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中生物核心知识一本通:体液和神经调节的协调

高中生物核心知识一本通:体液和神经调节的协调

时间:2023-08-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二)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关系1.不少内分泌腺直接或间接地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在这种情况下,体液调节可以看作是神经调节的一个环节。

高中生物核心知识一本通:体液和神经调节的协调

(一)实例

1.体温平衡的调节

(1)产热 :主要是代谢产热。体内有机物氧化分解过程中释放热量。

提醒:安静时,主要通过肝、脑等产热;运动时,主要是骨骼肌产热。

(2)散热:主要是皮肤散热。

①辐射:以红外线等形式传到外界。

②传导:热量直接传给接触的物体。

③对流:气体交换热量。

④蒸发:如汗液的蒸发。

提醒:当人处于高于体温的环境中,汗液蒸发是唯一的散热方式。

(3)平衡:产热≈散热。

(4)体温平衡的调节过程:[包括生理性调节和行为性调节(增减衣物等)]

①温度感受器:冷觉感受器和热觉感受器。

提醒:温度感受器主要分布在皮肤、黏膜和内脏(外周温度感受器);下丘脑脑干网状结构和脊髓等中枢神经系统中含有温度敏感神经元,这些属于中枢温度感受器。

②体温调节中枢:下丘脑。

(5)调节方式:神经—体液调节(通过神经影响激素的分泌,再由激素对机体功能实施调节的方式)。

(6)体温调节的能力:有限的。

提醒:发热是由于产热大于散热引起体温升高超过正常范围的情形。发热一般分为感染性因素引起的(感染病毒、细菌真菌病原体)和非感染性因素引起的(中暑、甲亢等)。一定限度的发热是抵抗疾病的防疫反应,可以加快物质分解,增强抵抗力,免疫反应增强,利于消除致病因素。

(7)体温平衡的意义:保证物质代谢等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态。

2.水和无机盐平衡的调节(渗透压调节)

(1)水平衡的调节:

③水平衡:来源≈去路。

④水平衡的调节过程:

a.水的摄入的调节主要依靠神经调节:当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刺激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产生兴奋,兴奋传至大脑皮层产生渴觉而主动增加饮水。

b.水的排出量受神经和体液共同调节(抗利尿激素是主要的调节激素)。

抗利尿激素:蛋白质类物质,下丘脑合成和分泌,由垂体后叶释放。(www.xing528.com)

提醒:与夏天相比,冬天尿量较多的原因:寒冷环境下,汗液分泌少、蒸发等散失的水分少,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使得抗利尿激素分泌少,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少,尿量增多。

(2)无机盐平衡(Na+、K+)的调节:

①来源:Na+的主要来源是食盐;K+的主要来源是食物(蔬菜、水果)。

提醒:Na+主要维持细胞外液的渗透压;高温条件下工作或患某些疾病(如剧烈呕吐、严重腹泻)时,都会丢失大量的水和无机盐,使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从而出现血压下降、心率加快、四肢发冷等症状,严重时甚至昏迷。夏天高温作业,大量流汗,应该补充生理盐水,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平衡。

K+主要维持细胞内液的渗透压、维持心肌的舒张、保持心肌的正常兴奋。只要合理膳食,就能满足机体K+的需要。

②去路:肾脏排尿(主要)、皮肤排汗、大肠排便。

③无机盐的平衡:来源≈去路。

④无机盐的平衡的调节过程(主要靠醛固酮调节)。

醛固酮:肾上腺皮质分泌的盐皮质激素,属于固醇类,主要作用于肾脏,起吸钠排钾、保水的作用。

水和无机盐的平衡,在神经调节和体液(激素)调节的共同作用下,通过调节尿量和尿的成分实现的。

提醒:人每天都要保证一定量的饮水,否则导致代谢废物不能排出,就会引起中毒而损害健康

(二)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关系

1.不少内分泌腺直接或间接地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

在这种情况下,体液调节可以看作是神经调节的一个环节。 肾上腺髓质受交感神经支配,当交感神经兴奋时,肾上腺髓质分泌肾上腺素等激素。

提醒:许多内分泌腺受神经直接支配,相当于反射弧中的效应器。肾上腺髓质直接接受交感神经的支配,当机体处于兴奋或应激状态时,交感神经兴奋会使肾上腺髓质分泌的肾上腺素增加,并通过肾上腺素的作用来应对紧张状态。

2.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也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

如幼年时,甲状腺激素缺乏,就会影响脑的发育;成年时,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会使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降低,表现为头晕、反应迟钝、记忆力减弱等症状。

3.很多生命活动同时受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二者相互配合,使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维持内环境的稳态。

附:下丘脑在生命活动调节中的作用

下丘脑是内分泌系统的枢纽,神经分泌细胞既能分泌多种激素,又能传导兴奋(神经冲动),具体作用是:

①感受:水代谢平衡调节中,是细胞外液渗透压的感受器;含有温度感受器。

②传导:可将渗透压感受器产生的兴奋传导至大脑皮层,从而产生渴觉。

③分泌:分泌促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使之分泌相应的促激素;分泌抗利尿激素,促进肾小管、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

④调节:体温平衡调节中枢、血糖平衡调节中枢、水盐平衡调节中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