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洋钻探:中日竞争与我国加入

大洋钻探:中日竞争与我国加入

时间:2023-08-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与此同时,日本正在建造一艘更大的大洋钻探船,准备在新世纪里与美国争雄。1998年4月,我国以1/6成员的会费正式加入大洋钻探计划,成为第一个“参与成员”。同时,我国科学家提出的“东亚季风史在南海的记录及其全球气候意义”的大洋钻探建议书,在1997年度全球评审中以第一名的优势获得通过,定为ODP第184航次,将于1999年2月16日至4月13日在南海实施。

大洋钻探:中日竞争与我国加入

人类“上天”的本领,已经远胜过“入地”,而深海洋底之下的研究既要“下海”还得“入地”,其难度可想而知。由于深海研究十分昂贵,即使发达国家也感到力不从心,于是组织起来合作开发,便是“大洋钻探(ODP,即Ocean Drilling Program)”的国际计划。

大洋钻探(1985— )及其前身“深海钻探(DSDP)”(1968—1983)是地球科学规模最大、历时最长的国际合作计划,利用一艘巨型深海钻探船在世界各大洋数千米海底进行科学钻探,探讨国际最前沿的学术问题。1968年以来,这项以美国为基地的国际大合作,在全球各大洋钻探2 000口、取芯20万米,证实了板块构造学说,创立了古海洋学,把地质学从陆地扩展到全球,从根本上改变了地球科学家的视野和思路。例如,ODP第117航次对印度洋孟加拉深海扇的钻探,为青藏高原历史提供了“海底档案”;ODP第138航次在东太平洋的钻探,建立了1 000万年以来基于地球运动轨道变化周期的高分辨率地质年代表,为地质计时提供了“天文钟”;ODP第139航次,钻探了正在形成之中的洋底热液硫化物矿床;ODP第164航次,取得了“天然气水合物”的岩芯标本[4]……

现在,大洋钻探正在为钻穿洋底地壳、揭示气候演变机理、探索洋底深部生物圈等宏伟目标而奋斗,各国学者还将在明年(1999年)5月聚会温哥华,讨论新世纪大洋钻探的新纲领。与此同时,日本正在建造一艘更大的大洋钻探船,准备在新世纪里与美国争雄。日本科技界在给首相的报告中写道:20世纪美国在世界大洋研究中所起的作用,到21世纪是否也可以由别的国家来承担?(www.xing528.com)

然而30年来,我国的地学界却一直是置身于DSDP/ODP的国际洪流之外。当DSDP钻探洋底地壳,证实“海底扩张”的时候,我国正沉醉于“文攻武卫”,经历着史无前例的大动乱;直到“文革”尾声,才从老前辈的译文里看到了“板块构造”的新名词。今天的中国已经完全不同,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社会的改革开放,带来了自然科学的春天。1998年4月,我国以1/6成员的会费正式加入大洋钻探计划,成为第一个“参与成员(Associate Member)”。同时,我国科学家提出的“东亚季风史在南海的记录及其全球气候意义”的大洋钻探建议书,在1997年度全球评审中以第一名的优势获得通过,定为ODP第184航次,将于1999年2月16日至4月13日在南海实施。这样,我国海区的第一次深海钻探,将在我国科学家的提议和主持下,在10名海内外和海峡两岸的华人海洋地质学家上船参与下,对东沙和南沙附近1 000到3 000余米水深的海底进行科学钻探,取得近3 000余万年来的沉积记录,验证有关青藏高原隆升与东亚季风以及全球变冷相互关系的科学假说[5],揭示构造运动与气候演变的关系,探索我国气候演变的机理和海洋因素,争取在20世纪最后一年,在我国陆地地质与海洋地质的接轨上迈出一大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