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西洋海战:德军协同作战受阻

大西洋海战:德军协同作战受阻

时间:2023-08-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从1940年11月到1941年1月的这几个月中,德军潜艇的作战效果开始有所下降。鉴于英国的警戒不断加强,德军潜艇艇长们根据潜艇部队指挥机关的有关命令,决定将潜艇作战区继续向西转移,一直延伸到广阔的大西洋。于是,在英国西北部的主要作战海区,德军不得不放弃直接协同作战方式。不过,在西班牙以西海区,德军可直接进行空潜协同作战,因为这一海区离比斯开湾海岸德军飞机场较近。

大西洋海战:德军协同作战受阻

从1940年11月到1941年1月的这几个月中,德军潜艇的作战效果开始有所下降。

原因之一是天公不作美。那一年强劲而持久的暴风席卷着整个大西洋,视界受到很大的限制。潜艇在风浪的颠簸下难以实施攻击。在这种气象条件下,汹涌澎湃的波涛往往淹没了潜艇的指挥塔。舰桥上的瞭望哨——1名军官、3名士官和士兵,必须用皮带互相捆绑在一起,以免怒吼的浪涛和来势凶猛的漩涡把他们从舰桥上掀进波涛翻滚的汪洋大海。在这种气象条件下作战,艇员们真正体验到了咆哮的大西洋的巨大威力。

另一个原因是:英国对“西部航道”(英国人把英国以西到西经15度的海区称为西部航道)的警戒有所加强。由于这一海区对潜艇进行机动作战相当重要,所以英国还派遣飞机对这一海区实施警戒。丘吉尔决定,优先满足海军部关于空军派飞机参加大西洋反潜战的要求。

鉴于英国的警戒不断加强,德军潜艇艇长们根据潜艇部队指挥机关的有关命令,决定将潜艇作战区继续向西转移,一直延伸到广阔的大西洋。潜艇部队不愿意也不应该静止不动。由于上述一些战术原因,潜艇必须保持水面机动能力。直到1940年10月,潜艇的作战重点还在西经10度至15度之间,但到1940年11月则西移到西经15度以西的海区了。这样一来,海域更为广阔,潜艇发现护航运输队也就更困难了。由于,德军没有空中侦察来支援海上的潜艇部队,搜索护航运输队的问题难以解决。

因此,1940年12月14日,邓尼茨向海战指挥部提出要求:“战争已经证明,用多艘潜艇袭击一支护航运输队的潜艇战术是正确的,是可以取得重大战果的。但是,在任何情况下,单独一艘潜艇与护航运输队发生首次接触,那都是很偶然的巧合。只有当护航运输队从这艘潜艇附近经过时才有这种可能。如果潜艇没有遇上护航运输队,那么就得在海上白白地等待数天。由于缺乏为潜艇担任侦察的必要兵力,潜艇就可能失去与敌人接触的机会。”

1941年1月2日,邓尼茨在柏林向雷德尔海军元帅汇报了这个问题。他让邓尼茨当天去见国防军统帅部国防军指挥参谋部参谋长约德尔将军,以便让邓尼茨亲自向他说明目前潜艇战难乎为继的局面和邓尼茨在这方面的要求。事情很清楚,邓尼茨必须说服他。邓尼茨要求每天派12架航程最大的“神鹰”式飞机进行日常侦察。驻波尔多的第40轰炸机联队已装备了一些这种型式的样机

邓尼茨与约德尔交谈的结果,促使希特勒在1941年1月7日过问由帝国元帅戈林主管的空军事务,并将第40轰炸机联队归邓尼茨指挥。

希特勒作出了上述决定时没有征求戈林的意见,当时帝国元帅正在休假。他是不同意把一部分空军兵力给海军指挥的。1941年2月7日,戈林的指挥列车在法国邓尼茨的指挥所附近停车。他邀请邓尼茨到他那儿去。这天是邓尼茨第一次见到他。谈话中他想让邓尼茨同意撤销领袖的上述命令。邓尼茨生气地拒绝了。谈话结束后他请邓尼茨用餐,邓尼茨婉言谢绝。就这样两人不欢而散。

于是,戈林就把第40轰炸机联队交给一位前海军军官哈林豪森中校指挥。第40轰炸机联队的“神鹰”飞机是FW-200运输机改装的。在战争开始时,德国没有远程作战飞机,于是就把现有运输机改装成作战飞机。可是这种飞机的飞行性能远不如民用飞机,在当时无可奈何的困境下只好将就使用。

第40轰炸机联队归哈林豪森指挥后,就开始配合潜艇部队的作战行动实施空中侦察。每天平均有2架“神鹰”式飞机被派往英国西部海区巡逻。它们从法国西部机场起飞,其作战半径只能到北海峡(爱尔兰以北)以西和西北部的重要海区,在返航时则要横越英国,在挪威西海岸的斯塔万格降落。但是,不能经常如此,因为挪威海岸地带经常是低云密布。第40轰炸机联队在执行大西洋侦察任务时曾想方设法用携带副油箱的办法来扩大FW-200飞机的作战半径。(www.xing528.com)

