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梁思成林徽因建房子,林徽因设计的房屋至今犹存

梁思成林徽因建房子,林徽因设计的房屋至今犹存

时间:2023-08-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梁思成的背脊椎关节炎硬化症复发,病倒约半年。2月,林徽因女儿梁再冰、儿子梁从诫就读于恩光小学,后转进许地山办的两广小学。1939年秋天,梁思成林徽因迁居昆明郊外麦地村的尼姑都走空了的兴国庵。林徽因设计、监制的这栋房子至今犹存。1939年秋,林徽因与女儿梁再冰在昆明龙泉镇麦地村自家设计建造的房屋前良辰美景,也需良友相伴。梁思成林徽因的房子建成不久,金岳霖又在龙头村建房与梁思成林徽因比邻。

梁思成林徽因建房子,林徽因设计的房屋至今犹存

1938年1月中旬,林徽因经过39天的长途跋涉到达昆明,租居于翠湖边巡津街尽头的昆明前市长寓宅“止园”。梁思成的背脊椎关节炎硬化症复发,病倒约半年。

2月,林徽因女儿梁再冰、儿子梁从诫就读于恩光小学,后转进许地山办的两广小学。林徽因在给费慰梅的信中描述家庭生活:“思成笑着、驼着背(现在他的背比以前更驼了),老金正要打开我们的小食橱找点吃的……”林徽因还给费慰梅描述了孩子们的情况:梁再冰常常带着一副女孩子娴静的笑容,长得越来越漂亮,而小弟是结实而调皮,长着一对睁得大大的眼睛,他正好是我期待的男孩子。他真是一个艺术家,能精心地画出一些飞机、高射炮、战车和其他许许多多的军事发明。

1939年秋天,梁思成林徽因迁居昆明郊外麦地村的尼姑都走空了的兴国庵。由于兴国庵里入住了营造学社以及研究中国古建筑的同人,房子非常紧张,梁思成一家三代,挤在一间半房子里。1940年5月,林徽因迁居离麦地村两里的龙头镇龙头村,并在龙头村设计、监制了自己和钱端升两家比邻的住房。林徽因在致费慰梅的信中介绍:

我们正在一个新建的农舍里安下家来。它位于昆明东北8公里处的一个小村边上。风景优美而没有军事目标。邻接一条长堤,堤上长满如古画中的那种高大笔直的松树。我们的房子有三个大一点的房间,一间原则上归我用的厨房和一间空着的用人房,因为不能保证这几个月都能用上用人,尽管理论上我们还能请得起,但事实上超过了我们的支付能力(每月70美元左右)。

出乎意料地,这所房子花了比原先告诉我们的高三倍的价钱。所以把我们原来就不多的积蓄都耗尽了,使思成处在一种可笑的窘迫之中(我想这种表述方式大概是对的)。在建房的最后阶段事情变得有些滑稽,虽然也让人兴奋。所有在我们旁边也盖了类似房子的朋友(李济、钱端升),高兴地指出各自特别啰唆之处。我们的房子是最晚建成的,以致最后不得不为争取每一块木板、每一块砖,乃至每一根钉子而奋斗。为了能够迁入这个甚至不足以“避风雨”——这是中国的经典定义,你们想必听过思成的讲演的——屋顶之下,我们得亲自帮忙运料,做木工和泥瓦匠。

无论如何,我们现在已经住进这所新房子,有些方面它也颇有些美观和舒适之处。我们甚至有时候还挺喜欢它呢。但看来除非有费慰梅和费正清来访,它总也不能算完满。因为它要求有真诚的朋友来赏识它真正的内在质量。(www.xing528.com)

林徽因设计、监制的这栋房子至今犹存。云南师范大学教授余斌先生曾到龙头村探访。“正房为一排三间平房,坐西朝东,室内均有地板和天花板。客厅靠西窗安装有壁炉。”这样一栋独立的房子,有花园彰显主人的生活情调。“前庭为花园,郁郁葱葱。宅院后不远有金汁河缓缓流过。”[6]

在战争年代,远离了空袭,有了属于自己的房子,拥有一方独立而自由的家园,多年的漂泊顿时安定下来。林徽因的诗意萌发:“天气开始转冷,天空布满越来越多的秋天的泛光,景色迷人。天空中飘满野花香——久已忘却的无数最美好的感觉之一。”

1939年秋,林徽因与女儿梁再冰在昆明龙泉镇麦地村自家设计建造的房屋前

良辰美景,也需良友相伴。梁思成林徽因的房子建成不久,金岳霖又在龙头村建房与梁思成林徽因比邻。林徽因在致费慰梅的信中说:“这个春天,老金在我们房子的一边添盖了一间耳房,这样,整个北总布胡同集体就原封不动地搬到了这里,可天知道能维持多久。”

果然,刚刚安居了几个月,教育部的调令来了。中国营造学社再次随中国历史语言研究所一起迁到四川。11月29日,梁思成一家和中国营造学社,不得不告别昆明的大批朋友,和有十几年交情的朋友分离,真是难舍难分,而后,他们要搬到一个远离大城市环境、完全陌生的小镇——李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