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学生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问题研究

大学生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问题研究

时间:2023-09-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日常生活中,人们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各有差异,这是他们在体育锻炼的动机、态度、兴趣等动力因素上的不同造成的。所以研究体育锻炼的动力调节系统有助于指导、激励更多的人去参与体育锻炼。为此,体育锻炼动机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情境属于激发体育锻炼动机的外部诱因,情境的设置应具有诱发动机的功能。大量的研究表明,体育态度对体育锻炼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个人的体育态度与自己所属的群体有很大关系。

大学生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问题研究

日常生活中,人们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各有差异,这是他们在体育锻炼的动机、态度、兴趣等动力因素上的不同造成的。所以研究体育锻炼的动力调节系统有助于指导、激励更多的人去参与体育锻炼。

(一)体育锻炼动机

体育锻炼动机是指在运动需要的推动下促使其参加体育活动的内部动力。动机与需要有密切的联系,动机来源于需要,需要个体在生活中感到某种欠缺而求获得满足的一种内心状态,它是机体自身或外部生活条件需求在脑中的反映。

1.体育锻炼动机的产生

动机的产生一是来自内在需要,二是来自外部诱因。

(1)体育活动需要。需要是人们对某种目标的渴求或欲望,主要和人们的主观愿望相联系。动机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对体育活动需要来说,它同样是人的一种“缺乏感”体验,以参加体育活动的意向、愿望等形式表现出来,最终产生推动人进行体育活动的动力。对大多数体育锻炼者来说,他们的体育需要可以概括为:增进健康的需要;追求运动带来的快乐、振奋、放松感;在运动情境中获得友谊社会交往机会;作为工作和学习活动的补偿与调整,借以转换和调整情绪;展示体能与技巧,满足追求成就、自主等需求;了解体育知识、掌握运动技能的认识需要。

(2)体育锻炼的诱因。体育锻炼的诱因是指激起体育参与行为的外部原因,它是能引起个体参与体育锻炼并能满足个体需要的外部刺激。这些外部刺激统称为环境因素,包括物质因素和精神因素。

引起体育锻炼的环境因素有很多,比如先进的体育器材设施,生活中朋友之间的情绪感染等,这些都能引发人们参与体育锻炼的动机。

2.体育锻炼动机的培养途径

从体育锻炼动机产生的条件来看,内在因素是一个人能否参加或者坚持体育锻炼的决定性因素。虽然我们可以通过改善体育设施、提高奖励等外部因素来激发体育锻炼的动机,但从长远来看,只有让体育锻炼者从内心认同体育锻炼的价值,这样体育锻炼才会更持久。为此,体育锻炼动机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

(1)树立正确的体育价值观。套用价值观的概念,体育价值观就是指个体对体育的评价和态度体系,反映了个体对体育的好坏、主次、轻重的看法以及欲采取的态度和行为。体育价值观是决定体育参与和动机行为的心理基础。因此,在体育动机培养中,要注重体育锻炼者正确体育价值观的树立。

(2)目标设置。在体育锻炼或者教学活动中,都要设立具体的目标。比如跑步的距离、时间等。目标设置从4个方面影响体育锻炼者的心理:①将注意和行为引向活动任务的重要方面;②调动积极性,提高练习质量;③促使练习者为完成目标而设计和执行新的学习策略,消除枯燥感,提高挑战欲和成就动机;④有利于短期努力和长期努力。

(3)创设情境。情境属于激发体育锻炼动机的外部诱因,情境的设置应具有诱发动机的功能。情境不同,其锻炼的效果也会不同。在体育教学或者体育锻炼中,都要设置有利于激发动机的情境。比如锻炼者选择环境好的地方去锻炼,体育教师对学生的耐心指导和帮助等。

(4)积极反馈。在体育技能练习过程中,无论是反馈正确的动作信息,还是反馈错误的动作信息,都有利于练习者坚持目标或修正目标,有利于鼓励练习者坚持目标,使已有动机得到强化。在进行反馈时,应注意做到:①及时反馈,即在动作练习当中或完成之后立即给予反馈;②积极反馈,反馈具有双重作用,即加强或削弱的作用,所以反馈的内容应以积极性内容为主;③反馈得法,即不同的练习者视自己的能力作出适量的反馈。

