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贴对联,中卫记忆,庆贺春节传统文化

贴对联,中卫记忆,庆贺春节传统文化

时间:2023-08-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每逢过年,家家户户要贴对联、贴福字、贴门神。因在春节张贴,贴对联又称“贴春联”。贴春联,最初为了辟邪,后演变为庆贺。贴春联的习俗,据说由古代桃符演化而来。贴春联,是重要的年节民俗。旧时讲究初一早晨贴对联,以示“辞旧迎新,迎新纳福”。各机关、企事业单位都组织撰写春联,贴对联、挂红灯,以示对春节的祝贺。大年三十贴对联,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贴对联,中卫记忆,庆贺春节传统文化

每逢过年,家家户户要贴对联、贴福字、贴门神。因在春节张贴,贴对联又称“贴春联”。

贴春联,最初为了辟邪,后演变为庆贺。贴春联的习俗,据说由古代桃符演化而来。据《后汉书·礼仪志》记载:“正月一日,造桃符著户,名仙木,百鬼所畏。”桃符最初是用来驱除鬼怪的。桃符演变成春联,起始于五代十国时期,孟昶写道:“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这便是中国历史上最早出现的一副“春联”。到了明代,明太祖朱元璋规定,不论公卿士庶,都要在大门上贴一副春联,于是家家户户都在门庭上贴了内容不同的春联,以示庆贺。原来春联题写在桃木板上,后来写在纸上。桃木是红色的,红色有吉祥、辟邪的意思,因此春联大都用红纸书写。

春联堪称中华民族传统艺术,它以雅俗共赏的特性深受世人的喜爱。有人说:“两行文字,撑天柱地;一副对联,评古涵今。”春联也就成了年俗文化中的独特文学样式。贴春联,是重要的年节民俗。春联是春节的一种贺词,也是一种传统文化的象征。(www.xing528.com)

旧时,春节前夕,中卫地区有人撰写对联卖对联,还有文人墨客替人撰写对联的。中卫人一般在门庭打扫干净后,在大年三十下午或者晚上贴对联。旧时讲究初一早晨贴对联,以示“辞旧迎新,迎新纳福”。20世纪90年代以后,政府及相关部门又组织书法家义写春联、送对联活动。随后,街市上又出现大量彩印春联兜售。还有一些企业为弘扬年节文化,树立形象,给群众送春联、送年画、送“福”字、送灯笼、送喜庆。各机关、企事业单位都组织撰写春联,贴对联、挂红灯,以示对春节的祝贺。

大年三十贴对联,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