生求知欲很强(看法),但对自己所学专业缺乏感情(情感),因而在专业学习上十分消极(行为)。在后一种情况下,转变该学生对专业的感情是改变学习态度的关键。由此可见,有了正确的学习态度,才能克服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态度明确,注意力才能专注,学习效率才能提高。

2.掌握科学的学习规律

学习时间的规划,可以帮助我们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一旦时间确定下来,就应落到实处。如规定晚上7点是晚自习时间,到时候就必须开始学习,这个规定的开始时间就成为自觉促使思想高速活动起来的信号。刚开始,可以时间短一点,慢慢地可以根据进展延长一些时间,这有利于逐步克服注意力不集中或难以集中的毛病。

3.学习地点的选择

学习地点的选择,也可以帮助我们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地点要舒适、安静、光线好、通风好、无干扰。学习贵在坚持,如此反复强化之后,就会建立起良好的条件反射,这些学习地点就会成为集中注意力的信号。

4.学习用思维阻断法

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在学习时常会胡思乱想,及时阻抑这种纷乱的思绪对提高学习效率大有帮助。当纷乱思想出现时,或者听一些轻柔音乐,使大脑放松下来,这样有助于重新集中注意力。或者把眼睛闭上,反复握拳、松开,使肌肉收缩,同时对自己说:“停止!”如此反复数次,这样有助于集中注意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