(二)体育态度

体育态度是指个体对体育活动所持有的评价、体验和行为倾向的综合表现。它包括人们对体育活动的目的、意义、价值的理解和评价,以及对体育活动的情感体验和行为反应。它影响着体育项目的选择和体育锻炼的效果。

体育态度具有后天获得性、指向性、稳定性等特点。这里的指向性是指人们的体育态度必定指向一定的具体对象,并不是泛泛而谈的。

1.体育态度与体育锻炼的界定

部分研究结果表明,体育态度和体育参与不存在相关性,换言之,体育态度正确未必就能参与体育锻炼。这虽然是事实,但不能以偏概全把体育态度对体育参与的积极作用抹杀掉。大量的研究表明,体育态度对体育锻炼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一个对体育反感的人,不可能有效地、快乐地进行体育锻炼。

有研究认为体育态度是在体育锻炼行为中并对此进行肯定或否定评价的基础上产生的,是由对这一行为表现相联系的有价值的结果或贡献的主要信念决定的。如坚持体育锻炼的人比不坚持体育锻炼的人更相信体育能促进健康,对体育的评价和认可度也会更高。

2.影响体育态度形成的因素

体育态度的特点决定了其形成是一个连续的、渐进的过程。它受社会体育风气学校体育氛围、家庭环境等诸多因素影响。

(1)体育知识背景。体育态度的形成也受到个体体育知识的影响,具备良好的体育知识背景容易树立正确的体育价值观,具有正确的价值观更容易形成良好的体育态度。

(2)体育参与需要。体育态度是在满足体育参与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当主体出现该种需要时,就会对与之有关的事物产生态度。对能满足需要或能帮助自己实现目标的对象会产生肯定态度,反之亦然。体育态度中的情感成分,大多与体育活动需要的满足有关。

(3)群体期望与规范。个人的体育态度与自己所属的群体有很大关系。如同一个班、同一个学校或同一个运动队的成员接受相同的知识,成员间相互认同,要遵守同一群体的行为规范,无形中也会受到群体的压力,等等。体育态度形成主要取决于3个因素的协调发展,即使个体对体育的价值、功能、作用有正确的认知;开展适合学生生理、心理特点的体育活动使他们产生愉快的情绪体验;激发个体的体育锻炼或体育学习动机并养成体育活动习惯。

3.不良体育态度的表现与转变过程

(1)不良体育态度的表现。在学校体育中,不良的体育态度包括对体育课地位的偏见,对体育课功能、形式、内容的偏见,对体育课情感倾向的偏见及对体育教师的偏见,认为体育课可有可无;对它在促进人际交往、兴趣培养、个性发展方面的社会职能和心理职能认识不够。虽然这种不良态度在城乡或不同学校比例不一,但相对来说是较普遍的。

(2)不良体育态度的转变过程。根据凯尔曼的态度改变三阶段理论,不良体育态度的转变应包括:(www.xing528.com)

1)服从阶段。从表面上接受社会、学校的规定或教师的要求,外显行为表现与别人一致以避免惩罚或得到奖励。它是完全被诱因控制的行为,一旦外因消失,服从会立刻停止。

2)认同阶段。自愿地接受他人的观点、信息或群体规范,使自己的态度与他人要求相一致。如看到为国争光的运动员的感人事迹而下决心坚持体育锻炼,或受到体育教师的感染而克服怕苦怕累等。可见,认同是自己主动接受他人观点,或受其吸引,而不限于外部奖惩的控制。认同属于态度的情感成分,认同能否顺利完成有赖于认同对象对个人的吸引力

3)内化阶段。真正从内心深处相信并接受他人的观点,并将新观点、新思想纳入自己的价值体系之内,成为有机的组成部分。内化是个人的理智行为,是使个人经情感作用所认同的态度与自己原来的态度、价值观协调一致的过程。

