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看穿任何人:世界顶尖测谎专家教你观察微表情

看穿任何人:世界顶尖测谎专家教你观察微表情

时间:2023-08-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卡特告诉大家,在刚才的询问过程中,他非常注意观察马尔默的微表情变化。由此不难看出,微表情在识人时有多么举足轻重的作用。那么我们怎么才能锻炼出自己观察微表情的能力呢?微表情的显著特点是动作“微”和消失“快”,我们只有加强锻炼自己的观察能力,逐渐形成善于观察的习惯,才能看得见微表情。另外,还要注意积累微表情变化显示的心理状态。

看穿任何人:世界顶尖测谎专家教你观察微表情

微表情因其发生时间极为短暂、动作幅度细微而容易被我们忽视,但是它却是我们了解对方心理活动的第一手资料。

前面我们说过,只有10%的人具有发现微表情的能力,但事实上,这并不是说观察微表情有多么的难,只是很多人没有经过训练学习而已,只要经过训练和学习,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掌握观察微表情的能力。

“微表情”最短只持续1/25秒,虽然这个下意识的表情可能只持续一瞬间,但这是种表情的特性,很容易暴露真实情绪。当面部在做某个表情时,这些持续时间极短的表情会突然一闪而过,有时表达相反的情绪。

来看一个真实案例。美国FBI(联邦调查局)官员卡特在调查一件杀人案时,碰到了一个态度十分死硬的嫌疑人:

嫌疑人马尔默坚决不承认自己杀害了邻居,警方现有的证据也没有办法证明马尔默就是凶手。

面对性格坚毅、狡猾诡诈的马尔默,卡特精心设计了一套询问方案,围绕着马尔默在杀人案前后的行踪设计了很多问题,比如杀人案发生之前,马尔默究竟在哪里;马尔默是否听到了什么怪异的声音;杀人案发生之后,马尔默是如何知道消息的等等。当然,这些问题中包含着一个重要的核心问题,那就是你认为凶手会怎么处理凶器呢?丢弃在下水道?不远处的湖里,还是带走?

马尔默的回答很让人头疼,能用一个字说清楚的,他绝不会用两个字。一番审讯下来,卡特的搭档们认为卡特这次又是徒劳无功,可卡特却信心满满地告诉大家:没错,凶手就是这个马尔默!

同事们都十分奇怪,这次讯问,马尔默的回答几乎和以前的回答没有什么区别,这个家伙似乎早就把回答警方提问的答案准备好并且背熟了,为什么这一次卡特就能确定他是凶手呢?

卡特告诉大家,在刚才的询问过程中,他非常注意观察马尔默的微表情变化。马尔默是个具有一定反侦察能力的人,他知道如果不敢和卡特对视,那么他很容易被认定是凶手,所以在整个询问过程中,马尔默一直和卡特对视。但实际上,马尔默的心里并不平静,卡特让他猜测凶手怎样处理凶器,中间提到了“不远处的湖里”这个地点,虽然当时马尔默的表情镇定自若,但是他的眼皮却轻轻眨了一下,这种眨眼并非出自生理的需要,而是他下意识地想遮挡住卡特看透他心灵的目光,但这种遮掩的效果恰恰证明了马尔默的心虚。

卡特和搭档们再接再厉,最终从马尔默家旁边的湖里,发现了一把带有马尔默指纹的尖刀,马尔默只能低头认罪。

由此不难看出,微表情在识人时有多么举足轻重的作用。那么我们怎么才能锻炼出自己观察微表情的能力呢?

答案就是:细心观察,竭力训练自己的洞察力。平时我们在和别人交往的时候,要注意观察别人细微的表情变化,这其实并不难,要知道,很多时候,我们并不是发现不了,而是没有去发现。

中国古代有个叫纪昌的人,跟随当时的射箭高手飞卫学习射箭。飞卫并不传授具体的射箭技巧,只要求纪昌必须学会盯住目标而眼睛不眨动。纪昌花了两年时间,练成即使锥子向眼睛刺来也不眨一下的功夫。

飞卫又进一步要求纪昌练眼力,标准是要能将远处体积较小的东西清晰地放大,就像在近处看到的一样。纪昌苦练了3年,终于能将最小的虱子看成车轮一样大。他张开弓,能轻而易举地一箭便将虱子射穿。

这就是观察的作用。微表情的显著特点是动作“微”和消失“快”,我们只有加强锻炼自己的观察能力,逐渐形成善于观察的习惯,才能看得见微表情。

另外,还要注意积累微表情变化显示的心理状态。从目前的积累来看,人们总结出了一些微表情的含义,比如:

微笑:自信;

指尖搭成塔尖:深具自信;

微偏头微笑:自在友善;

摸鼻子:思考;(www.xing528.com)

手指摩擦手心:焦虑;

指甲:缺乏安全感;

把玩领带或项链:心神不宁;

抿嘴唇:窘迫;

眼睛向上看:迟疑;

扶眉骨:羞愧;

双手抱臂:不安;

嘴微张,眼睁大:错愕;

手插口袋:紧张;

撇嘴唇:不屑;

挠头:不知所措;

眼睛左顾右盼:害怕。

当然,以上这些微表情代表的含义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因人而异,因环境而异,所以,我们在生活中,除了积累这种常规性的微表情含义外,对于需要长期交往的朋友,我们还要注意积累具有个人特征的微表情含义,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灵活运用微表情进行识人。

要掌握微表情,还应该要注意区分先天动作和后天动作。有些人的微表情是长期生活习惯造成的,即便他的心里并没有产生我们想象的思绪,但是他也可能表现出同样的微表情。

有一个长得很帅的年轻人,谈对象的时候却总是翻船,媒人问女方究竟为什么看不上小伙子,女方的回答出奇的一致:他看不起人!因为他的右眼经常斜着往上看。

媒人把这消息告诉小伙子,小伙子哭笑不得,原来前些日子,小伙子的右眼上眼皮做了很小的囊肿切除术,这段时间伤口一直发痒,他朝上看,是为了减轻痒的程度。误会解除了,小伙子很快找到了知心伴侣。

虽然这只是一个笑话、一个偶然事件,但是也提醒我们,在进行微表情观察的时候,不要一见面就急于盖棺定论,要分清对方的微表情是习惯性的,还是出自内心的变化。

最后,我们还要多观察普通人的微表情的变化,当我们看惯了大众化的微表情之后,我们就会对个别的微表情敏感起来,到了这个阶段,你的微表情锻炼基本上就到家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