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实训教学研究:量化分析案例

实训教学研究:量化分析案例

时间:2023-08-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以下专门针对一个典型的案例进行量化的情态分析,并为研究虚实融合环境下的实训教学提供比较数据。

实训教学研究:量化分析案例

以下专门针对一个典型的案例进行量化的情态分析,并为研究虚实融合环境下的实训教学提供比较数据。

1.样本基本情况

金华市某职校与某国际商务公司率先合作共建实训基地,开展电子商务客服实训。在实训的过程中,让每一个学生(该案例中的学习者)每天记录实训中的感受与体会,每周进行一次书面的总结。实训记录形式不拘,学生可以用一段话描述自己的体验、感受与收获,也可以用一些短句进行表达。因为记录方式自由,记录本身不直接用于评价,所以学生的描述往往能真实地反映体验,这样的记录已持续了两年时间,积累了大量的原始资料,这些原始资料均作为教学档案保存,是研究类似问题的一个理想的样本。

2.选定情态分类框架

为全面分析实训过程中学生的情态,作者同时采用上述四个情态体验类型作为分析的框架,即同时分析挑战度、偏好度、愉悦度与期待度,以便更深入地理解学生体验之间的内在联系。

3.完成情态标识

在该职校实训中随机选定两期作为分析的样本。作者仔细阅读了所有学生的文字记录,包括一些代表情感色彩的符号以及教师的互动评语,在文本的层面上整体把握情态。在此基础上,识别与情态有关的词语或短句(编码),如“真心累了”“很难过”“真爽啊”,等等,这样的标识存在一定的复杂性与模糊性。Roberts等人认为,对于数据至少要由两名有经验的研究者进行校验[8],因此,在标识的过程中,作者邀请了负责实训工作的主管参与校验,他们平时与学生互动交流充分,更能准确理解学生所表达的真实意思。

在完成初步的情态标识后,即可对编码进行归类处理,把不同的编码归到上述的四种情态体验类别中。有时会出现难以明确判断的情况,如学生认为活动“挺有意思的”,结合语段同时具有“感觉到愉快”与“喜欢这样的活动”的双重意思,对于这样的语句进行编码时,一般将它同时归于愉悦度与偏好度两种类别。对于情感的强度,只进行较粗略的划分,即无论是积极还是消极的体验,都只分强与弱两个层级,以方便对模糊事件进行量化处理。

考虑到作者有可能无法准确理解新生代学生的语言表达习惯,对于部分较难标识与判断情态值的数据,作者征求了相关学生的意见,让他们进一步表达他们描述的准确意思。

对每个学生一个周期内(两周内共8个实训日)的体验进行情态识别并赋值,以学生A为例,情态分析结果如表6-3所示。

表6-3 单个学生的情态分析(以学生A为例)

从标识的整体情况看,学生的描述中最丰富的是愉悦度这个类别,不仅语言生动,还有许多“表情图”,同时,这一类别情态值的波动程度也最大,在不同的实训工作日当中,学生的体验会很快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说明实训活动中苦、乐之类的愉悦度体验是最直接也是学生最熟悉的,在表达体验方面学生也有更多的经验。

丰富程度仅次于愉悦度的是期待度,当学生对自己的表现不满意或是受到挫折的时候,他往往会期待“明天”的变化,有进一步尝试的愿望。但是,仅就本研究案例而言,强烈的正面期待很少。(www.xing528.com)

关于挑战度,本案例中标识到的大多不是任务本身的难度,而是跟工作业绩有关的“难度”,即学生觉得要完成这么大的工作量“太难了”,要达到这么高的业绩“吃不消”,说明实训活动中任务的挑战性有多个方面的含义。

在所有类别中,标识到的与偏好度有关的信息比较少,学生很少直接描述他是不是喜欢这样的实训活动,这是一个出乎意料的现象。

4.量化分析

对每个学生每天的数据进行分析,将不同学生的数据进行相加处理,即可得到一个群体的数据,如果再进行归一化均值处理便可得到该群体的标准化情态值,这一数值可以用于不同群体的情态比较与分析。为了建立更为客观的分析框架,作者对均值区域进行了初步的划分,根据强度将其分为五个区间,如图6-2所示,表明正面(积极)与负面(消极)的情态的强度。

图6-2 情态强度区间的划分

目前还没有相应的理论研究成果表明每一情态类别的均值(归一化后)处于哪一个区间最为理想,更缺乏足够的实证数据,但是可以肯定,有效的实训活动必须将任务的挑战度控制在恰当的范围内,同时使学习者体验到较高的愉悦感,从而对类似的活动产生兴趣、形成偏好并产生正面的期待。

作为一种验证,作者将上述两期实训学生的所有数据分为两组进行了均值化处理,并统计了其方差,结果如表6-4所示。

表6-4 两期实训学生情态数据的均值化处理及方差统计结果

追溯这两组数据的来源,发现它们来自基础情况相近的班级,实训活动中要完成的任务类似,教学组织的方式相同。作者通过对数据形成过程进行分析,提取到三个共同的特征。

特征一:情态类别描述分布不均。从不同期实训学生的描述中可以发现,有关愉悦度方面的描述最为丰富,标识到的最多,其次是期待度与挑战度,标识到最少的是偏好度方面的描述。对于实训活动的体验记录而言,这样的特征可能具有普遍性。

特征二:情态值具有波动性。由两组数据的方差可以明显看出,情态类别中的愉悦度波动程度最大,方差值远高于其他类别。对单个学习者而言,这说明他体验到的快乐与痛苦变化最快,也说明愉悦度是四种情态体验中最敏感的指标,并可能潜在地影响其他体验类别指标。

特征三:情态均值处于强度弱区。这两期实训情态分析得到的各类情态均值均处于较弱的区域,即正面或负面的第一个区域,这说明本研究样本中,学习者在活动中的整体愉悦度不高,对类似活动的偏好度不大,对类似活动的期待度也比较低,这一结果与通过课堂观察以及访谈了解到的信息相一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