(三)体育兴趣

体育兴趣是指人们力求认识和从事体育活动的心理倾向。它是与参与体育活动的需要相联系的意向活动,是体育参与的基本动力之一,影响着人们体育锻炼的具体活动方向。

1.体育兴趣的作用

(1)指向作用。体育兴趣是人在体育活动方面的个性倾向性的体现,每个人在体育兴趣方面都可能有差异。同时,体育兴趣又是人们心理和行为上对体育活动的趋近倾向。它使人可能从多种活动中作出选择,选择他所喜欢的体育活动内容或形式,并且乐此不疲。但是,不同年龄学生的体育兴趣可能发生变化或分化,而使兴趣的指向性越来越明确并趋于稳定,甚至逐渐形成对某个项目的中心兴趣。更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指向作用会因活动结果的积极强化而不断得到加强,从而表现出体育兴趣的动力性和体育参与的延续性。

(2)强化作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某项体育活动感兴趣,可以促使人们对此倾注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产生持久的注意,并能保持清晰的感知、周密的思维、牢固的记忆、丰富的想象。体育活动要求人们付出较多的体力,比较容易产生疲劳或厌倦。但是,如果对活动本身感兴趣,就会精神饱满、积极热情地投入,刻苦学习,努力进取。实验表明:中学女生多数不喜欢长跑,但改成音乐伴奏下的跑跳步练习,在生理负荷同等情况下其仍然情绪振奋不感疲劳,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效果提高。

2.体育兴趣的培养方式

(1)持之以恒。在体育锻炼过程中,心率最好控制在最大心率的60%—80%之间,每次活动时间不少于20—30分钟,每周3次或3次以上,这样才有利于心理健康

(2)体验成功。在进行体育活动的过程中,每一次成功和胜利都会使练习者深受鼓舞,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使其更关心体育活动,对更大成功和胜利产生信心与希望。所以,产生体育兴趣的前提条件是练习者有获得成功、品尝胜利成果的可能。

(3)寓教于乐。人都有趋乐避苦的倾向,教师在教学中优美的示范动作、生动的语言和和蔼的态度会使学生感到亲切、可敬,会驱除学生练习时的惧怕心理,教师的“乐教”就会转化为学生的“乐学”。

(4)激发兴趣。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离不开教师的诱导,教师在教学训练中用各种方法持续“引趣”是学生形成体育兴趣的重要条件。例如,新颖教法的“引趣”,生动形象语言的“引趣”,准确优美示范动作的“引趣”以及体育信息的“引趣”等,都能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

(四)体育习惯

体育习惯是特定的情境刺激(场地、时间、器械、指导者等)和个体体育参与活动之间经练习与重复而形成的稳固联系。一旦此种联系巩固,在情境线索出现时就会自发地表现,所谓“习惯成自然”就是这个道理。因此,习惯是把信念变成习性,把思想化为行动的过程,是体育锻炼的需要与行为的直接联系,是不需外在监督和个人意志努力即可实现的活动倾向,所以,它是个体参加体育活动的动力因素之一。而且,由于体育习惯的养成表明一个人有了体育活动的需要,所以,它是一个人由不经常的行为转化为“品质”的关键因素。“习与性成”表明习惯与品质形成之间的关系,“美德大都存在于习惯之中”,而良好的体育习惯就是一种美德。

1.体育习惯的主要特点

(1)指向性。体育习惯与一个人对体育活动的需要有关。因此,它必定有明确的指向性。首先,它指向于内心过程:将体育锻炼习惯所包含的体育需要转化为参与活动的动机,并导向动机行为。如有早晨锻炼习惯的人一觉醒来便会提醒自己,“快起床,该到外面活动了”。其次,它指向于满足体育锻炼习惯要求的外部条件:如服装、器械、场地、活动内容等。只有指向性才能保证体育锻炼习惯转化为外部的特定的行为过程,并使行为过程始终围绕着体育锻炼习惯所指向的内容展开。

(2)后天性。体育习惯是通过后天习得而成。在一贯的教育要求之下,个体行为具有方向性和坚持性。体育参与活动的经常化和运动技能达到熟练化有助于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显然,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要靠家庭和学校教育的力量。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强调指出:“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习惯。”