1941年1月,德国海军两次把潜艇派往侦察机发现敌护航运输队的美国西部海区。但两次都没有成功。不过在以后的几个月里,德军进行的尝试都取得了成功。有一次,一艘潜艇意外地位于飞机所发现的敌护航运输队的附近,根据飞机的无线电测向信号,潜艇在当天就找到了这支护航运输队。

不过,担负日常侦察任务的1架或2架飞机,因作战半径有限,只能一刻不停地往返飞行于通往主要航运区即北海峡以西潜艇作战区的航线上,没有时间在目标海域上空停留,因此,即使发现护航运输队后也没有时间把潜艇引向目标,使其与目标保持接触。潜艇部队指挥机关通常只能收到飞机关于发现敌护航运输队的报告,而并不知道护航运输队准确的航向,以致经常把与目标相距很远的潜艇派往那里。在这种情况下,就有必要让飞机在第二天重新发现护航运输队,并报告其具体位置,以便把较近的潜艇派往那里。

此外,飞机报告的护航运输队的位置很不准确,有时误差达80海里。在远程夜间飞行中,飞机常常会偏离航线。如1941年2月至3月初,尽管出动了可供使用的所有潜艇,但两次作战都完全失败。因为虽然有了宽搜索带,但潜艇根据飞机报告的护航运输队的位置仍然找不到目标。

这些飞机一般是在飞至其作战半径的极限时才报告目标情况,因此,根据飞机的这一次报告就派潜艇的做法是很不可靠的。于是,在英国西北部的主要作战海区,德军不得不放弃直接协同作战方式。但每天仍派1至2架飞机在该海区进行一般的侦察。它们把海上航运密度告诉潜艇部队指挥机关。

不过,在西班牙以西海区,德军可直接进行空潜协同作战,因为这一海区离比斯开湾海岸德军飞机场较近。这一海区是多数来自直布罗陀和少数来自西非的护航运输队驶往英国的必经之地。但这种与空军的直接协同作战在1941年春只得向后推延,因为FW-200型飞机的数量太少,必须等到第40轰炸机联队有较多数量的飞机可供使用时才能实施。

在这期间,潜艇部队指挥机关研究出了一种能使飞机在报告目标位置时避免差错的方法。这种方法是,飞机发现护航运输队时先不报告位置,而是先用短波发出“将发送无线电测向信号”的短密码信号。潜艇部队指挥机关立即把该信号转发给潜艇,使潜艇作好用长波接收飞机信号的准备。然后,在护航运输队附近上空的飞机再用长波给潜艇发送无线电测向信号。潜艇再用短波向潜艇部队指挥机关报告它们根据罗盘测得的目标方位和它们自身的位置。邓尼茨就立即在指挥所的海图上用定向线标绘出各个潜艇的方位,根据这些定向线的交叉点,可以相当准确地知道英国护航运输队和德军飞机的位置。然后,潜艇部队指挥部再把用这个简单办法找到的目标位置转告各潜艇,以便它们向目标执行作战行动。

这种方法是可行的。采用这种方法测出的护航运输队的位置可靠。1941年7月,邓尼茨们用这种方法在西班牙以西海域再次与空军组织了一次有效的协同作战。被攻击的是来自直布罗陀海峡的护航运输队。这些护航运输队的船只同来自西大西洋海区的护航运输队的船只相比,船体较小,因而造价也较低。尽管如此,但由于第40轰炸机联队不断地、往往是连续数日将潜艇引向目标,再加上FW-200飞机对商船的轰炸攻击,这次协同作战还是取得了很大战果。

在西班牙以西的同一海域。德军还进行过一次有飞机、水面舰艇和潜艇参加的协同作战。当时,单独驶往大西洋中部海区的U-37号潜艇,在驶到西班牙海岸的文森茨角以西海区时,发现了一支从直布罗陀海峡驶向英国的护航运输队。因在该海区没有其它潜艇,所以无法组织其它潜艇实施协同作战。但这支护航运输队正好位于波尔多机场的德国飞机的作战半径之内,因此邓尼茨命令U-37号潜艇采取攻击行动,与敌保持接触,并用长波把敌护航运输队的方位告知空军。飞机在150海里的距离上就收到了潜艇发出的信号,于是它们继续飞行,一直飞至其作战半径的极限。飞机找到了护航运输队,用炸弹进行了袭击,空袭取得了成功。U-37号艇自己也击沉了4艘商船,这时,德军“希佩尔”号巡洋舰正好从布雷斯特港突入大西洋到达护航运输队附近。U-37号艇接到潜艇部队指挥机关的命令:在攻击之后继续留在护航运输队附近,给“希佩尔”号发送无线电测向信号。“希佩尔”号根据潜艇发送的信号击沉了护航运输队中一艘掉队的商船。

这就是德军、陆军、空军、潜艇和水面舰只在大西洋实施的唯一的一次协同作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