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法律解释学对法律实践的社会法则、方向与指南

法律解释学对法律实践的社会法则、方向与指南

时间:2023-08-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般解释学无疑是法律解释学的基础,尽管法学与哲学同样是古老的学问或技艺。罗马法的复兴再一次使法律解释学冲破了黎明前的黑暗,精致的法律之日冉冉升起。一般解释学的方法论、认识论渗入法学促成了现代法律解释学的形成。很快地,法律解释学显现了其与一般解释学的差别。法律解释是法律实践的过程,而法律解释学则是探讨这一过程的社会法则,并为将来的法律实践提供方向和指南。

法律解释学对法律实践的社会法则、方向与指南

一般解释学哲学意义上的)无疑是法律解释学的基础,尽管法学与哲学同样是古老的学问或技艺。罗马法在鼎盛时期,法学家主宰着法律进化的进程。法学家就是法律解释学家。正是由于一群以法律为业的法学家的努力工作,才会塑造出精致的法律、繁荣的法学和法治的国度。当法学家隐身寺院、《国法大全》被束之高阁时,那个时代一定不需要法律解释学,或者干脆迷失了解释的客观对象,因此也就没有以法律为业者。中世纪需要的是宗教教义解释学。因为打开天国之门的钥匙掌握在教士手中,所以俗人需要神职人员传达上帝的旨意或者解释上帝的最高指示。罗马法的复兴再一次使法律解释学冲破了黎明前的黑暗,精致的法律之日冉冉升起。

然而用今天的标准看,古代的法学只能被看做是技艺。当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说“法是由事物的性质产生出来的必然关系”时,研习法律的技艺才走上科学轨道。一般解释学的方法论、认识论渗入法学促成了现代法律解释学的形成。很快地,法律解释学显现了其与一般解释学的差别。尽管法律解释学与文献解释学和宗教释义学共同构成一般解释学的历史渊源,但相对于一般解释学而言,法律解释学具有其本身的特性:①解释对象;②解释目的;③法律解释所特有的功能;④立法目的在法律解释上所处的重要地位。[13]由此可知,法律解释学是以法律文本为解释对象,以正确、公允、适用法律为目的,通过合理解释弥补法律漏洞,探求立法宗旨的科学。简言之,法律解释学是解释法律的科学。法律解释是法律实践的过程,而法律解释学则是探讨这一过程的社会法则,并为将来的法律实践提供方向和指南。(www.xing528.com)

法律解释所针对的解释对象是制定法,解释者的任务是寻找立法者的意图。在解释一项法律时,解释者考虑的只是立法者一方面的意图,尽管立法者往往是一个由多人组成的委员会,但众多成员的相互妥协所产生的结果(法律)却是共同意志的表现。一个立法委员会通常被简单推理视为单方面。而在解释一份合同时,解释者都要考虑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意图——双方的意图,因此“意见一致”是解释合同时所常用的法律格言。也就是说,所谓合同解释是探求双方当事人的意图是否一致的过程。通常,解释不得不根据当事人双方意图的外在表述来进行判断——这种意图是依靠他们使用的书面语或者口语的语句来传达的。这样,又回到了语言含义的问题上。[14]研究当事人的言语是解释合同的起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