(3)省力性。体育锻炼习惯一经形成就可以成为体育锻炼行为的内部动力。此时,主体的行为是靠内心驱使,而不是外力约束或强制。由于体育参与的内在需要而顺畅地导致趋向行为,不需内心斗争或意志努力,同时,借以满足习惯要求的动作技能也在不断练习中达到熟练程度,它的自动化系列程序对习惯展现为行为也起着省时省力的作用,并使体育锻炼的效果大大提高,因此,体育锻炼习惯一旦养成,导向习惯所指向的行为是既省力又能获得满意感的。与此相反的是,一旦形成不良的习惯(如睡懒觉的习惯)后再去晨练,不但在感情上要体验到不快甚至痛苦,而且也是很费力很困难的。由此说明,从小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是非常重要的。

(4)稳固性。从体育习惯养成过程可看到它源于在某种时间、情境下的练习和重复,痕迹的加强使行为倾向明显。由于体育锻炼习惯是与体育活动需要相联系的行为倾向,是个性化的心理特征,所以它必定具有稳固性的特征。大量生活中的观察事例证明,凡有体育习惯的人,条件具备了会积极锻炼,条件不具备(天气变化、生活环境变迁)时他仍然要创造条件克服困难去锻炼,并由此产生需要的满足感。他已经把习惯所指向的内容从“必须遵守变为习惯于遵守”。

2.体育习惯的培养方式

(1)从小培养。从小培养习惯常会事半功倍。从体育习惯的培养来看,由于身体活动是儿童的天性,所以,引导他们参加体育活动正符合他们的需要。需要身体活动最多的是年龄在9—11岁的儿童。他们有将近一半的觉醒时间需要进行身体活动。因此,培养良好的体育习惯应充分抓住儿童进行身体活动的欲望,顺势加以引导。

(2)不断强化。养成体育习惯要经过漫长的过程。不少学生经常下决心进行体育锻炼,却坚持不下来,其中重要原因是缺乏外部和内部的强化。对那些经常性的体育锻炼行为要给予积极的强化,对那些体育锻炼的中断行为要给予提醒和引导。外部强化的手段可以包括教师的评价、家长的褒贬、集体舆论、奖励或惩罚等。对于个体最好的强化莫过于体育锻炼给自己身体上和精神上带来的好处。因此,要指导学生学会并经常运用内在强化。要想养成体育锻炼习惯与其说靠外力,毋宁说靠自己。要不断为自己的参与行为寻求“能源”,要不断汲取知识,理解体育锻炼的意义和价值。

(3)技能指导。由于体育习惯是一定条件与一定体育技能自动化行为方式的连接,所以,体育技能是表现体育习惯的方式。在儿童较小时让他学会走、跑、跳、攀登、投掷、打球、游泳等技能,把掌握技能的过程和习惯养成的过程统一起来是可行的。事实证明,体育技能掌握较好的学生,体育兴趣浓烈,显示出更大的活动欲望,体育习惯易于形成。因此,通过技能指导的途径培养体育习惯远比培养了体育习惯再提高体育技能更现实。

(4)坚持实践。练习是形成习惯的必要条件。任何行为习惯的养成都必须要付诸行动。为此,要创设让学生重复良好体育行为的教育情境,提供具体模仿的良好榜样。

(5)外部条件。从社会因素看,全社会宣传体育锻炼的意义和价值,鼓励参与体育活动,积极落实《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组织多种形式的体育锻炼活动,营造一个人人都锻炼、以锻炼为时尚为光荣的社会体育锻炼的环境与风气,对个体体育习惯的形成将起到巨大的作用。

从学校条件看,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开展“全国亿万青少年学生阳光体育运动”,体育教师应根据学生身心发育的特点,在教学水平、时间、场地、器材上予以保证,创造条件让学生上好体育课,保障课外体育活动。这对学生体育习惯的养成会有直接的帮助,甚至为青少年一生的体育锻炼与习惯养成打下坚实的基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