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及其影响因素,验证生长素横向运输的实验结果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及其影响因素,验证生长素横向运输的实验结果

时间:2023-08-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生长素浓度与植物不同器官生长反应的关系示意图概念:生长素的生理作用既能促进,也能抑制。④不同浓度生长素促进作用可能相同。影响两重性的因素:①浓度: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甚至杀死植物。验证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发生在尖端。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及其影响因素,验证生长素横向运输的实验结果

1.生长素的作用机理:生长素作为一种激素,是通过信息传递来调节细胞生命活动的。

(1)细胞水平:促进细胞伸长生长、诱导细胞分化等。

(2)器官水平:影响器官的生长、发育,如促进侧根和不定根发生,影响花、叶和果实发育等。

2.生长素的作用特点:两重性[1]

生长素浓度与植物不同器官生长反应的关系示意图

(3)概念:生长素的生理作用既能促进,也能抑制。(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既能促进发芽,也能抑制发芽;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疏果)。

温馨提示

①促进与抑制是相对于处于最低浓度时各器官的生长速度(一般相当于空白对照组)而言。

②促进作用最大的浓度就是最适浓度,高于最适浓度促进作用减弱(注意:在A~A′浓度范围内还是促进作用)。

③“低浓度”是指分别小于A′、B′、C′点对应的浓度,“高浓度”是指分别大于A′、B′、C′点对应的浓度。

④不同浓度生长素促进作用可能相同。(下图中浓度为m、j的生长素促进作用相同)

(4)影响两重性的因素:

①浓度: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甚至杀死植物。

②植物细胞成熟情况:敏感性:幼嫩细胞>衰老细胞。

③器官的种类:同一种植物的不同器官对生长素浓度的反应也不一样。敏感性:根>芽>茎。

④植物的种类:敏感性:双子叶植物>单子叶植物。

绝大多数杂草是双子叶植物,利用双子叶比单子叶植物敏感的原理,农业上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就可以达到除草的目的。

提醒:植物出现抑制的浓度越低,对生长素越敏感。

(5)顶端优势——两重性的实例。

①概念:顶芽优先生长而侧芽生长受到抑制的现象。

②原因:顶芽产生的生长素不断向侧芽运输,使得侧芽生长素浓度较高,又由于侧芽对生长素比较敏感,侧芽的生长发育受到抑制,因而表现出顶端优势。(www.xing528.com)

③解除:去除顶芽,侧芽生长素浓度降低,抑制解除,侧芽萌动、加快生长。

④应用:棉花打顶、南瓜掐尖、果树整枝修剪等。

提醒:两重性的实例:顶端优势、根的向地性、除草剂的原理。

专题小结

与生长素相关的实验

(1)验证生长素的产生部位在尖端。

实验组:取放置过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置于去掉尖端的胚芽鞘一侧(如图a)。

对照组:取未放置过胚芽鞘尖端的空白琼脂块,置于去掉尖端的胚芽鞘一侧(如图b)。

(2)验证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发生在尖端。

①实验操作(如图):

②现象:装置A中胚芽鞘直立生长;装置b和c中胚芽鞘弯向光源生长。

(3)验证生长素的极性运输只能从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运输。

①实验操作(如图):

②实验现象:a组去掉尖端的胚芽鞘向右弯曲生长,b组中去掉尖端的胚芽鞘不生长、不弯曲。

(4)探究重力和单侧光对生长素分布的影响程度。

①实验操作:如图所示(注:A盒下侧有开口,可以进光)。

②结果预测及结论:

a.若A、B中幼苗都向上弯曲生长,只是B向上弯曲程度大,说明重力对生长素分布的影响大于单侧光。

b.若A中幼苗向下弯曲生长,B中幼苗向上弯曲生长,说明单侧光对生长素分布的影响大于重力。

c.若A中幼苗水平生长,B中幼苗向上弯曲生长,说明单侧光对生长素分布的影响与重力相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