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华北抗战:神头岭的伏击战

华北抗战:神头岭的伏击战

时间:2023-08-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刘伯承打算选择黎城和潞城之间的神头岭下的神头村作为伏击敌人的中心地区。战斗之前,刘伯承带着几名参谋到神头岭一带观察地形。刘伯承接到电报后,决心袭击黎城,以吸引潞城之敌出援,在神头村一带伏击敌援兵,并相机打击由涉县来援之敌。下午1点钟之后,敌人从黎城、潞城两个方向,连续向神头岭增援,每次二三百人不等,都被八路军伏击部队击退。4时,刘伯承下令撤出战斗。待他们从神头岭下来时,果然差不多都换上了三八式。

华北抗战:神头岭的伏击战

为牵制向黄河河防进攻的敌人,策应第115师、第120师在晋西和晋西北作战,第129师奉中央军委命令,将主力适当集中,于1938年3月上旬南下邯长大道以北的襄垣、武乡地区,寻机打击邯长大道上的敌人,破坏其交通线。

邯长大道东起平汉线上的河北邯郸,西至山西的长治,中经武安、涉县、黎城潞城等地,横贯太行山脉,与临屯公路相连。黎城东阳关内外的一段公路,是日寇的运输线。但是,日军在这里的守备却比较薄弱。加之这一带山川地形复杂,又有浊漳河与黎城相隔,是比较理想的伏击敌人运输车队的地点。刘伯承打算选择黎城和潞城之间的神头岭下的神头村作为伏击敌人的中心地区。

战斗之前,刘伯承带着几名参谋到神头岭一带观察地形。大家沿着军用地图上标注的汽车公路前进。当行至神头岭时,看到的公路是蜿蜒地从岭上通过,而军用地图上画的公路却是在岭下绕过。刘伯承拍了拍地图,打趣地说:“不知道地图上的这一段是怎么画的?画图的人大概是没有到过这儿,来了个

▲我军阻击阵地

‘想当然’,如果我们也‘想当然’,不来看地形,按图索骥,纸上谈兵,把部队埋伏在下边,恐怕鬼子从岭上过去了,我们还在岭下傻等,甚至可能挨鬼子的打哩!”

选好了伏击地点神头村之后,刘伯承又选择佯攻的目标。根据当时掌握的情报,日军正在组织一次对八路军的九路围攻,而黎城则是日军第108师团准备进行九路围攻的兵站,其守备队估计有七八百人,可以作为佯攻的目标,但是敌人的守备兵力多了一些。他让李达率几名参谋人员到黎城附近侦察一下,把情况搞得准确一些。刘伯承到友军曾万忠部联系配合作战的事情以及给养事宜。

参谋长李达带着几位参谋,到黎城郊区去侦察敌情。那时,共产党的民运组织在各地建立了侦察网和交通网,他们按期发回情报,一般是比较准确的。李达等人到那后,和交通站取得了联系。这个交通站的同志说,几天前约有500个敌人由黎城开往潞城,估计黎城只有300名守军。侦察员们又在一个隐蔽地观察了公路上日军车辆的来往情况,然后给师部发回电报

刘伯承接到电报后,决心袭击黎城,以吸引潞城之敌出援,在神头村一带伏击敌援兵,并相机打击由涉县来援之敌。

刘伯承和徐向前邓小平三人拟定了具体作战方案:以769团为左翼队,派其一小部袭击黎城,该团主力则伏击涉县可能来援之敌;386旅的三个团(771团、772团、补充团)为右翼队,在神头村附近三面埋伏,准备伏击潞城方向可能来援之敌。

16日凌晨3时半,769团第一营按照预定计划,一举突入黎城城里。意外的是,在头一天,有敌步、骑、炮、装甲车部队1200余人开进城里。两股敌人合在一起,1500人左右。769团1营便与这股敌人进行了苦战。由于天还没有亮,鬼子一时摸不清情况,固守在房子里不敢出来。1营消灭敌人100人左右,边打边退,激战至上午9时,撤到了城外的乔家庄。他们出城时,敌人才派150余名骑兵追来,也被1营给打回城去了。

涉县、潞城之敌接到求援信号后,开始向黎城驰援。八路军在东、西黄须设伏的部队,被涉县来援之敌发觉,敌人打了一下,就缩回了涉县。

潞城敌第16师团林清部队和第108师团箕尾部队,以及自卫队、骑兵总共1500余人,骡马1000余匹,立即出动,向黎城增援。等敌人走过以后,5时许,771团特务连将赵店镇木桥焚毁,断绝了敌人的退路。

9时30分,这股敌人到了神头村。陈赓和王新亭指挥第386旅立即发起三面猛攻。敌人这时方知中计,但为时已晚,只有做绝望的挣扎。

在这次战斗中,八路军战士打得非常顽强,许多新战士,每人只拿一把梭镖同敌人拼杀。惊慌失措的鬼子,看不清他们手里究竟拿的是什么武器,有的吓得缩成一团,有的趴在地上一动也不敢动,浑身被梭镖戳成了蜂窝。大部分鬼子被刺得东奔西窜。其中有一名战士负伤后,用毛巾把伤口包上,继续与敌人肉搏,接连刺死了六个鬼子,最后也壮烈牺牲。772团8连连长邓世松身负重伤之后,犹裹伤指挥,直到不幸中弹,以身殉国。7连1排排长蒲大义率一排人占领了神头村,把敌人都消灭了,而他们却只伤了5人。

两个小时以后,这股敌人大部分被消灭。但因八路军一个团撤离过早,一个团的一部迂回较迟,有100多个鬼子趁机逃回潞城。

日军中有一个随军的《东亚日报》记者,叫作本多酒沼,躲在一个窑洞里,成了漏网之鱼。他逃回之后,写了一篇题为《脱险记》的通讯,登在《东亚日报》上。他写道:

神头村的战斗,是他(指第129师)的典型战术。3月16日午前9时,继续行军的真铜部队、粕谷部队、箕尾部队,在这个村落(神头村)休息,是小休息,大约15分钟的休息。……

正当先头部队要开始行进的时候,呼呼地飞来的子弹,轰轰险险地炸袭的迫击炮弹,沉重的、使人心里不愉快的连续的重机关枪响声盖过来了。(www.xing528.com)

这是从警戒线的什么地方潜进来的啊!

队长箕尾二郎中尉(秋田县人)立刻命令战斗部队展开。

从道路向左右展开的部队,匆忙占领了两面的高地。

但敌弹使你连喘气的时间也没有。敌人兵力有一两千人,在前面高地的棱线上展出了脸,在左右高地上像‘蝼蛄’一样鼓动着,离我们不过150米上下,连他们被憎恶的火焰燃烧着的神色,都可以清楚地看得出来。

连一点掩护的东西都没有,部队在三方面都向着敌人。就在这时候,断然把指挥刀抽出来的箕尾队长叫喊着,‘大家一块死的地方就在这里,好好地干吧!’他刚喊毕,挥着指挥刀站在前头,为指挥部队而前进了数步,敌人的迫击炮弹就在队长的头上爆炸了,重机关枪的子弹也向他集中射击,当场完成了壮烈的终结。队长完蛋了!

这时小山和成田相视无言,只是在眼睛的深处,射出绝望的光——除了死以外,再没有旁的什么。

是死的地方!

这两位同乡将校(同是青森县人),互相发誓奋战到最后。此后战斗继续了七个小时,唉,多么激烈的战斗啊!”

下午1点钟之后,敌人从黎城、潞城两个方向,连续向神头岭增援,每次二三百人不等,都被八路军伏击部队击退。4时,刘伯承下令撤出战斗。至黄昏时分,八路军伏击部队全部撤离。并给几个缴械的日本士兵每人配了一匹马,派人把他们送到了后方。

扛着梭镖的战士们,战斗之前每个人都写了一个“矛子枪换鬼子的三八式”的小条子挂在梭镖上。待他们从神头岭下来时,果然差不多都换上了三八式。

神头村战斗,八路军毙伤及俘敌共计1500余人,缴获长短枪300多支,骡马600多匹。自己的伤亡,计240余人。

386旅的一位教育科长,缴获了一个沉甸甸的包袱,打开一看,里面净是些手镯、戒指之类的首饰。这是日寇侵略暴行的罪证!他们往往是捉住中国妇女,奸污之后,残忍地用刺刀将她们捅死,然后取下手镯、戒指、耳环、胸锁等物件带回。这一包袱首饰,不知是杀了多少人才抢来的。在以后的战斗中,这已是司空见惯的事,有的日本鬼子老百姓门上的铜环也卸走了。

▲神头岭伏击战

第二天,日军派出飞机、大炮和步兵1000多人,到神头村一带报复。他们进行了整整一个小时的轰炸和炮击之后,才敢进入神头村。然而,他们没有看到八路军的影子,就气急败坏地用机枪、大炮和飞机向申家山射击、轰炸了一天之久,共用数十辆汽车搬运尸体。

骄横的日本“皇军”,在八路军的打击之下,大出洋相,这里仅举两个小例子。769团1营的同志回来说,他们在16日那天早晨刚撤到城外,鬼子骑兵就退出城来,耀武扬威,气势汹汹。1营截住这些鬼子狠揍时,他们就拼命往城里逃。有些鬼子马被打死了,他们往回跑时嫌皮鞋太重,干脆脱下来背着逃命。听到1营同志绘声绘色地讲这个故事,大家无不捧腹。那次战斗结束后,陈赓在审问俘虏时,一个日本士兵说:“我什么武器都不怕,可就怕你们的长剑(矛子枪)!”

刘伯承很重视这次神头岭之战,把它作为一个很成功的“吸打敌援”的战例。他在作第129师抗战两周年的战术报告时,详细地论述了“吸打敌援”的战术,然后说:“引一个好的战例来结束我对于‘吸打敌援’的报告。”接着,便全文宣读了《129师在潞城神头村消灭敌人的报告》。刘伯承还对那个战俘“就怕你们的长剑”的供词很感兴趣,在几次报告和讲话中都提到此事,用以说明在一定情况下,用简单的武器也可以战胜装备现代化的敌人。

日军统帅部也把这一仗看成是八路军的“典型的游击战”,从中分析研究如何对付八路军的游击战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